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旧书店
重定向;重新导向;
解忧旧书店()是香港的一间独立书店暨旧书店,亦为全港首间及目前唯一一间「街市旧书店」(另一间为生活书社,不过现时已经撤出街市),位于大埔宝湖道街市F021舖,由陈立程于2016年创立。解忧旧书店的由来可追溯至陈立程中学时期对于一间楼上书店的钟爱,能够与书为伴是她的梦想,在造访多方书店和了解营运情况后决定开店,并用东野圭吾的小说和英国书目治疗师的作品来命名书店。书店除了卖二手书之外,并在店外摆放漂书架让读者不用花费就可以拿走书。在大众对独立书店的关注逐渐上升后,部份传媒亦开始推荐此书店。
名称由来.
据该社主理人称,书店的中、英文名称乃出自两本作品:其中文名称「解忧旧书店」源自东野圭吾的小说《解忧杂货店》;而英文名称则源自英国一名书目治疗师的作品《The Novel Cure》(中译本则命名为《小说药方》)。主理人认为,利用上述灵感为书店命名的原因,是要希望能将自己理想书店的元素(即是为客人解开自身烦恼、修补内心缺陷)融入日常书店营运之中:112。
历史.
解忧旧书店的由来可追溯至陈氏中学时期对于一间楼上书店的钟爱。那时的她已经有计划他朝一日创立书店,认为那是个「很浪漫的梦想」,能够终日与书为伴。时移世日,陈氏深知香港租金高昂,加上流动的心·情·书多一度传出暂时停业消息,令她深感于香港营运独立书店面对的困难不小,于是她决定透过造访香港多间书店,包括我的书房、华洋书庄、读书好栈等,亦向不同书店的主理人「拜师」,了解营运书店的不二法门。:127-128
居于大埔区的她,深感该区的学术氛围(因为该处毗连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教育大学)是开办书店的可选之地,而她亦认为相对于其他选项,于街市创立书店有助减省于租金上的成本:130。
后来她看中了区内一个人流较少的公共街市—宝湖道街市,经投标后终能成功锁定该处被认为最佳的舖位,当时的租金仅为5000多港元。
经过一轮准备功夫后,书店终能于2016年6月在宝湖道街市开业:112。2019年11月,该书店的主理人获受邀参与首届「香港图书馆节」工作坊,与另一间旧书店精神书局主理人黄宝龙等人分享在旧书店方面的心得。
特色.
在店内,主理人收养了一只名为「尤利西斯」的小猫,亦参照《解忧杂货店》设有一本留言册供客人尽诉心中情,主理人会尽可能回应他们的想法。与位于元朗的生活书社类似,该书店亦放置坐椅数张,分布于店内店外,供客人于店内安坐细读闲聊:116,亦有一张由其儿子在校内制作的矮木板凳(亦因此曾被客人问及该木板凳是否可卖出,唯主理人一再强调此乃非卖品):131-132。
而该书店除了售卖二手书籍外,亦于店外摆放漂书架,允许客人在无须花费的情况下,随意带走心仪书籍;而主理人亦欢迎任何人士带同自己不需要的书籍到该书店,对于女士及年长者而言,她则会透过上门方式收取:129-130。
在舖面设计上,该书店亦如生活书社一样采用回收物料以制作店内各式设备,例如店内的地板采用其他公司作装修用的剩余物资、墙身则把旧书书页贴上顶替等,以祈减低装修成本:114。
各界反应.
据陈氏称,早于解忧旧书店尚未开业之时,已经获得当区居民及街市档贩支持,更为她在电力、装修等方面提供协助:113-114。
随著2019年「反三中商运动」(即三联书店(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及商务印书馆(香港),皆属联合出版集团旗下),话题逐渐成为大势所趋、大众书局关闭其于香港所有分店后,香港社会对于独立书店(或称「小型书店」)的关注度日渐提升,部份传媒亦开始推荐社会上部份独立书店,而该书店亦获列于名单之内。
相关事件.
2016年11月23日,书店主理人陈立程按相约时间于大埔墟站接收由有心人捐出的旧书籍。纵使交收当时站内人流不多,但她仍在接过书籍一刻遭当值的港铁职员警告,表示「不可以传递任何物品」,包括事件的旧书籍,涉嫌违反《香港铁路附例》。其后主理人透过书店的社交网站专页上表示港铁会考虑检控其本人,但幸好最终没采取任何行动。港铁随后回应传媒查询时表示,在车站交收物品要视乎实际情况而定,若果相关行为阻碍车站通道或对其他乘客构成滋扰,铁路公司职员方会对此向肇事乘客作出劝喻或警告;而相关事件亦在网络引起热烈讨论。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