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上学生联会退出风波
香港专上学生联会退出风波,简称退联。是自2014年12月起雨伞革命结束起,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学联)发生的一场大学学界政治风波。至今除香港树仁大学外,其他大专院校均组织了「退出学联关注组」。直至2018年,加入学联的大专院校学生会由八个跌至四个。
背景.
2014年,香港政府就政治制度改革举行咨询。由于政府方案不符合学界要求,学生组织学联和学民思潮于2014年9月先后发起2大罢课和重夺「公民广场」行动。这些行动最终引发长79日的雨伞革命,惟学生的要求未被接受,运动以失败告终。学联在雨伞革命中的表现备受批评,包括多次放弃行动升级时机、在「对准政权,誓争民主」包围政府总部行动中导致大量示威者受伤并无功而返、以及学联内部改革问题。
2015年3月8日,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及岭南大学的退联关注组发公开信,要求与各校的学联代表在公开论坛辩论退联。3月9日,学联表示,七间院校学生会决定以学联名义筹备跨院校的论坛,与退联关注组商讨学界之前途,并回应一些对学联的批评。
退出的理由.
具独立财政权.
学联每年向成员学生会按会员人数征收会费,每人六港元,即各校学生会须每年上缴数万港元会费予学联。各院校学生会的评议会或代表会从此失去这笔钱的财政权,被逼供养非学生团体,如「自治八楼」。
凌驾院校意志 骑劫同学立场.
学联被质疑有固定意识型态,其社会议题的立场未必被多数学生认可。例如,学联多年来与「争取子女居港权家长协会」及「居留权大学」发起行动,代表大专生要求政府回应超龄子女来港团聚政策;学联又是支联会创会成员,变相支持支联会五大纲领之一的「建设民主中国」,引来本土派学生不满。
据学联解说,秘书长只负责执行的,立场由院校学生会决定;罗冠聪竞选时却发表政纲。
学联架构不民主.
学联架构违反权力分立原则,被指是苏维埃。学联常委会由首席代表组成,代表会由各校代表团组成;大多数院校的代表团却由首席代表委任,变相「自己人监察自己人」。而学联又以学生会而非学生为成员,令院校学生在学联的选举中无法行使权力、更无故被代表。
会籍捆绑.
根据现时学联会章,只要院校学生会是学联成员,该学生会的会员就自动拥有学联会籍。故此,学生会会籍与学联会籍捆绑,学生无法自由选择加入或退出学联;若想退出学联,必须同时退出学生会。不过,部份院校实行必然会员制,即甫注册入校就会成为学生会会员,令想毕业的学生无法与学联撇清关系。
雨伞运动中行动失当.
雨伞运动期间,学联及学民思潮于11月30日晚上,在金钟占领区宣布将行动升级,包围政府总部;清晨时,行动失败。事后,秘书长周永康在访问中称,当日升级行动证明,激进未必有用。
无诚意改革.
退联潮之后,学联提出改革方案,但各校退联组未有接受,更有丑闻传出。在中大,代表会提出要用电话逐个核实联署人的身份,惹起争议。在城大,学生会被指用行政手段打压公投,又要求编委筛选用词,涉嫌干预编辑自主。在浸大公投日,学联秘书长罗冠聪亲身到浸大拉票,被指干预院校自主;同日,亲中派人士到岭南及理大示威,但学联一直在浸大拉票,被指只顾自身利益、忽视社会议题。
财政混乱.
2015年2月中,有Facebook专页指为学联提供资金的「学联及学生活动基金有限公司」于上环一橦商业大厦拥有一所物业收租。后有人于辅仁媒体撰写一系列文章,揭露该公司直至2010年仍每年向学联提供超过十万港元的捐款,款项来源为物业放租所得的租金,惟该公司的董事全为学联2003年或以前的成员。根据学联会章和该公司章程,学联应每年委派学生董事进入该公司,参与其管理;换言之,学联在这方面有长达十年的违规失职。更甚者,该公司亦被指自2011年起便一直违法,未有向公司注册处递交年度财政报告和周年申报表,剥夺公众知情权。相关文件终在学联2015年3月第57届周年大会前补交,呈交此周年大会的「学生董事全年工作报告」却在仅有两页和有明显资料错误的情况下获一致通过,令学联再度被指欠缺改革诚意。另外,根据该公司的年度财政报告,它自2011年起就再没有按其章程每年向学联提供捐款,在近年租金不断上升下,已囤积过百万港元未有交予学联。
退联公投.
香港大学.
于2014年12月24日,香港大学一班学生,包括前学苑副总编辑-{王俊杰,在facebook开设专页,推动该校学生会启动退联公投。
2015年2月9日至13日,香港大学学生会举行了一连五日全民投票,其中第四号议案「香港大学学生会应退出香港专上学生联会」获得通过。
有份投支持票的同学认为是一个好结果,可以令学生会行政上更独立。认为学联是一个小圈子团体,一般学生不知学联如何组成,但又要自动交会费,若不用交会费则可留资源去支持港大学生会做的事。投反对票的同学认为投票结果是反映本土派抬头,并不认为大部份港大学生都支持学生会退出学联。
「退联」引发骨牌效应,其他大学亦相继成立退出学联关注组,并于facebook成立专页。
岭南大学.
