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许梓桑古厝
许梓桑古厝位于台湾基隆市仁爱区,正式名称为「庆余堂」,是日治时期曾担任基隆街长与台北州协议会员等职的许梓桑之故居。2004年3月1日以「许梓桑古厝」之名公告为基隆市历史建筑,目前因年久失修与风化侵蚀等因素,仅余墙面。 沿革. 许梓桑古厝的原屋主许梓桑是基隆当地知名士绅、实业家,除担任公职参与地方事务外,也在基隆诗坛占有一席之地。他与颜云年往来甚密,亦曾参加颜云年在大正三年(1914年)于「环镜楼」召开的第一次全台诗人联吟大会。此外基隆的大同吟社,也推选他担任社长。 许梓桑原本是住在基隆市区,但在明治末期因为住家变成筑港地,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搬到「新店街八番地」,直到昭和六年(1931年)才在「少将山」上兴建这栋庆余堂,后方筑有「逎园」。 二次大战期间,许梓桑家族为避美军空袭,搬离此居。许梓桑本人于战后不久即过世。战后,则陆续有族人与难民在此暂居。然而,1960年代左右,许家后代的产权问题逐渐恶化,以致许宅被遗弃为「三不管地带」,荒废数十年。 其间,邻近的社区工作者李正仁(旭石田社区工场)曾与陈庆钟建筑师事务所合作,进行探勘,作出《许梓桑古厝报告书》一册。但由于该宅产权过于复杂,公部门仍无介入处理。古宅逐渐杂草丛生、堆积垃圾。 直至2014年八月起,由在地年轻人如基隆青年阵线于此蹲点,发起周边区域清洁活动,并利用该地点,于此举办多场社区、文化活动,推广许宅为基隆隐藏文化景点,吸引媒体报导。「许梓桑古厝」因此渐恢复其原貌,也开始受到游客注意,邻近婚纱业者也多次在此取景,成为婚摄景点之一。 游客前来游览时请留意周遭环境,因有地板破损,有从二楼跌落至一楼的危险性,务必小心自身安全。 建筑设计. 许梓桑古厝楼高两层,二楼采传统三合院的布局,建筑细部则融入西洋建筑的装饰,至于建材则使用TR砖。 外部连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许梓桑古厝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