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应元书院
应元书院是中国近代的一座的书院,位于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东麓,由广东布政使王凯泰倡建,于1869年建成,是清朝后期广东省级官办的三大书院之一。 历史. 同治七年(1868年),王凯泰获命为广东布政使,其到广州赴任时有了创立新书院的想法。此时正值学海堂的发展和菊坡精舍的新建,加上广州已有粤秀、、羊城三大书院,为了不与已有书院的功能重合,王凯泰便提出设立一座专供举人肄业的书院,以方便广东的举人参加会试。该提议得到当时两广总督瑞麟及广东巡抚李福泰的支持及批准,便选择在粤秀山(今越秀山)麓的应元宫前新建书院,并命名为“应元书院”。 应元之名出道书,今为举人肆业地,举人会试第一为会元,殿试第一为状元,其名亦宜之。 应元书院于同治八年(1869年)开始动工兴建,同年9月建成,次年春天开课。应元书院西邻菊坡精舍,西北为学海堂,这三所书院使粤秀山成为了广东的学术中心与文教中心。应元书院创办后的第一个会试年,便有9人中试,其中更出了一名状元梁耀枢,大大提高了应元书院的名气。在第二个会试年,又有一人中榜眼、12人中进士。此后的会试年中,亦有数人中试,但中试人数比起前数次已有所不及。 由于应元书院始终坚持旧制,在科举制没落后已不吃香。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元书院停办,改为祀奉已故书院、学堂山长神位的广东先贤祠。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两广总督张人骏在应元书院、菊坡精舍旧址创办以保存国粹为宗旨的广东存古学堂,后于1911年停办。1921年,执信学校在应元书院旧址上成立,1923年迁出;1929年,广州市立第一中学在该处建立新校舍。抗战期间,书院旧址被日军夷为平地;抗战结束后,广东干部训练班进驻该处,后市二中在1947年于该处复办。因此现今认为广州市第二中学继承了该书院的办学历史。 参考文献.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应元书院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