2015年1月29日,岭南大学一年级社科系学生周韦乐在facebook开设专页,推动岭南大学学生会启动退联公投。到2月16日,岭南大学学生会编委会举行论坛,讨论岭大应否退出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岭大退出学联关注组指出,学联成员大部分非民选,难以代表八大学生。但学联常委兼岭大学生会署理会长罗冠聪反驳指,关注组的指控失实,学联不会影响岭大的决定,例如岭大反对郑国汉担任校长,就毋须学联任何人首肯,而反对岭大副学士超收及岭大校长等行动,亦是获学联声援才带来反响。罗又指,学联的资金主要来自八大院校的会费及市民捐款,但承认因在占领行动投放许多资源,学联去年录得亏损。罗认为可改善现有体制,毋须退联。
岭南大学学生会于3月10日起,一连三日就是否赞成退出学联举行公投,期间干事会在facebook专页以至各宿舍进行宣传。到12日的投票日,学联秘书长周永康更前往岭大校园拉票,呼吁学生反对退联。最终,退出学联议案未能通过。
香港理工大学.
理大退联关注组于2015年2月15日在facebook开设专页,推动该校学生会启动退联公投。到4月11日,已成功收集逾900个联署签名。由于核实联署有困难,而学生会亦认同应以民主的方式解决校内对于退联的争议,学生会会主动发起退联公投。退出学联公投一连七日,4月16至22日举行,结果如下:
公投结束后,学联代表会主席赖伟健向理大学生会仲议会提出投诉,指评议会未有在公投七天前张贴公投通告。最终赖伟健胜诉,但公投结果没有被推翻,
最终,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会仲议会于2016年3月13日宣布,学生会正式通过退出香港专上学生联会。
香港浸会大学.
学生于2015年2月17日在facebook开设专页,推动该校学生会启动退联公投。到3月16日,联署正式启动,并于4月4日正式交予学生会核实签名及启动公投程序。 公投于4月20至23日举行。初步结果如下:
浸大学生会评议会在点票程序完结24小时内收到一项投诉,其后裁定不受理,但给予15日上诉期。由于15日内再无上诉,浸大学生会全民投票专责工作小组于5月17日正式宣布全民投票议案获得通过。
香港中文大学.
学生于2015年2月15日在facebook开设专页,推动该校学生会启动退联公投,其后中大本土学社亦召开记者会交待其相关计划。中大学生会时任会长张秀贤指出,若有百分之五的学生会会员联署,学生会将展开退联公投,但暂未收到任何有关联署。到4月中,中大退联关注组将873个联署呈交代表会。代表会其后以逐一致电方式核对联署,发现57项学生资料有误、8项未有以中文书写、9项学生纪录不存在、38项同学否认联署、10项电话号码有误、26项同学不确定有否联署、63项未能成功联络的个案,最终裁定只有662个联署有效,未达法定要求的809个,退联公投议案因而未能发起。
香港城市大学.
学生于2015年2月16日在facebook开设专页,推动该校学生会启动退联公投。根据城大学生会会章第 4.5.4 条,指「全民投票须有全体基本会员十分之一以上之有效投票,方能有效」。城大退联关注组于上周收集到1332个签名,并已向评议会要求发起全民投票。公投原定于4月22日至23日举行,关注组呼吁城大学生行使基本会员应有的权利,踊跃投票自主决定学生会的去留。
唯前城市大学校董会研究生代表仇思达表示,退联公投投票限期只有两日,极为「鬼祟」。关注组亦指出学生会在过去数天,不断利用阴谋诡计打压公投,包括巨型海报内的投票详情全部黑底黑字,使同学根本无法看到详情,包括投票日期、时间、地点等资料。学生会会长朱国智又指为了给予「城大学生认可的公平公正的『全民投票』」,拒绝加签早在4月10日经城大学生会评议会通过的退联公投议案。
公投已经于4月28日至5月1日及5月4日至5月6日进行。唯在公投首天,学生会成员跟保安对话后,退联关注组义工就被保安驱赶。关注组再向城大保安入纸,希望减少前线义工宣传时所面对的压力。然而,申请需要干事会盖印,最后能否成事仍是未知之数。
在5月7日点票期间,发现第二箱票箱中有选票包裹墨包,导致7张选票因无法辨识被作废票,点票人员分开染上墨汁选票和未受影响的选票。最终城大退联公投在大比数赞成下获得通过。
另一方面,城大退联关注组准备发起「罢免学生会」公投。关注组发起人欧仲平批评,城大学生会于处理退联公投做法不公,容许学联前副秘书长岑敖晖等非本校学生进入校园拉票,早前又拒绝加签联署,令首次联署无效,批评是以行政手段阻挠公投。他又质疑,有干事向编委会尝试要求更改印刷品内容,涉嫌影响编采自主。
城大学生会评议会宣布之公投结果:
由于城大学生会仲裁委员会于核算票数后24小时内收到1项投诉,因此投票结果暂时未能生效。
2015年9月26日,城大学生会仲裁委员会裁定投票结果有效,但需待评议会主席正式宣布才会退出学联。
香港科技大学.
学生于2015年2月24日在facebook开设专页,推动该校学生会启动退联公投。唯一直未有行动。
香港树仁大学.
香港树仁大学没有成立退联关注组。因此,树仁大学一直留在学联中,现时是四间加入学联的院校之一。
影响.
学联改革.
2014年,学联完成修改会章。修改内容包括取消「上庄选下庄」、精简行政架构等等。学联希望改革能吸引学生会重返学联,但多间退联院校均表明无意重新加入。
理大学生会计划重返学联.
2018年,理工大学学生会换届,新任学生会提倡「重返学联」。他们指出近年学界力量薄弱,希望藉重返学联重建「大台」(指挥中心),指挥普选等议题。学生会长林颖恒指重返学联仍属初步阶段,会先以研讨会和单张等在校内宣传,时机成熟才推出公投。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