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美食车 (香港)
香港美食车()是在香港经营的一批餐车。原为香港政府的旅游项目,仿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餐车的商业模式,借以增加香港对游客的吸引力,而在项目结束后,部分美食车与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达成协议,于西九龙文化区西九艺术公园继续经营。 历史. 先导计划时期. 2015年2月25日,时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发表《2015年至2016年度香港政府财政预算案》时表示,香港不少地方适合设立露天食肆,让旅客一边享受美食及一边欣赏景色,故此已经要求相关部门尽快落实便利业界营运的露天食肆的建议,并且研究将外国流行的美食车引进香港。香港传媒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有关概念源自于曾俊华欣赏美国电影《滋味旅程》后的构思。同月26日,曾俊华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提及自己最近欣赏过美国电影《滋味旅程》,认为其剧本相当有趣,令他忆起修读大学期间多年光顾在学校门外停泊的面包车,食物「便宜、好食、饱肚」,故此提出美食车的建议,希望能够具有创意及香港特色。曾俊华出席立法会时表示美食车初步由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负责研究。 同年3月2日,时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宣明欢迎此建议,期望美食车除了可以为香港市民带来新鲜感外,亦能够成为新旅游景点;冀毋须修例下,可以尽快推出美食车于市面。他亦指出,引入美食车不等于重发小贩牌照,将会以推广旅游经济的角度出发;他又表示,每辆美食车的投资额需要数十万港元,比较经营食肆成本为低,期望能够借此鼓励年青人创业及发挥创意,设计有特色的美食车及食物,吸引市民大众光顾。而饮食界立法会议员张宇人于同月27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上表示,饮食业界对引进美食车的建议无太大反对声音。2015年12月,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旅游事务署向立法会提交文件,披露美食车计划。 旅游事务署于2016年4月成立了「美食车专责办事处」,推行美食车先导计划。该办事处历年财政拨款如下: 2016年4月1日,美食车计划接受申请,有51位入围参与挑战赛,经历两个阶段「烹饪挑战赛」后,到7月27日举行公布结果仪式,16位入选申请者中,有8款为中式、4款为西式及4款为国际菜式。 2017年2月3日,首批16架车中,3架美食车率先营运,分别售卖富创意的便当、汉堡饱、炒饭、饺子等美食。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表示计划为期两年,会再作检讨。旅游事务署亦推出「HK Food Truck」流动应用程式,方便旅客追踪美食车位置和浏览相关资料。 由于业务发展并不理想,加上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导致游客数目大跌,余下的12架美食车当中只有6架较常营运,而在目前12个场地当中,只有三个较常有美食车到场营运,因此政府决定于2022年6月1日结束美食车先导计划。 先导计划时期, 美食车的营运场地营运: 不再营运的美食车: 西九文化区时期. 及后,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示,与其中6架美食车达成协议,让他们在政府先导计划结束后,可在西九龙文化区西九艺术公园的指定地点继续经营。美食车暂时继续沿用现时的美食车牌照至2022年10月,之后转用食环署特别为西九文化区美食车新设的食物制造厂牌照。美食车移师西九文化区半年后,因计划反应正面,全达收支平衡,6架中有5架更录得盈利,西九文化区管理局遂与全数美食车经营者续约。 现正营运的美食车: 规管. 