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瑜伽 (奥罗宾多)
整体瑜伽也称作超心智瑜伽,系由斯瑞·奥罗宾多(简称"奥氏")和密那·阿尔法萨(又被称为"母亲",和奥氏合称"双圣")所创。其哲学概念及实修多载于奥氏所写的《"综合瑜伽"》和《"神圣人生论"》中,双圣其他著作中也提出了整体瑜伽的概念。
整体瑜伽发现进化论是推动物质宇宙的主因,而人类是处于过渡阶段的存有(being),尚未达到进化的巅峰。意识持续从物质进化而出,且仍继续从身为宇宙存有的人类进化而出。具有分裂本质的人类心智正处于进化的顶峰,虽然这是目前各行各业所需的心智能力。举例来说,当一个人专注完成某项工作,他的觉知窄化到工作本身、不超出其外,通常,这会导向那个人对整体的片段了解及错误认知。奥氏建议可透过内省穿透表层觉知,这对身为宇宙存有的我们来说是可行的,纵然外界纷扰,意识在内观中仍会认出它自己,继而发现它和宇宙的关联性。
不像一般的瑜伽修练,整体瑜伽未提出任何的体位法、呼吸技巧或外在动作(movement),整体瑜伽在本质上更贴近心理学的一派。奥氏在他的瑜伽书(源于每日笔记的合辑)中提到一种名为sapta chatushtaya(七次方,seven quadrates)的概念,能将一个人的意识平行抬升到更高层面。
理论来源.
整体瑜伽的理论及实修载于奥氏的几本著作之中。他的《"综合瑜伽"》是谈论整体瑜伽的第一本书,乃汇整实修指南《"雅利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文章而成,该杂志涵盖了整体瑜伽的各个面向。其他还有《"神圣人生论"》,散见于后面几章。而奥氏于30年代回复门徒疑惑的通信纪录随后亦被集结成系列丛书-《"瑜伽书札集"》。奥氏本人于1909-1927年的瑜伽经验日记则单独出版成《"瑜伽纪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一书。
宗旨.
整体瑜伽的发展.
多数的瑜伽派别只开发了生命的单一面向,且只将宗旨摆在解脱或超越的状态。但整体瑜伽的旨趣是生命全面的转化,基于此,奥氏详细描述了组成人的各个要素-肉体、精力体(Vital)、心智体(Mental)、心灵体(Psychic)及灵性本体(Spiritual),以及转化各要素的方法。奥氏的论点最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整体心理学。终极目标是达成个人生命本质的全面转化,没有被遗漏在后的部分。
瞭悟超心智.
奥氏认为人类目前的心智意识处于地球生命演化的过渡阶段,我们的文明濒临演化上的大跃进或移转,(人类)既有的经验和能力正要演变成更巨大的超心智。
奥氏对超心智及心智的定义如下:
奥氏认为超心智还是秘隐在物质创造背后组织、协调一切的法则。他视超心智的显现为地球生命演化的下个合理、不可避免的步骤。
中介带.
参见
中介带亦指介于外在生命体的一般意识和真正的开悟状态之间那道危险、易误导人的(假)灵性过渡区段。
组成.
在奥氏的整体心理学以及他的形而上学中,整体看来,奥氏所描述的宇宙有两大类,各有其特征、所属次元。其一是肉体、精力体、心智体和更高的超个人范畴所属的扬升次元。同时,亦有外在生命体、内在生命体及至内的心灵体。外在生命体、内在生命体及至内生命体(心灵体)均源于「同心圆式(concentric)」序列或阶层,此乃相对于肉体、精力体及心智体从属的「垂直式」阶层。这些身体和精神官能及层级都得透过整体瑜伽来转化。
身体和精神官能(「垂直式」阶层).
肉体.
就像存在体的所有官能那样,与禁欲瑜伽相反,肉体的所有面向在整体瑜伽中并未被否定,但肉体必须透过操练被转换、灵化(spiritualise)。这意指改变肉体层面的习惯及意识不仅是必要的,下降到潜知觉或更低的无意识,好探索许多问题所在的根源也是必要的。
精力体(Vital).
精力体不仅意指生命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也意指各种强烈左右人们动机及行动的欲望、情绪、冲动,好恶。在整体瑜伽中,将精力体从自我中心的欲望及暴乱中导正开来是必要的,如此,它才能成为操练瑜伽的工具。
心智体.
心智官能也是存在体的一部分,是概念性及认知性的。透过正确的态度、理解及渴愿,心智能被转换为圣。
存在体的类型(「同心圆式」阶层).
外在生命体(Outer Being).
外在生命体意指表浅有限的肉体、精力体及心智体其表象的存在,我们的日常意识及生活经验都是它的特性。整体瑜伽的修练包含超越这些表象意识,深入更广袤的内在生命体,如此才能对灵性有更宽广的瞭悟。
内在生命体(Inner Being).
内在生命体包含肉体、精力体及心智体的内在范围或面向,此区间的意识比日常意识更大、更微妙、更自由,瞭悟内在生命体才能迈向更高的灵性开悟。
心灵体(Psychic Being).
整体瑜伽的目标是向内移动、探索肉身生命,间接带来外在本质的转化。借由心灵来转化外在生命体或小我的过程称之为「心灵化」(Psychicisation);其为瞭悟超心智意识的三个必要阶段(称为「三重转化」)之一。透过心灵转化这股势能来连结一个人的灵性核心或神圣本体,继而在生命中创造生生不息的进展,这是决定性的动作。
三重转换.
