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乌丸王氏
乌丸王氏或称祁县乌丸支是祁县王氏的一个房支,以北魏官员王冏为始祖,是其子王神念的后代。唐朝时,自称为“祁县王氏之第二房”。“乌丸王氏”一名出《新唐书》。近代以来后,族源出现争议,或认为出于乌桓(乌丸),或认为确为祁县王氏。 族源争义. 乌丸人在曹魏时有使用汉姓的例子,如王姓、张姓、刘姓。现代研究者滕昭宗总结的乌丸姓氏有六个:莫那娄氏、渴烛浑氏、叱罗、薄奚氏、以及乌丸。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诸多胡姓皆改为单字汉姓,其中,乌丸氏改为桓氏。滕昭宗还指出,《魏书》所记北魏始光四年(427年)的两位执金吾——桓贷、莫云按当时官制应为一人。滕昭宗认为莫云家族本是莫那娄氏,因为是乌丸人,称乌丸氏,故改为桓氏。并推论当时个人或家族归顺拓跋氏,因是乌丸人,统称为乌丸(乌丸氏)。乌丸部落完整归顺的,则以原部落名为姓氏。对于《魏书·官氏志》,没有记载北朝时,常见的王姓乌丸人的问题,滕昭宗认为不是《魏书》“脱漏,而是王氏已纳入乌丸氏中”,亦指相关史料记载的,乌丸轨、乌丸远、乌丸尼等官员,则是“北朝后期由王氏回归为乌丸氏”。姚薇元则认为“桓、王音近,疑志文原作王”。 《旧唐书》记王珪曾祖王神念“在魏为乌丸氏”、“自魏奔梁,复姓王氏”。赵明诚所撰《金石录》中收录的王神念六子、王僧辩弟弟王僧修的墓志,则称王氏为本姓,王僧修归顺北周后,方才赐姓乌丸氏。《金石录》作者认为在墓志与《元和姓纂》及其它史料冲突的情况下,应以墓志为准。 1936年,姚薇元完成毕业论文《北朝胡姓考》,1950年代之后成书出版。书中,姚薇元称乌丸王氏为代郡王氏,实为冒姓太原(祁县)王氏的乌桓人。和庆峰论文中,对姚薇文是否知晓王僧修墓志提出质疑。
乌丸王氏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