美食车的设计有别于在香港经营及获得发出牌照的雪糕车和小贩车,香港政府要求美食车设有防火、去水、通风设备等等。政府表示,美食车必须取得食物环境衞生署发出的「食物制造厂牌照」及运输署发出的「特别用途车辆牌照」。 争议. 小贩政策. 2014至2015年间,香港小贩的管理问题引发社会讨论。2015年,至少有3个民间组织将联手撑小贩,于年初二于深水埗摆地摊撑小贩。时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于2015年3月2日出席立法会小贩政策小组委员会时宣传香港政府对小贩政策的5大建议改革,包括考虑签发新的大排档及固定摊位小贩牌照,考虑将出租率偏低的街市改建为熟食中心,并且设置地区主导的露天小贩市场及夜市,借此改善现有小贩区域的卫生情况及整体营运环境。他又强调,希望为小贩政策注入多元化发展及传统工艺,而不应该从扶贫及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 同年,立法会就美食车先导计划多次讨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于同年宣布的《2015年至2016年度香港政府财政预算案》中,表示研究将美食车引进香港,有人认为有关建议自相矛盾。2015年12月,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旅游事务署向立法会提交文件,披露美食车计划。香港政府回应时强调,美食车概念并非在于「民生」或者「扶贫」措施,而是属于旅游项目,每辆美食车的投资金额达数十万港元,行走高档路线,而且受到法制监管,与位于街头的、卫生情况欠佳的无牌熟食小贩不一样。 数星期后,政府在农历新年时执法扫荡小贩,引发旺角骚乱。之后,多个关注基层民生团体认为,美食车亦可包括传统流动熟食小贩所使用的木头车。木头车制作成本不高,成本只需1500元,便可为普罗市民提供不同种类的美食,如鱼蛋、碗仔翅、串烧、各式炒粉面饭及糖水等。这种木头车于香港可追朔至1952年。 规管限制. 2015年3月2日,时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未有适合于美食车相关的发牌制度,而需要先行将其套用在现行《香港法例》的食物制造厂牌照规定,故此引进美食车的初期,美食车将不获准流动经营,而需要在固定地点营运;此举被认为与美食车的流动餐饮概念背道而驰。不过,他亦表示当实行一段时间、通过研究卫生及配套等问题后及修订法例后,将会可以增加美食车的流动性。 有报章评论狠批港府推行美食车政策不周,眼高手低,引入计划初期吹嘘美食车前景「一片光明」,惟到后来计划推行有心无力,政策又未配合实际情况,虽美食车具有流动性强的优势,但当局以担心阻塞交通为由限制美食车只能于指定地点经营,最终只有香港迪士尼乐园附近选址有利可图,其他选址经营则惨淡。评论批评政府视美食车为鸡肋,没有做好长远规划思维,对于商户提出的建议亦不予接纳。。2021年7月,立法会议员谢伟俊、张宇人和廖长江分别批评政府对美食车规限过多不懂变通,时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反驳,不会凡是政府资助的项目都会在商业上成功,又辩称政府已出了不少力帮助。有美食车经营者认为,计划不成功,与指定营运地点人流不足、政府坚持「人车分隔」政策等有关,并非美食车本身经营不善,而是政府计划失败。西九当局容许美食车停泊过夜,则可让营运者节省停泊和司机成本。 官员态度. 2017手2月4日,竞选特首的候选人曾俊华到访尖沙咀文化中心了解美食车经营情况,并指美食车「成功让家庭式经营的传统冰室冲出屋邨,接迎国际旅客」。2017年3月,竞选特首的候选人林郑月娥接受传媒访问时,不点名批评财金官员忽略香港经济隐忧,「眯起眼睛不看,走去搞食物车!」有美食车负责人向电台节目表示,感觉政府换届交接后,接任局长对美食车的态度是零关怀、零关心。有评论指出,自推动美食车的曾俊华离开政府后,林郑月娥政府采取任由美食车自然消亡的态度,是计划失败的主因。立法会议员张宇人指出,对于林郑月娥政府而言,美食车是「前朝遗物」,固此对它「不闻不问」,任由其「自生自灭」。 经营状况. 2017年3月10日,旅游事务署表示,尚未开业的「华星冰室」美食车以商业决定为由,决定退出计划。