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免费为您秀产品
冈本要八郎
冈本要八郎(1876年1月13日—1960年),日本爱知县中岛郡(今一宫市)出身之教育家、矿物学家,以在台湾采集矿物而闻名,为北投石、大屯硫之发现者,在新北投善光寺有纪念其之「冈本翁颂德碑」。 生平. 冈本氏为台湾日治时期第一任台北市尹武藤针五郎之弟,后过继给三河国士族冈本多丸翁作为养子,因其为第八男性子嗣故以「要八郎」为名。小学就读于西尾高等小学,中学就读三重县寻常中学。 冈本氏自中学毕业后便于西尾寻常小学任教,后因武藤针五郎来台之影响,故响应台湾总督府招募于明治32年(1899年)来台就读国语学校师范部特别科。毕业后自明治33年(1900年)起担任艋舺国语学校第一附属学校教谕,明治41年(1908年)开始兼任台湾总督府总务局编修书记直至昭和3年(1928年)返回日本前,期间曾参与国民教育最高方针制定及国民读本编纂。其并于大正3年(1914年)至昭和3年(1928年)间接替小竹德吉担任厦门旭瀛书院院长,培育艋舺及厦门一带许多杰出人士如洪长庚、陈逢源、王祖派、陈赞煌、吕阿昌、吴秀三、杨海盛、王受禄、黄丙丁、王洛、陈华洲等。冈本氏亦曾透过沪尾公学校教谕兼校长小竹德吉介绍认识当时为小学生之杜聪明并影响其研究态度,更在228事件时隔海公开请求时任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总部总司令陈仪停止追缉之。 冈本氏亦于明治41年(1908年)4月时开始担任台湾总督府殖产局鑛务课技手,并兼任当时同属殖产局的博物馆(国立台湾博物馆之前身)技手直至昭和3年(1928年)返回日本前。 冈本氏于昭和3年(1928年)年从厦门回到日本,居住于佐贺县唐津。昭和6年(1931年)年搬迁至九州福冈市荒户村。昭和35年(1960年)年3月28日病殁,享年85岁。 学术生涯及贡献. 冈本氏于13岁时便受西尾小学饭田校长之影响对矿物有兴趣,并于明治31年(1898年)21岁时发表《爱知县幡豆郡矿物志》。来台后则于明治33年(1900年)角板山旅行后开始从事台湾矿物研究,发表许多矿物图鉴及文章,成为台湾矿物采集先驱及稀有元素矿物、放射性矿物权威。 冈本氏于昭和14年(1939年)起在九州帝国大学担任理工学部之矿物学讲师,并于昭和29年(1954年)受到日本矿物学会之推荐成为两名荣誉会员之一。昭和33年(1958年)年以「日本产矿物之形态学研究」论文获得九州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时年83岁。 发现矿物. 冈本氏曾于台湾发现多种矿物如角闪石Hornblende(1902年发现于大屯山)、风信子矿Zircon(1903年发现)、酸化钛矿Anatase(1916年发现于新店溪)、硫砒铜矿Enargite(1916年发现于金瓜石)、大屯硫磺Daiton Sulphur(1912年与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发现于大屯山冷水坑,与北投石、栃木县的樱石Cerasite、岐阜县的苗木石Naegite并称「明治时代四大新发现矿物」)。 其所发现矿物中最著名者为北投石,发现于明治38年(1905年)北投泷乃汤附近,然当时冈本氏并未深入研究,直至明治40年(1907年)其才发现北投石之矿物结晶,并以底片测试证实其放射性。明治40年(1907年)时神保小虎教授发现北投石与樱井广三郎于日本秋田县玉川温泉采集之标本相同。大正元年(1912年) 神保小虎教授则将北投石标本带往俄国圣彼得堡参加国际矿物会议,并与俄国镭矿调查委员长Prof. Vernardsky共同将其命名为「北投石」Hokutolite,其英文名中的Hokuto即为「北投」之日语发音。 发表著作. 