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免费为您秀产品
春联
春联也作福贴,粤语称作挥春;国语称作春联;粤语称作挥春;,是一种在春节时使用的传统装饰物,把贺年的吉利字词用漂亮的书法,写在纸上而成,一般是贴在墙、门之上,在华人社会、每逢过年人们都会贴春联,除了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也沿袭桃符信仰,有为新年祈福、辟邪的寓意。其中写成对联的又叫春联,但有些地区「春联」也是各种春联的统称,而有些地区又把条状、不成对的春联称为春条。 传统春联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但现在亦有[[机器]][[印刷|印制]]的春联。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春联多有[[横批]]。 历史. 起源. 春联源于中国的宋朝,其起源可以分为三方面:宜春帖、桃符、延祥诗。 宜春帖,是春联的起源之一,又名「春书」,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是人们祈求招祥纳福的物品,是于立春日用色纸剪成「宜春」二字,张贴在[[门扉|门]][[柱]]上,也有一些是写成单句的其他吉祥话,贴于门楣上。[[南朝梁]][[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载,当时[[立春]]日[[湘]]、[[湖北省|鄂]]两地人们除了用彩色的[[绸]]布剪成[[燕子]]的形状戴在头上外,还要写“宜春”二个字贴在家中,即宜春帖,又称春帖。[[唐朝]][[孙思邈]]的《[[千金玉令]]》也有提到人们于立春时张贴宜春帖。由于立春与春节接近,而宜春帖的形式又与现在的春条、横批相似,一些[[学者]]认为现在的春条、横批是直接源自宜春帖,只是[[名称]]不同。 [[File:Chinese New Year's poetry.jpg|thumb|left|250px|[[年画]]与褪色的春联]] [[桃符]]是春联的另一个起源。桃符是民间于春节时用桃木板画上[[神荼]]、[[郁櫑]]二[[神]]驱避鬼怪的物品,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主管万[[鬼]]的神荼和郁櫑。遇作祟的鬼就会把它捆起来喂[[虎|老虎]]。。后来人们在桃符上写上一些吉祥语句。在唐朝时,[[楹联]]开始出现。《[[敦煌遗书]]》就记载了一些楹联,带有吉祥寓意,部份学者,认为这是最早的楹联,如[[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谭蝉雪]]于《[[文史知识]]》1991年4月号一篇题为《我国最早的楹联》的文章里提出这种说法,但直至现在仍未有实质证据证明这些对仗的句子是楹联或春联。到了[[五代十国|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 一说宋朝桃板为薄木版,长二三尺,宽四五寸,挂在门上,可画年画。桃符为长七八寸细木条,书祈福禳灾之辞,岁旦插于门左右地而钉之。因此春联应为桃板演变而来。 [[延祥诗]]也是春联来源之一,又称「春帖子」、「春帖子词」、「帖子词」,是古代朝廷在立春时要[[翰林]]文士写帖子词进献。延祥诗内容以描写景物、歌颂升平或寓意规谏为主,文字工丽,多为五言、七言[[绝句]],[[周辉]]的《清波杂志》就提及欧阳修、苏轼的春帖子以规谏为主,[[司马光]]则作出楷式 。这些诗词会张贴于宫门以及宫苑各殿堂楼阁上,[[宋朝]]时很盛行。一些成对的联句到后来也就变成春联的一种了。 [[File:FuDao.jpg|thumb|right|150px|现代倒贴[[福字]]斗方]] 后来的春联就是民间桃符、宜春帖与宫廷帖子词互相影响的产物,趋吉的宜春帖与避凶的桃符混合为一物,帖子词简化成了桃符的两句话,桃符简化成了帖子词的纸张书写粘贴。宋代造纸术和印刷术较发达,于是在[[宋代]]纸春联的载体就产生了,并成为一种风俗。[[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岁时杂记》载,当时人们把吉祥语句刻在桃木板上。[[南宋]]《[[梦梁录]]》记载当时出现一种「迎春牌儿」,又说除夕要「贴春牌」,这可能是[[纸]]制的桃符。有些人认为春牌就是[[福字]]春联。宋代春季常有[[瘟疫]],为防瘟疫,春联[[横批]](「天行帖子」)都是「顺天行化」。 