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国家铁道博物馆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国家铁道博物馆(简称铁博)是台湾一座筹备中的国家博物馆,位于台北市信义区台北机厂旧址,隶属于文化部。2015年3月15日年全区保留指定为国定古迹,2019年8月15日筹备处揭牌成立,专责推动建置规划等筹备工作,旨在成为一座「活的铁道博物馆」。未来将以行政法人方式运作,并由文化部与交通部共同监督。 典藏车辆. 蒸汽机车. 台糖376号蒸汽机车 1960年向美国GM-EMD公司购入,其中首批购入的R21~R24,为第一批投入营运之柴电机车,为台铁动力柴油化之最佳见证;目前馆藏之R24柴电机车,2016年9月9日因台中港事故报废除籍,曾作为富冈基地厂内无车籍调车机之用;2020年收购后经修复将外观恢复海军蓝涂装,以动态保存之模式展出。 1960~1961年向美国GM-EMD公司购入,为台铁首款调度用柴电机车,为台铁动力柴油化的代表车型之一;目前馆藏之S206、S212柴电机车,分别于2011、2012年报废后留置于厂内,入藏后移至钣金工场内,于2022年修复完毕并分别采用深蓝色、橘色之涂装静态保存。 1969年由美国GM-EMD制造,为当时台铁七堵驼峰调车场专用调车机,全球仅制造7辆;目前馆藏之S405,1999年时经修复曾移至苗栗铁道文物展示馆长期保存,2022年4月时配合场馆整建而回送至富冈基地停放,后于同年12月经收购纳入馆藏。 过去为台铁站内调度与货车移动之主力,并为台铁数量最多的调动机,2016年DL-2500型调动机引进后已逐步遭到淘汰;目前馆藏DL1024、DL1036、DL1037、DL1042等四辆,2019年与2021年向台铁购入后,将作为铁道博物馆馆内保存车辆之调动机。 北晟重机制造,共8辆,过去曾为台铁站内调度与货车移动之主力,2016年DL-2500型调动机引进后已逐步遭到淘汰;目前馆藏DL2008曾长期于莺歌站使用,2022年铁博向台铁购入后,预计将作为铁道博物馆内保存车辆之调动机。 台铁局与国家铁道博物馆于2018年签署DR2102、DR2203、DR2404及DR2303等4辆柴油客车之动态保存修复合作协议,经过3年考证,于2021年委托唐荣铁工厂进行正式修复作业,首辆车DR2303号已于2022年10月完成修复作业,并回到国家铁道博物馆馆区,进行车辆展示中。 1982年由日本东急车辆制造,为台铁东部干线第一代自强号列车;其中DR2818于2023年4月26日退出营运行列后,预计将由铁博购入保存。 1978年,因应西部干线铁路电气化而开行新一代的高级列车,故向英国通用电气公司(GEC)购入,共13组65辆,为台铁初代自强号列车,亦为铁路电气化的代表车型之一;目前馆内保留EP102、EPD112、EM108、ET118、ET124、ED104、ED106等7辆车作为保存。 1990年,为取代原有的普通通勤客车,故向南非联邦客货车公司(UC&W)购入,共12组48辆,为台铁初代通勤电联车;2022年3月,EMC410经修复后,由富冈基地运至馆内保存。 客车. 空调客车:(共5辆) 1960年由日本车辆制造,1977年时改造为莒光号餐车使用至停止餐车业务为止;1990年再改为莒光号客车使用;目前馆藏之DC32751,原为SP32773莒光号客车,2020年经修复改为观光号餐车时期所使用的红哑铃涂装与车号。 1970年,为开行新一代之高级列车莒光号,而向日本车辆、日立制造所采购27辆空调客车,为首批日本原装的莒光号客车;目前馆藏之SP32865,2020年底修复后恢复成原始涂装,为目前唯一恢复原始涂装之莒光号客车。 因应1972年中日断交之影响,1975年改由唐荣台北机械厂制造新一代之莒光号客车,为首批国产制莒光号客车;目前馆藏之SP32616,2021年修复完毕后运至馆内保存。 1985年由唐荣铁工厂制造,为莒光号客车中首批采用轻量化车体与置顶冷气设计之车辆;目前馆藏之FPK11204,2022年报废后,经收购于12月运至馆内保存。 1981年由唐荣铁工厂制造,为首批复兴号客车;目前馆藏之SP20035,2021年修复后将其中一侧恢复成初期近似莒光号的双白带原始涂装。 