冈本氏之代表著作有《台湾矿物调查报告》(1911年由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出版)、《北投石调查报文》(1915年由殖产局出版,但至1916年才发行)、《福冈县矿物志》(1944年由日本鉱物趣味の会出版部出版)、《长崎県矿物产地表》(1949年由长崎县経済部商工课出版)、《长崎県矿物志》(1958年由冈本要八郎先生御退职记念事业会出版)等。 冈本氏所著作单篇论文从明治35年(1902年)至昭和30年(1955年)年间共计九十余篇,散见于《地质学杂志》、《台湾矿业会报》、《台湾博物学会会报》、《台湾地学记事》、《台湾科学》等刊物。 创办学会及同好组织. 冈本氏于明治41年(1908年)1月与台湾总督府殖产局博物馆(国立台湾博物馆之前身)首任馆长、植物学家川上泷弥共同创立台湾博物学会,并且发行了学会的刊物《台湾博物学会会报》,为当时除台湾医学会外唯一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学会,也影响后来昭和5年(1930年)台湾理工学会的成立。 冈本氏于昭和6年(1931年)搬迁至福冈后亦号召同好创立「福冈矿物趣味之会」。 创立博物馆矿物室及捐赠标本、藏书. 冈本氏于明治41年(1908年)4月时开始担任台湾总督府殖产局鑛务课技手,并兼任当时同属殖产局的博物馆技手直至昭和3年(1928年)返回日本前。期间其于博物馆创立矿物室,并捐出自己收集的三百种标本以充实收藏。 冈本氏返回日本后,亦于昭和34年(1959年)将3400件藏品捐赠给福冈驻在员事务所,其后这些标本被移转至筑波市的地质调查所地质标本馆收藏,藏书则转赠末野悌六。 立碑纪念. 基于冈本氏对矿物研究的卓越贡献,日本矿物学会于昭和14年(1939年)组织「冈本翁颂德碑建设会」募得682日圆,并选择一块高105公分、宽70公分、产于日本的帽状辉长岩为碑,由工学博士若林野一郎撰文,曾任台北州知事之高田富藏书写碑题,刻成于昭和15年(1940年)。 石碑原预定立于发现北投石的北投公园内,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暂存于北投天狗庵(冈本氏进行调查时暂居之处)。1960年代徐坤泉先生于天狗庵厨房地板上发现,并将石碑搬移至其所经营的文士阁夜花园中。其后又经杜聪明博士协调,转置于洪长庚医师(亦为受冈本氏启发之矿物研究者)之大稻埕达观眼科医院庭院内。最后于1963年达观眼科改建时搬移至善光寺,并于该年3月29日除幕。 中译碑文如下: 正面:冈本翁颂德碑、高田富藏书。 背面:冈本要八郎先生,明治9年(1876年)出生于爱知县。自年轻时,孜孜研究矿物。明治38年(1905年),在此地发现世界有名的北投石。日本的矿物学能与先进国家相互辉映,盖有如此热心的研究者矣。吾人应该感谢冈本先生的成就。 附记:北投石含铅与钡元素,带有1,075马赫的放射能,为日本特产的矿石,仅出产于此地和秋田县涩黑温泉。工学博士若林野一郎撰,日本纪元 二千六百年(西元1940年),秩父,石匠石兴刻。 轶闻. 冈本氏于60岁时将自己死后的戒名取为「良慈院正知日华居士」。「良慈」即镭(Radium)之日文读音,以纪念北投石中含有之放射性元素。正知为其别号,「日华」则指日本和中华,代表其曾经生活的日本、中国两地。 身后. 2005年10月11日,管碧玲国会办公室邀请冈本要八郎公子、日本贝类学家冈本正丰伉俪来台参访。除参加「北投石发现100周年-汤泉北投溪,守护北投石」纪念活动外,亦与时任行政院长谢长廷、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北投石研究者之一,以「北投石放射性之研究」论文获得硕士学位)会面,并代其父领取教育部所追赠「一等文化奖章」。
冈本要八郎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