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晴邨
朗晴邨()是香港房屋委员会辖下的公共屋邨,项目编号为YL09,由房屋署总建筑师(1)负责设计,总承建商为瑞安建业有限公司,朗晴邨位于香港新界元朗新市镇横洲路9号的元朗市中心地带,邻近港铁朗屏站。全邨包括两座分别30和19层高的出租住宅楼宇、一层商业设施及辅助设施,共提供438个租住单位,于2016年8月19日落成入伙。朗晴邨获香港绿色建筑议会(HKGBC)与环保建筑专业议会(PGBC)环保建筑大奖 2014新建建筑类别之大奖。
历史.
朗晴邨所在地原为元朗邨一部份,前元朗邨位于元朗横洲路,于1966年落成时名为「元朗徙置区」,也是第一个乡郊徙置区,用以安置屏山乡及十八乡被清拆的寮屋户,直到1973年由香港房屋委员会负责屋邨管理,才改称元朗邨。元朗邨共有5座公屋大厦,于2001年拆卸。
香港房屋委员会原计划于该空置土地,重建3幢高32层的非标准式住宅大厦,提供近2千个公屋单位,本来预计于2008年动工,在2012年落成。不过,由于该幅土地位于元朗市中心,邻近西铁线朗屏站,因此有区议员认为应将土地转作私人发展,包括要求发展酒店、商业及零售设施,以带旺元朗区的经济,有助解决区内的失业问题。
最终特区政府决定将地皮一分为二,其中约四分一前元朗邨地皮交还香港房屋委员会,缩小原有公屋发展规模,改为只兴建两幢分别楼高18层及29层的住宅大厦。现址大约为前元朗邨第4座的位置。另一部份为本港首个限呎项目,长实地产旗下元朗安宁路大型项目世宙。
建筑设计特色.
朗晴邨采用单向式大厦设计,两幢大楼高度不一,以日朗楼作屏障,减低道路和铁路交通噪音对青朗楼及其内围的影响。透过整体建筑大楼的布局,座向的考虑,垂直隔音墙的配置。以及沿元朗安宁路平台加设的一段高6米的隔音屏障,朗晴邨在整体对道路和铁路的交通噪音控制方面,效果理想。
为引入更多自然风,并使太阳光可照射至内园位置,两幢住宅大楼的间距为20米以上,减少楼宇间对望。此外,在走廊翼尾位置安装导风墙,引入自然风。
朗晴邨整体绿化率逾30%,地面绿化率也逾10%。邨内设有绿化空中花园和其他绿化区域,以调节稠密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休憩地方。社区游乐设施、太极园、社区农场与一楼平台绿化花园融合,营造舒适的公共绿化空间,供不同年龄人士使用。为方便居民联谊短聚,邨内也提供棋艺枱、乒乓球枱,休闲座位等设施。地面更设多项用途活动室,但至今一直空置。
为减低热岛效应,除平台绿化花园外,日朗楼天台、有盖行人路上盖和簷篷顶层也加以绿化,地面也采用可渗透地砖。而沿元朗安宁路平台加设高六米的隔音屏障,除了配置垂直绿化之外,更添加朗晴邨邨名的设计标志,以增强屋邨的独特性,改善邻近环境。绿化的植物主要选取本土和抗虫害植物等灌溉用水量较少的种类。
朗晴邨地下设有商舖和有盖停车场,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沿元朗安宁路设有十米绿化带行人区,绿化设计与街道设施配合,为居民提供不同层次的绿化活动空间。
在外墙设计方面,大楼主要以白色为基调,以引入更多自然光予内庭。外墙颜色主要以加强大楼立体线条和低层主立面。大楼各楼层和各楼翼均分别设有主色调,方便居民辨别方向。
外部连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