无空调客车:(共6辆) 1966年由日本川崎车辆制造,共30辆,其特征为内部采用国产制翻背椅;目前馆藏之SP32427,2019年修复完毕后运至馆内保存。 1968年由日本新潟铁工所与帝国车辆制造,共35辆,为台铁对号特快客车中首批采用旋转椅的车辆;目前馆藏之SP32584为帝国车辆制造,2021年修复完毕后运至馆内保存。 1959年由日本东急车辆制造,共40辆,为首批20公尺单扇门通勤客车,1970年代后期曾更新车体;目前馆藏之TP32706,曾改为代用行李车使用,并使用至2008年左右报废,2020年底修复完毕后运至馆内保存。 1961年由日本富士车辆、台北机厂共同制造,共38辆(TPK32821~32830为空号)1970年代后期曾更新车体;目前馆藏之TPK32819,车内仍保有北厂更新车体时保留之特有大电扇,过往曾改为代用行李车使用。 1969年由日本汽车会社制造,共20辆,为首款双扇门通勤客车;目前馆藏之TPK32862,2021年修复后维持高厂检修时期使用的47号孔雀蓝。 1971年由印度I.C.F.(Integral Coach Factory)制造,为台铁无空调通勤客车中数量最多者,也是唯一一款由印度制造的客车,目前馆藏之TPK32219,2021年修复完成后将座椅恢复为原始之咖啡色皮椅。 行李车:(共3辆) 1969年随SPK32600型对号特快客车一同引进,共5辆,为台铁首批20公尺级行李车,隔年再增购7辆,1977与1979年时委由唐荣陆续将6辆BK32300型更新为此型车;目前馆藏之BK32402为首批购入之车辆,2021年经修复完毕后运至馆内保存。 1967~1968年由台北机厂制作,共8辆,为初代电源行李车,1982年时曾由北厂更新车体;其中PBK32803报废后,经修复恢复为观光号时期之涂装,并于2022年12月回送至七堵后再陆运至馆内保存。 1970年由日立制造,共3辆;因供电容量不足,故在1988年时卸下发电机组,并改为BK32950型行李车使用;目前馆藏之PBK32952,过去曾保存于旧打狗驿故事馆,因保存环境不佳故于2021年9月纳入馆藏。2022年6月初运至大肚仕佳兴业进行修复。 货车. 有盖货车:(共5辆) 1966年以世银贷款购买材料,由台北机厂自行组装,共100辆,采用一半篷车、一半守车的配置,为台铁近代化篷守车之代表;目前馆藏之3CK1514,于2020年底经高雄机厂修复后运至馆内保存。 1939年,为运送二战时人员物资而向日本购入的大型二轴篷车,其特色为车侧与拉门均设有车窗,并于前后端设有贯通门,部分车辆曾改造为伤兵车、工程宿营车使用;馆藏之25C10015于2021年修复后变更回日治时期之车号ワル10015、另外25C10024则于修复后将涂装变更为伤兵车之样貌展示。 1953~1958年间由台湾机械公司、日立制造所、台北机厂共同制造,共有301辆,为战后台铁大型篷车之滥觞;馆藏之30C9299于2021年纳入保存后,目前等待修复中。 1971年由印度Braithwaite & Co. Ltd.厂制造,共有30辆,为台铁少见的全开式拉门篷车,馆藏之30C25010于2021年纳入保存后,目前等待修复中。 无盖货车:(共11辆) 1957~1966年由日立制造所、富士车辆制造,共1004辆,为台铁历史上单一车型数量最多者;其中15G8061于2022年3月报废后,经收购纳入保存,并交由秦阳机械进行修复,并将侧板恢复原始之样貌。 1958~1961年由台北机厂制造,部分车辆在后期改造为全落式侧板,另有部分车辆出售给铁改局并改为P20EG1000型敞车使用,目前馆藏35G6028、35G6069等两辆,其中35G6028仍维持原有之侧板样貌。 由台北铁道工场于1928、1936年时制造,为二战时期运送军事物资的重要车辆,其特色为车身中段下凹,用以载运大型机械用具,目前仅存30D11、30D13等两辆,皆已纳入馆藏车辆,其中30D11已于2019年由高雄机厂完成修复。 1942~1944年由日本田中车辆制造,共制造45辆,厂区内此型车尚存4辆,其中35F5035已完成修复。 1968年由台北机厂制造,共制造110辆,为首批采用鱼腹型设计的35吨级平车,厂区内此型车尚存2辆,其中35F6082已完成修复。 