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门广场
鲤鱼门广场()位于香港九龙油塘的鲤鱼门道80号,为区内一个大型购物中心,为当区市民提供购物消闲设施。名字是来自商场以南约1公里的著名境内海峡鲤鱼门及鲤鱼门村。
历史.
本商场为油塘邨重建计划的一部份-第五期,前身为油塘邨(重建前)第21、25及26座。随后房委会订立名为「鲤鱼门广场发展规划」,并且分为四个部份(详见下文)、全部由香港房屋委员会兴建。
商场原本计划分为第一及第二期,如果成事、位于油塘邨重建计划第五期(油美苑基座)的鲤鱼门广场第一期则称会沿用原称「鲤鱼门广场一期 / Lei Yue Mun Shopping Centre Phase 1」,但自房委会分拆出售物业并成立领展房地产信托基金(现称领展)后则保持「鲤鱼门广场」的命名。
而项目其余部份因为发展及落成年期较后、适逢领展在公众之间引起争议而没有打算出售予领展,目前均由房委会管理及拥有,加上房委会建成后将余下部份的商场另行命名,故此与原来的鲤鱼门广场已经没有关系;不过鲤鱼门广场与大本型之间皆有三条天桥紧密连接,各分布于1楼和2楼。
商场简介.
根据房委会2001年架设的网页介绍,鲤鱼门广场分为四个部份,于2001年至2012年间分四期建成:
现时除第一部份为领展物业外,其他俱由房委会所拥有。
第一期.
鲤鱼门广场第一期楼高四层,设有中央空调系统,于2001年底落成,2003年3月9日正式开幕。商场开业初期商户包括,(地下:OK便利店、蛋挞王及王老吉凉茶)、(一楼:彩明茶餐厅、7-11便利店、惠康鲜级市场、电讯盈科、时装店等)、(二楼:麦当劳、皇朝冰室、7-11便利店、日本城、酒楼等)。及后在2005年转售给领展。面积达9,100平方米,转售后商户变得多元化。由房屋署总建筑师(设计及标准策划)及王欧阳(香港)有限公司为商场设计。商场标志为三条不同颜色的鲤鱼在游泳(寓意及呼应商场名称「鲤鱼门」),并写上「鲤鱼门广场」「Lei Yue Mun Plaza」字样,但其后已被领展移除。
地下设有面积达1,700平方米的整体出租街市鲤鱼门市场(曾经称为「鲤鱼门广场街市」、「光亮油塘街市」及 「太平街市」,与位于鲤鱼门市政大厦的近名街市并无关连),供应各类货品。一楼设有面积约400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地,可举行推广活动。
通道方面,一楼与二楼都设有共三条天桥通往大本型;一楼设有天桥通道前往高翔苑、高怡邨、高俊苑等地方,二楼设有通道连接油美苑及油翠苑的平台。
鲤鱼门广场以南有一个同样由香港房屋委员会发展且同样以「鲤鱼门」命名的屋邨鲤鱼门邨(与前观塘(鲤鱼门道)邨无关,鲤鱼门邨前身为岭南新村),两者皆有天桥连接,但鲤鱼门广场其实是油美苑的商场基座,这种公共屋邨与同名房委会商场分离的情况在香港绝无仅有,而当中原因则无从稽考。
第二期.
原本是鲤鱼门广场第二期的商场-大本型(Domain)位于高超道38号(曾以「天域」为建议名称、后来改为现称),于2012年9月29日开幕,由房委会所拥有(并非领展拥有)。
大本型由房委会以商业方式作营运,同时亦引入不少连锁店进驻,包括大食代及屈臣氏集团分别开设美食广场及生活百货店。
鲤鱼门广场第二期原本计划由房委会总建筑师(设计及标准策划)负责总体设计,甚至计划与领展合作发展。然而因为时间不合及适逢公众对领展之不满日益严重,最终没有与领展合作之余,更决定自行委托莱坊及世邦魏理士协助规划及招商外、并以设计与建造合约方式批予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再由承建商委托凯达环球(Aedas)建筑师有限公司作建筑设计,共斥资15亿港元建成。
商户.
以下只列出部份商店
附近建筑/景点.
公共屋邨:
私人屋苑/居屋:
政府宿舍(原为居者有其屋屋苑):
其他建筑/景点:
参考文献.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