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汪吟龙
汪吟龙(1898—1961)安徽省桐城县(现枞阳县)人,字子云,别署江南汪大,室名铁砚斋,又署铁砚斋主人。中华民国儒学家、作家、官员。 生平. 汪吟龙少年时从舅父方平学,既而师从梁启超。1925年7月27日,清华国学研究院录取首届新生,正取30名、备取2名,其中包括汪吟龙。梁启超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任至1927年辞职)。入学后不久,学生汪吟龙、刘盼遂、闻惕、高亨、杜纲百、吴其昌等人创办《实学》杂志,于1926年4月问世。1927年夏,吴其昌还曾经主编出版《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由梁启超题笺,师生都有照片,同学各列小传,其中吴其昌亲自为汪吟龙等十多位同学撰写了小传。 后期“甲寅派”因为《甲寅》周刊而得名,政治上坚持自由主义,文化上坚持保守主义。《甲寅》周刊于1925年7月18日创刊,发行45期之后于1927年4月2日停刊。除“甲寅派”的首领章士钊之外,后期“甲寅派”的主要成员还有梁家义、瞿宣颖、唐庆增、汪吟龙、陈筅枢、杨定襄、陈拔、董时进、龚张斧等人。汪吟龙在《甲寅》周刊发表了《白话与科举》、《文中子考信》等文章。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控制华北,南京国民政府任命的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遭阎锡山势力驱逐。1930年5月22日,罗家伦辞职离开清华大学。一个月后,阎锡山派乔万选接管清华大学,受到清华大学师生抵制。乔万选不甘失败,无视清华大学在冯友兰为首的校务会议领导下的正常运作,派人赴清华大学各主要部门游说,又托瞿国眷、汪吟龙等人拉拢冯友兰、吴宓等人,但是清华大学师生不为所动。 1934年,汪吟龙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儒学研究会,认为“真正中国之文明,殆非儒家学说莫属矣”。1934年5月31日中华儒学研究会得到国民党中央政府准予组织,1935年11月2日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备案。1935年4月,在1923年大地震中被毁的日本东京汤岛圣堂重建竣工,日本政府邀请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四圣后裔”代表、中华儒学会代表、中华儒学研究会代表多人到东京参加落成典礼。汪吟龙作为中华儒学研究会代表参加。1935年5月25日《申报》报道,中华儒学会及中华儒学研究会的代表汪吟龙、王永乐等人回到中国后,商议“筹组曲阜研究院。该院以研究东方文化、儒家学说,推行世界,促进大同为宗旨,而辅以其他有关之学科,分设各研究所。如:甲、经学研究所……现此事已得河南刘(峙)主席、山东韩(复矩)主席等赞助。”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日本成立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下属的安徽省省会设在蚌埠,成立安徽省维新政府(1940年10月10日改为安徽省政府,隶属汪精卫政权)。1938年,安徽省维新政府成立,倪道烺任省长,汪吟龙任教育厅长。从1938年到1941年,教育厅长先后为汪吟龙(筹备时期)、吴文、谢学霖。 汪吟龙工诗文,擅书法。好写骈体文,不主桐城派。 参考文献. 12 周巨龙,中华儒学研究会与枞阳人汪吟龙,铜陵社科苑,2022-4-30,(载于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9206179426022247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
汪吟龙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