1962年由日本饭野重工制造,共10辆,隔年再由台北机厂制造15辆增备车,为台铁首批载重50吨级的平车;其中50F101、50F111于2022年3月报废后,经收购纳入保存,并交由秦阳机械进行修复。 此车原为35G5000型敞车,后来将侧板拆除并改为代用平车继续使用,部分车辆出租给厂商并加装罐体作为罐车使用;目前馆藏之35GF5053,为加装原20L758罐车之罐体作为使用,2021年修复完成后运至馆内保存。 前身为1971年制造的36G21000型敞车,后来全数拆除侧板改造为代用平车使用,厂区内此型车尚存4辆,其中36GF21054已完成修复。 斗车:(共4辆) 1959~1969年间由台北机厂制造,共有268辆,为台铁35吨标准型煤斗车,也是总辆数最多的煤斗车,并使用至2012年年底林口线停驶为止;目前馆藏之35H1151,于2021年经修复后运至馆内保存。 1970年由台湾机械公司制造,共有55辆,并使用至2012年年底林口线停驶为止;目前馆藏之35H1324,于2021年经修复后运抵保存。 前身为35H20000型煤斗车;1973~1974年时,因篷斗车数量不足,故将前57辆改造为30N22000型篷斗车;2000年代后,因30N22000型篷顶腐蚀严重,故先将其中11辆车改造成30H2000型煤斗车,剩余46辆则改造成本型车使用,并使用至2018年后全数报废;目前馆藏之25BH2001,于2021年修复后运抵保存。 1973年由台湾机械公司制造,共130辆,为台铁35吨标准型篷斗车,随著公路运输发达,此型车已逐渐遭到淘汰;目前馆藏之35N21055,于2021年修复后运抵保存。 罐车:(共5辆) 1966年由台湾机械公司制造,共有10辆,为台铁局备最早的双轴转向架罐车,为台铁近代化罐车之始祖;目前馆藏之30L853,曾于内湾线前段兴建联络高铁新竹站的六家线时,放置于竹东站作为油库使用,功成身退后送至高雄机厂内停用,2020年底经修复后运抵铁博筹备处保存。 1976年5月制造,仅有2辆,为中国力霸公司私有罐车;1990年由台铁收购并改为27L1000型继续使用至2015年北埔油库线停用为止;目前馆藏之P30L1042,于2021年经修复后运至馆内保存。 前身为空军后勤司令部P35GT3000型汽油罐车,1987年5月制造,共10辆;2001年由台铁收购并改为30L3000型继续使用至2015年北埔油库线停用为止;其中30L3006于2021年运至馆内保存,并于2023年时将其中一侧之车号恢复为P35GT3006。 1970年由日本舞鹤重工制造,共有10辆,此型车使用至2015年北埔油库线停用为止;其中30L20002于2020年底经修复后运至馆内保存。 1979年2月由富士重工制造,为R300A型轨道确认车;2021年8月由台湾高铁赠送。 此车为配合1980年代南回线施工而向英国购入,1991年南回线完工后便滞留于枋寮站,2019年9月经收购后移至园区内保存。 1963年10月由日本堀川工机制造。 原为SP32389普通客车,1986年时改造为工程瞭望车使用,为目前极少数现存的17公尺级客车;2021年5月中旬报废后,由七堵机务段运至馆内保存。 原为15C8575篷车,1960~1967年由台北机厂制造,共有630辆,为台铁篷车数量最多者,目前馆藏之15ES8575,于2019年经修复后运至馆内保存。 为铁道局工程用平车,其中P20EF1003于报废后,转赠铁博筹备处静态保存。 为配合1979年铁路电气化通车,而将15F140平车改造为3EW103碍子喷洗车使用,象征著铁路电气化时代的来临;目前馆藏之3EW103,于2021年运抵馆内保存并等待修复中。 1967~1968年间,由日本国铁设计交直流两用特急型寝台电车,为世界最早的寝台座席可变电车,2017年由文化部与JR东日本签订合作意向备忘录捐赠。台铁仅存的卧铺列车在1995年被全部拆解,引入内装较相似的583系也被视为是弥补台湾铁道卧铺消失的缺憾。 1965年由台北机厂承制外销泰国的守车,共100辆。 外部链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国家铁道博物馆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