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浊音符
浊音符(◌゙),又称浊点(日语:--  "Dakuonpu" --  "Dakuten"  ),是日语浊音化的符号。形状为两点。 在现代假名遣中通常使用浊音符,但较早的日文中并不必然:尽管从1927年(昭和2年)起法令文书中就使用浊音符,但1945年(昭和20年)的终战诏书中却没有使用。 旧时浊音符的形态也并不固定,因人而异也有三点、四点、两个圆之类的书写方式。战国时代至江户时代期间,全国范围内统一为两点的书写方式。根据对仙台市博物馆所藏的伊达政宗的文书的分析,1592年之前文书中还在使用三点的浊音符,1593年的文书中两点和三点的形式都有存在,1594年起的文书中就完全使用两点的浊音符了,推测是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规范了浊音符的书写形式。伊达政宗常亲自书写文书而不是令人代笔,故而他的文书可以作为考察同一人书写习惯变化的材料。 浊音化. 把它放在清音假名右上角,表示浊音化,放在は行右上角,表示先转换成ぱ行,然后浊音化。 か行. 只浊音化。 さ行. 放在し以外的假名,转换成齿龈塞擦音。如果把它放在し上面,浊音化。 た行. 放在含齿龈塞音的音节上面,浊音化。放在ち上面,表示先转换成し,再浊音化成ぢ。放在つ上面,表示不送气。 は行. 放在该行所有假名上面,表示先转换成ぱ行,然后再浊音化。
浊音符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