简介.
奥氏整体瑜伽另一个大主题为「三重转化」,意指实相被转化为圣的过程。《"神圣人生论"》第二部分25章,以及《"瑜伽书札集"》第四部分1节均谈论到。
三重转化指的是灵性转化的双重动作-借由向内的心灵化,研修士得以触及心灵体(或称内在神圣法则),继而达到灵性转化或灵化。内在神圣法则象征著每个人的内在上师,须透过心来瞭悟;灵性转化可与吠檀多、佛家、时兴的开悟成道、因果描述,以及整体思想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肯恩·威尔柏进化哲学中灵性发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的终极阶段等传统概念相比拟。
对奥氏而言,两阶段都同等必要且重要,因二者都是达到第三阶段必须的先备条件。第三阶段也是三重转化最困难的改变要素-生命全面的超心智化(Supramentalisation)。
心灵化(Psychicisation).
心灵化是整体瑜伽最精华的阶段之一。如《"神圣人生论"》(第II册25章)所述的向内的灵性运作,人可以在自身生命的核心瞭悟心灵体(心灵人格或神圣灵魂),并以此转化外在生命体,作为瑜伽上的灵性向导。
因著心灵化的过程,研修士得以免除灵修道途上中界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等的陷阱。
在此要提起三个中心的灵修法:奉献、移焦深处(贯注)及臣服。奉献是在从事任一活动前先对无上大力敞开。贯注是从表象存在转移向内里更深的存在。臣服意指将一个人所有的工作、生命都献给无上大力和神圣意图。依循这些灵修法,研修士从自我、无知、有限性及外在生命体的限制移开,体证内里演化中的神圣灵魂。
心灵化可作为灵化(等同于「开悟」)的前奏,尽管两者不见得有任何先后顺序可言。然后,心灵和灵性的双重转化是进到最终超心智转化的必须阶段。
灵化(Spiritualisation).
心灵转化的结果会将光、爱、大能带下,与身体频率融合,进而转化肉体、精力体及心智体等所有面向。此即为灵性转化,简称灵化,意即将更大的灵性意识往下带的灵性转化过程。
然而,仅靠灵性转化尚不足以避免灵修道途上的陷阱,或带来超心智化的结果。欲达此,须与上节的心灵转化并行方可。
超心智化(Supramentalisation).
超心智化是整体瑜伽的终极目标。意指将超心智意识往下带,引发生命全面的转化。
超心智转化是整体瑜伽的最终阶段,透由超心智的大能,一个人能够完全被重塑。所有源于精力体和心智体层面的(意识的)分别和无知面向都将被克服,取而代之的是所有层面的(意识)统一,即便是肉体也会被转化和圣化。一种新的超心智物种随之诞生,并在地球上活出超心智、灵智存在、神圣的生命。
目标.
整体瑜伽的目标不只是其他灵修道途的超然物外、涅槃或 解脱,也包括物质层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的瞭悟神性。这些都和瞭悟整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为何的过程如出一辙。
「(我们的)本质有分神圣及不神圣(凡俗)等双重运作。既然没有什么是不神圣的,如此分别仅是为了实用理由。凡俗是我们的本质,其持久不变、不可撼动的程度有如同我们的信念。凡俗的属性是限制、无知,助长小我的形成;但神圣本质却是一体、真知,助长神圣的生命。将较低本质转化、提高到较高本质便是也得是整体瑜伽的宗旨。」
--《"综合瑜伽"》
何谓整体瑜伽?
一种完全瞭悟神性、自性;完全实践我们的生命及意识;完全转化我们的本质的道途-此暗陈了在此就要实践生命的完满,不只是回归永恒完美的他处
-- "斯瑞·奥罗宾多档案及研究",1982年十二月,页197
「然后,我们必得追寻的方法是让我们全部的意识存在体和圣神接触,呼唤圣神将我们全部的存在体转化为祂,我们里面那个真正的人就会变成研修士中的,也就是瑜伽大师,且终会被较低人格所习惯。」
--《"综合瑜伽"》
「所有的生命都是寻求在它内里彰显神性的自然瑜伽。瑜伽标示了这股动力变得能自我觉察,因而能在个体内正确完成的阶段。既是整聚也是集中(那些)分散及松散结合于较低进化里的运作。」
--《"综合瑜伽"》页47
「超心智瑜伽的第一要务是臣服;最后还是臣服。有意地将自己献给永恒的圣神,为求完美、转化,须抬升到神圣意识的高度,然而这只是瑜伽的开始;必须彻底臣服才能达到高峰;唯有完全给出自我才能看到瑜伽的终点,才能完全被超心智的神圣性占据,才能转化本质。」
- 斯瑞·奥罗宾多,1928-1929到30年代晚期的七篇超心智瑜伽草稿-关于「道途」,见诸于Bernard的双圣网站
... 欲操练整体瑜伽,一个人首先必须决定完全臣服于圣神,别无他法,仅此一途。那之后,一个人还得具备五种心理美德,五种完美的心理素质,也就是:
1.真诚或透晰
2.信念或信任(信任圣神)
3.奉献或感恩
4.勇气或鼓舞人心(的热诚)
5.容忍或毅力
密那·阿尔法萨,《"母亲选集"》第8册,页42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