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早报
《首都早报》,是台湾在解除报禁之后创刊的日报。《首都日报》在1989年5月4日试刊,1989年6月1日创刊,1990年8月28日停刊,创办人为康宁祥。
营运概况.
《首都早报》的登记资本额为新台币四亿元,据悉最大出资人为一营造界名人但并不愿出名,创刊时董事长为王玺瑜(屡想从政但皆未成功的建商,曾任台北市建材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台北市塑胶制品商业公会理事长),副董事长为叶荣嘉(建筑师、荣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务董事刘丰彦(飞顺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康宁祥(常务董事兼发行人),董事为白省三(建筑师、消费者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文彬(前台湾省立台中医院妇产科主任)、洪茂荣(台北市迪化街人士,博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明德(时任台北市议员)、陈金德(时任台湾省议员)、廖运范(现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肝胆科权威,当时为长庚医院肝胆科主任)、陈春铜(良茂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洋(艾力克新加坡私人公司董事长、昶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常务董事),监察人王文猷(美商第一联美银行副总裁)、田再庭(律师、前民间全民电视公司董事长)。驻董事会顾问为台大哲学系事件受害人李日章(为康宁祥亲密挚友,为报社核心)。
《首都早报》创刊社长为康宁祥大学同学张逸势(长年居于海外,筹备创刊才回国),总编辑为从《联合报》挖角的戎抚天。创刊时原计划邀请吕秀莲担任总主笔,但最后请台大历史系教授郑钦仁担任。创刊时报社人事如下:副社长计有三位许阳明(负责总务人事)、张永诚(负责广告发行)、林苍祥(现淡江大学教授,负责财务会计),副总编辑计有三位徐慰虹(兼政治中心主任)、李义仁(兼国际新闻中心主任)、黄鸿仁(兼财经新闻中心主任),驻美国特派员彭光理(Michael J. Fonte,2002年担任民进党中央党部国际事务部驻华府联络人),驻香港特派员黄国华,主笔室主任李筱峰,印刷厂厂长许玉川。后《首都早报》曾改组人事,名政论家江春男继任社长兼总编辑。
由于《首都早报》的资金不足、与通路未能顺利打通,《首都早报》于1990年8月27日停刊。《首都早报》创刊时集合了六十多个小股东,当时以为这样可以独立办报、不被财团和政客控制,后来才知道这将导致:报纸出问题时没有人愿意负责。
《首都早报》停刊三个月后,以〈媒体与不实广告〉为主题的15篇报导让杨宪宏、方俭、李钟梅、洪淑蓉与萧世晖等五人获得金鼎奖公共服务类团体奖。
创刊宗旨.
《首都早报》筹备时即专职投入记者招募工作。
《首都早报》创刊宗旨揭诸「忠实传达台湾人民的心声,一份真正属于台湾社会的报纸」,也以敢言作为其号召。
敢于发表言论批评.
1990年,总统李登辉任命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院长,《首都早报》曾经以-{斗大头版标题〈干!反对军人组阁〉导致各大报跟进报导而名噪一时。1990年,民进党秘书长张俊宏拒绝《首都早报》记者林国明出席其即将举行的公开记者会,跑民进党新闻的记者集体抵制该场记者会以声援林国明,使该场记者会流会。《首都早报》以〈媒体与不实广告〉为主题的15篇报导,是脍炙人口的报导。
培育媒体英才.
目前不少的台湾媒体工作者都曾经于《首都早报》服务。
《首都早报》创办人康宁祥,创刊时任立法委员,后曾任第二届国民大会代表、监察委员、国防部副部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总统府资政。
《首都早报》副社长许阳明曾任第二届国民大会代表、民进党副秘书长、台南市副市长;其夫人管碧玲为原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系副教授,现任立法委员。
《首都早报》摄影记者符鼎伟转投入传播业。
参见.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