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过溪亭
过溪亭,又名二老亭,是清代乾隆帝所题“龙井八景”之首,跨越龙泓涧,北面为乾隆叹“永不枯竭”的龙池。 历史. 过溪亭始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当时,天台宗高僧辩才自天竺山归隐龙井。龙井上下溪流因溪水中石类卧虎,故称虎溪。辩才为了清修,要求送客不过虎溪。但是有一天苏轼来访,二人相谈甚欢,辩才送客时一直走到了虎溪桥上,身边人连忙说辩才破戒了,辩才却笑杜甫不是有“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于是后来虎溪桥改名过溪桥,在桥上修建了过溪亭。过去过溪亭是四角攒尖顶重檐方亭,今天的过溪亭为1916年改建而成,形制改为四角歇山顶单飞檐方亭,上书“龙井”二字,规模有所变小,充当着龙井山门的地位。2006年,杭州市政府宣布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将恢复“龙井八景”列入工作。 文墨. 今日的过溪亭跨溪而立,亭上匾额分别为 “龙井”“过溪亭”“二老亭”,楹联作“三笑曾留遗迹,片时暂息行踪”,三笑不禁对应辩才过虎溪之笑,还回应东晋高僧惠远在庐山东林寺的“虎溪三笑”典故。“虎溪三笑”的典故本身代表了三教合一后文人墨客“跨越信仰,知己难求”,将过溪桥下溪水称之为虎溪并不一定属实,苏轼在这里有自比陶渊明遇见惠远的意味。
过溪亭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