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托马斯定理
托马斯定理()是一个社会学理论,由威廉·艾萨克·托马斯(William Isaac Thomas)和多萝西·斯温·托马斯(Dorothy Swaine Thomas)于 1928 年提出: 换句话说,对情况的解释导致了行动。 这种解释并不客观。行动受到对情况的主观看法的影响。是否存在客观正确的解释对于帮助指导个人行为而言并不重要。 该学说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定理。 情境的定义. 1923 年,W. I. Thomas 更准确地指出,对情况的任何定义都会影响现在。此外,经过一系列涉及个人的定义之后,这样的定义也会“逐渐[影响]整个人生政策和个人自身的个性”。 因此,Thomas 强调诸如亲密关系、家庭或教育等社会问题,在检测一个社会世界「在其中主观印象可以被投射到生活之上,因而对投射者来说是真实的」时,是特定情境所扮演之角色的基础。 情境的定义是符号互动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涉及对社会情境特征(如规范、价值观、权威、参与者角色)的建议,并以促进社会凝聚力和社会行动的方式寻求他人的同意。冲突通常涉及对相关情况的定义存在分歧。因此,这个定义可能成为不同利益相关者(或自我认同感)之间论辩的领域。 情境的定义与“构建”情境的想法有关。互动框架(即社会背景和期望)和身份(自我身份或群体身份)的构建、呈现和维护是微观社会互动的基本面向或向度。
托马斯定理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