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北大年府
北大年府(泰语:-- ,皇家转写:-{Changwat Pattani,]; 爪夷文: -- , ], 马来语: Patani) ,泰国一级行政区划之一,位于泰国南部的东海岸。北大年之名来源于马来语「Patani」,意思是「这个海滩」。中文译名「北大年」(白话字:Pak-tāi-nî)来源于其福建话音译。 北大年府居住着大量穆斯林,是一个民族关系复杂的地区,经常发生骚乱和袭击事件。那拉提瓦府、也拉府以及北大年等三府原来是北大年苏丹国统辖之地,后被暹罗吞并,自此,马来穆斯林分离主义就没有停止过。为监控分离主义,泰国政府长期对泰南三府进行军事管制。 地理位置. 北大年府位于马来亚半岛上,北濒泰国湾,陆上接宋卡府、也拉府和那拉提瓦府。本府南部多山,北部则是平原。 名称由来. 府名"Pattani"源自马来语Patani(爪夷文: ڤتاني‎),在北大年马来语中意为“这个海滩”。(在标准马来语中应为"Pantai ini")另一种说法是来自梵语"pathini"意为“处女女神”;"Pathini"也是狼牙修建国者的女儿名字。 历史渊源. 北大年府历史上曾是自立的北大年苏丹国,该国苏丹是马来苏丹的近亲。北大年苏丹国长期保存着高度自立,并向素可泰王国与大城王国进贡金银花。中国明朝文献称之为大泥。 1767年大城王国遭缅甸攻击,王国首都沦陷后北大年苏丹曾宣布独立,但独立宣言并未受到泰王的承认,后来泰王拉玛一世即位之后旋即将北大年收归泰王国的直接统治之下。直到1909年英国与泰王国签订条约将原来北大年苏丹领地瓜分,六成归泰王国,四成并入了当时的英国殖民地马来亚。 长期以来,这种瓜分被当地马来民族所不满,并埋下了后世纠错不清的民族问题之根源,直至2004年民族矛盾终于激化。 行政和管理. 本府行政上被划分为12个县(ampoe),又进一步被划分为115个区(tambon)及629条村(muban)。
北大年府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