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斑鳞鱼属
斑鳞鱼属(学名:"Psarolepis",/sæˈrɒlɪpɪs/;psārolepis,来自于希腊语ψαρός(斑点)和λεπίς(鳞片))是一属已灭绝的肉鳍鱼,生活在约4.18亿至3.97亿年前(普里道利世至洛赫考夫期)。古生物学家于晓波于1998年在华南地区发现了斑鳞鱼属化石。目前尚不清楚斑鳞鱼属属于哪一类,但古生物学家一致认为,它可能是一个基干属,似乎与肉鳍鱼和辐鳍鱼的共同祖先很接近。2001年,古生物学家John Albert Long将斑鳞鱼属与爪齿鱼目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它们的联系。 描述. 斑鳞鱼属有一对“副交感齿轮齿”,牙齿在下颌前部向上延伸。头部由几块厚厚的真皮板组成,上面布满了深深的麻点和粗大的毛孔。该属的另一个特点是胸鳍前面有一个很大的胸椎,从肩带向后延伸,背脊位于头后正中鳍的前面,这使得斑鳞鱼属具有鲨鱼般的外形。 斑鳞鱼属身上有麻点的头部里含有一层瓷器般的齿鳞质。由于齿鳞质层掩盖了颅骨的缝合线,所以很难研究确切的骨骼结构。鼻子奇怪地隆起,鼻孔位于眼睛上方,眼睛正好在上颚上方。 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鳍棘。已知有两种:一种从肩带向后延伸,另一种与背鳍相关。这些鳍刺只在原始的有颚鱼类中发现过,在最原始的鲨鱼身上没有这些鳍刺,但它们以更为衍生的形式大量存在。 斑鳞鱼属的牙齿在鼻子的正前方,齿板上有大尖牙。其牙齿突出的特征是“副交感轮齿”,它将牙齿排列成了爪齿鱼目的顺序。前颌骨和牙齿有大的内齿和不规则排列的微小外齿。 发现. 该属在云南曲靖市西北约10公里处的玉龙寺组、西山村组和西屯组同一地点被发现。其他史前肉鳍鱼类也随着斑鳞鱼属一起被发现,比如杨氏鱼属和奇异鱼属。古生物学家朱敏及其同事于1981年和1984年收集了斑鳞鱼属的遗骸,它们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早泥盆纪和晚志留纪时期。在越南也发现了其他斑鳞鱼属化石,也可以追溯到晚志留纪,但对这种鱼的描述是基于来自中国的化石材料,因为后者保存得更好。 分类史. 当斑鳞鱼属在1998年第一次描述时,它被归为肉鳍鱼类,因为它的头骨和下颚与原始肺鱼相似。1999年朱等人由于不知道这是最原始的肉鳍鱼还是最原始的硬骨鱼类,所以无法在演化分支图中找到斑鳞鱼属。 斑鳞鱼属有一些硬骨鱼类所不具备的特征,例如位于头部后面的正中棘,这在鲨鱼和棘鱼纲中很常见,胸椎从肩带向后延伸,这在一些石首鱼身上也有发现。后来,在2001年,朱和舒尔茨提出了一个依据更多的假设,认为斑鳞鱼属很可能是一种基干硬骨鱼。 同一年,他重新检查了这种鱼的系统发育位置,指出了斑鳞鱼属和爪齿鱼目之间的一些相似之处。他还指出,旋转齿螺纹的存在与头骨中的其他特征相结合,可能在肩带中,这表明斑鳞鱼属更适合作为爪齿鱼属的姊妹分类群,是爪齿鱼目中最基干的成员。此外,Long在提到从西澳大利亚果戈组收集到的新化石时说,斑鳞鱼属和爪齿鱼属都是基底硬骨鱼类,比其他肉鳍鱼类更原始。
斑鳞鱼属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