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李超鹏
李超鹏(,1940年—),香港画家。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后,专心绘画。作品以西画技法表现东方精神,描绘大自然为主,清新澹远,探索大自然与人之关系,处处表现人之渺小。近年尝试借助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推动简朴生活、回归自然、修养心性三个理念。 生平. 李超鹏生于香港,抗战时随母避居澳门,大学时修读数学与中国文学,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八七年移居温哥华,专心从事艺术创作。于涉猎水彩、塑胶彩、版画、雕刻等媒介后,专注油画。九二年回港,仍旧寄情绘事,同时继续思考人生,体验到人若能秉持简朴生活、回归自然、修养心性这三个理念 ,并时而习之,便可以得到持久快乐、内心和平。而绘画则成为他 『 此心安处 』 的家乡。「绘画提供了李超鹏另一个空间。李超鹏的画不是停留于作为自己宣泄不满的声音,而是一个凭借他的幻想再拼贴出的理想国、一个恬静的空间。就在这样的空间,画家寻回所失去的点点。」 画风. 作品以描绘大自然为主,清新澹远,探索大自然与人之关系,处处表现人之渺小,惟有与大自然融合,才可得到内心平衡: 「大自然到处都是未经污染的纯真、毫不设防的深情。走近大自然,释放自己,撇掉屏障,渐渐与万化冥合,明白人在众生中的如实位置,便可消除恐惧和不安,心无罣碍。」 这是东方「人法地」的思维,「用的是油彩,却在山水风景里看见国画的笔触与精神。」 是「以西方艺术媒体,去表现中国人对大自然 『 天人合一 』 的传统思想。他从充满诗意的大自然得到启发,找到了对生活的态度。透过绘画,他表达了从大自然所领悟到的人生价值观。」 绘画是他默默耕耘的田地,「每当看到他那瘦而有力的身躯,就好像见到乡里那勤奋纯朴的农夫,耕种那一块土地,年复年,日复日。」 表现于画布上,可看到「李超鹏的色彩变化多端,而且充满对比,十分引人入胜。… 细心观看,则感受到李超鹏对大自然的情感跟西方画家是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莫奈钟情于大自然光线的变幻莫测,梵高乐于变现大自然的生命力,他们都以变现大自然的形态去歌颂自然。然而,李超鹏笔下的大自然却别有一种神圣意境,他著重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没有权力去支配或改变大自然。」 「李超鹏的画,画法是西方的,但意境是东方的,很有一点无奈、失落的味道。」 画的背后,有深邃的思想支撑著。「许多大名鼎鼎的画家,我就看不出有什么令人惊叹的思想或创意 — 是的,在思想上,他们不及李超鹏。」 「他擅于将自己对含有禅意的哲学逻辑理念的追求几乎同时地体现在对绘画这一平面造型艺术的美的探索过程中,有机地令到两者融合,相辅相成,互相辉映,以致彼此唱和的奇妙韵律在在散播,甚至满盈于他的许多作品。」 他自成一格地表现山形树色,「常以绿为主,辅以紫或黄,细致笔法呈现高耸参天的林木,在微风中枝叶摇动的韵律;或夏天满目翠叶,遍地嫩草当中,横亘一道自然界的草叶 『 缝眼 』 …」 绘画之外,亦喜好文学,特别喜欢诗词, 「对诗词的爱好一直不减。尤喜词的意境幽美,句子长短交错,读来韵味无穷。『 诗庄词媚 』,诗宜言志,词宜写情,而情自是人生当中最微妙,最宝贵,最精彩的东西。」 念中学时,国文老师「一踏进教室便来回踱步,高声吟诵古诗文。… 但觉时急时缓,时轻时重,抑扬顿挫,音韵铿锵。」 至今仍不时以此法吟诵古诗词,听者不知不觉竟也摇头晃脑起来。有时亦写新诗,也是清新可读。 近年尝试借助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推动简朴生活、回归自然、修养心性这三个理念,期望在纷乱的世界中,寻求内心一片安身立命的乐土。
李超鹏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