其后尚未开业的「小甜谷」美食车亦退出美食车计划,空缺分别由「JAJAMBAO擦餐饱」和「The Butchers Club」替补。 截至2017年6月,香港迪士尼乐园为营运表现最理想场地,起动九龙东一号场、中环海滨活动空间及香港海洋公园的表现较逊色。美食车顾客比例方面,迪士尼乐园、金紫荆广场、海洋公园和尖沙咀艺术广场旅客比例都超过60%,本地人则约21至39%;另一边厢,在黄大仙广场、起动九龙东一号场、香港科学园、亚博和科大则有明显高出许多的本地顾客比例。 14架美食车一同合作组成「香港美食车联盟」,在2017年6月首度聚集在中环海滨,参与一年一度的「香港龙舟嘉年华」,结果反应良好。 2017年10月3日,旅游事务署回复媒体查询时指,接获一部美食车的口头通知,表示「由于它和商业伙伴在合作上有分歧,导致可能会退出美食车先导计划」,但署方并未接获任何正式通知。而根据替补机制,替补名单上已经没有后补的申请人。 2019年,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旅检大楼及赛马会香港足球总会足球训练中心先后被纳入为营运场地。另外,政府披露2017至2019年间,美食车「可供营运的总日数」和「选择不营运的总日数」。在「选择不营运的总日数」方面,2017年为1127日,2018年为2772日,2019年为3453日。2019年,在「没有美食车营运的日数」方面,8个指定营运场地表现参次,迪士尼乐园是0日(全年美食车营运的日子达364天),但中环海滨活动空间在311天「可供营运的日数」中有290天没有营运,黄大仙广场在361天「可供营运的日数」中有358天没有营运(全年只有3天有美食车营运),起动九龙东一号场在364「可供营运的日数」中有359天没有营运(全年只有5天有美食车营运)。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份美食车没有营运,截至2020年12月20日,全部美食车的收入只有87万元,较2019年下跌九成。中文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李兆波指出,位置和每两星期轮替是美食车计划的先天缺陷,推算每辆美食车要达到每天营业额5千元,即每月15万元,才能达到收支平衡,而过去表现最佳的美食车也只能做到每月17万元的营业额。疫情下,不少食肆转做外卖,也令美食车面对更大竞争。 截至2021年2月底,2021年度美食车的总收入为28万元。 2022年6月,西九文化区与六架美食车签约,安排该批美食车在西九文化区经营。半年之后,六架美食车全数收支平衡,其中五架更有盈利。有美食车负责人指出,西九文化区以日租600元、分成10%与美食车经营者签约,收费合理,而且又批准在节日期间经营至凌晨一时,又愿意接纳意见增加太阳伞及桌椅。 分店入铺. 部份美食车在打响名堂后,成功在地铺开分店。「豪园小食美食车」在将军澳开设小食店;「七桌子X桦得园」寻得商业合作在红磡黄埔新邨开设火锅店,而「菠萝仔食堂」更先后在东涌和沙田港铁站开实体店分店,被誉为小本经营的神话。 收入. 美食车于2017年2月开始营运后,不少经营者表示若干指定营业地点人流欠佳,加上配套不足,生意出现亏损。 2017年5月,旅游事务署推出多项优化措施,包括:(一)引入四个新场地(亚洲国际博览馆、科学园、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科学馆);(二)提供更灵活的轮替安排(美食车日间在起动九龙东一号场营运,晚上则移师尖沙咀艺术广场营运);(三)容许营运者选择是否在轮替表上的指定场地经营,并只需缴付营运日的场地服务费;(四)容许营运者申请在自行物色的新营运场地经营;(五)容许美食车申请参与自选公众活动。 由2017年2月至2022年1月,以每个轮替周期为期16个星期计算,美食车营运近16个轮替周期。美食车在各个轮替周期的总收入详列于下表: 截至2019年1月初,15部美食车的业务表现参差,总收入约为4千万港元,而最高收入的指定场地为迪士尼乐园。 2019至2021年间,美食车在各指定营运场地及新增营运场地的总收入如下: 截至2021年2月底,15部美食车(包括早前退出的3部美食车)的总收入约为5,200万港元(详见表)。 于2019-2022年间,在有营运的美食车中,收入最高、最低及中位数列表:
美食车 (香港)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