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西溪忠勇侯庙
西溪忠勇侯庙(#重定向 ),古名王公宫,台湾澎湖县湖西乡西溪村庙宇,主祀忠勇侯,法师流派为「普庵派」。:146-147 沿革. 西溪忠勇侯庙座落聚落北端,主祀神明姓王,故昔称王公宫,王公神尊原型不详,一说王公乃形仿关圣帝君而来,真实性待考;其建庙时间亦不详,根据忠勇侯庙内藏的「溥德休征」牌匾落款年份为乾隆戊申年的文物佐证,西溪忠勇侯庙最迟于乾隆53年(1788年)即已立庙。不过,西溪村法师陈根-{条一般咸信忠勇侯庙的立庙时间应早于乾隆32年(1767年)建庙的西溪北极殿:146-147,地方人士甚至认为忠勇侯庙的历史比西溪村和邻近红罗村(红罗罩)的公庙都来得更为悠久。 跟育民国54年(1965年)所立〈忠勇侯庙记〉碑文叙述,忠勇侯建庙之初,系靠聚落仅18名男丁戮力而就,香火历时二百余年不衰,后于民国53年(1964年)间忠勇侯庙宇老旧倾圯,乡佬高石砚、郑水良和高百兴等发起募款重修,择翌年农历八月十三日之吉日与西溪将军公庙一并修建,忠勇侯庙就旧地基处原地筑起,增高一尺,立面全换石堵,屋瓦铺用水泥,历时四个月翻修完毕,顺利于同年农历十二月初十入火安座。:146-147 民国80年(1991年),西溪忠勇侯庙重新整修,除替换原福杉梁柱,形制大致保留原貌。:146-147 建筑. 西溪忠勇侯庙座北朝南,庙身正面宽4.93公尺、纵深8.5公尺、占地面积12.68坪。其建筑风格为闽南式单落建筑,为澎湖民国40年代(1950年代)后常见样式。因民国70年代(1980年代)末期之后,澎湖地方的寺庙建材多改钢筋水泥为主,外观形制业已大幅改变,西溪忠勇侯庙为少数仍保持古朴特色的庙宇。:146-147 忠勇侯庙屋顶三川脊上方塑有「双龙抢珠」、燕尾脊处塑草花,屋顶铺以红瓦、滴水处则镶上绿釉瓦当。其立面装修建材为玄武岩,裙堵雕麒麟为饰、龙堵雕凤凰和牡丹,虎堵则雕麒麟和花鸟,水车堵的剪黏以三国演义的典故为题材。西溪村在民国40至50年代(1950年至1960年代)之间,村落男丁从事「打石业」风气极盛,便将纯手工打造风格反应于忠勇侯庙的建筑上,堪称庶民文化结合宫庙工艺的典范,被《湖西乡庙宇史》作者甘村吉评价为湖西乡辖下22村中最具资格申请「县级文物」的庙宇古迹。:146-147 祀神. 西溪忠勇侯庙主神供奉王公(忠勇侯)神像缺了一只手,传说王公在征战的过程中,为救援部属时不慎被敌军砍掉所致,故雕刻师雕作忠勇侯金身时便仅造一只手。右厢供奉注生娘娘、左厢并祀城隍公与福德正神,正殿神龛除主神外,亦安奉一尊哪吒太子爷神像。:146-147 其庙内祭祀事宜皆由西溪村民负责,每年操办的神诞日乃有农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万寿、二月初二土地公生、三月十八注生娘娘圣诞、四月初四太子爷圣诞、五月初五端午节、五月初六城隍爷圣诞、七月十八庙口普渡、八月十五主神王公圣诞,需请道士庆赞、十二月十五送神、十二月廿九做「年」。此外,每逢村庙西溪北极殿玄天上帝农历三月初三的庆赞时,村民亦会延请忠勇侯金身赴往北极殿作客。:146-147 西溪当地流行「城隍王公阿子」一词,形容王公神像的高大,城隍爷却显得娇小,因两尊神明的容貌相似,状若父子,故而有此一俗谚。
西溪忠勇侯庙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