用红纸书写桃符始于明朝,亦出现了「春帖」一词,贴春联的习俗也在明朝开始盛行,据明朝[[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提倡而普及的,此外还有另外一些春联的传说是关于朱元璋的,传说朱元璋在明初一个除夕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市|金陵]](今[[南京市|南京]])微服出行,发现其中一户人家没贴春联,问到户主,得知他们因为没人会写字又无人代写春联,于是朱元璋就根据户主当[[屠户]]的[[职业]]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福字倒贴来由的其中一个说法也跟朱元璋有关,朱元璋有一次用「福」字作为记号杀人,他的[[皇后]][[孝慈高皇后 (明朝)|马氏]]知道后就下令全城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福」字,其中一户不识字的人家却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也知道那家人把福字贴倒了,就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看事情不好就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是知道他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表示「福到」的意思,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从此人们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了。 [[File:Gruenes Duilian aus Zhongdian2.jpg|thumb|left|170px|丧家的青色春联]] 到清朝时,贴春联的习俗已经很普及。当时的《[[燕京岁时记]]》就描述当时北京城自腊月起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写春联润笔,春联的颜色在当时有等级区分,民间的春联用朱笺或红纸,内廷或[[宗室]]则用缘以红边、蓝边的白纸。此外还有其他的禁忌和限制,如未服满三年丧期的不能用红纸,死者为男性用[[青色]],死者为女性用[[黄色]],内容也改成哀伤之词,也有男用蓝色、女用黄色。有些地区是不论男女皆用蓝色。亦有些地区的习俗是丧家第一年用[[白色]],第二年用黑色,第三年用蓝色。[[梁章巨]]编写了春联专著《[[槛联丛话]]》,显示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内容除了有意义的吉祥语句外,一些[[文盲]]也会用红纸写上「十」字作为春联之用。据1940年代的[[陕西省|陕西]]《宜川县志》载,人们会写吉祥语句,不识字的[[乡民]]则写「十」字。 [[File:Shengyixinglong.jpg|thumb|right|70px|新式的绒布[[挂轴]]式春联]] 在工业化之后,市面上也有一些机械印制的春联出售,亦有些不用[[纸张]],而用其他物料如[[布]]、[[塑胶]]制造,可使用多次。亦有一些以纸板制式的立体春联,部份还有一些卡通图案,受年轻人欢迎。而传统式的手写书法春联仍然受人喜爱。近年受[[西方]]文化影响,也出现一些[[纵书与横书|文字排列从左至右]]的横批。 日本. 日本的[[日本新年|新年]]和立春都有贴吉祥语句的习俗,其中立春联的称为立春札,又因为经常写上「立春大吉」四字,所以又称立春大吉札。立春札多由[[佛寺]]、[[神社]]发出,以白纸制作,常见的语句为「立春大吉,镇防火烛」。也有些人会自己书写。 新年贴的称为正月札,颜色并没有一定限制,常见的语句有「开运招福」、「大入」、「交通安全」、「家内安全」(-- )、商卖繁昌(-- )、「千客万来」(-- )等。 朝鲜. [[File:Korean.Folk.Village-Minsokchon-17b.jpg|thumb|left|250px|朝鲜传统民居的立春榜]] 贴春联的习俗也见于[[朝鲜半岛]],称为立春榜、立春书、立春帖、立春祝等,[[济州岛]]叫-- ,其中「-- 」为[[固有词]],[[祭祀]]之意)。是春联的吉祥文句,贴在大门或大[[梁]]、[[天井]],表达新年的祝福。虽然[[朝鲜半岛]]在[[日常生活]]已普遍使用[[谚文]]多年,但立春榜仍然用汉字书写。 与中国的春联相同,朝鲜立春联的其中一个源由是延祥诗。[[金迈淳]]《[[洌阳岁时记]]》(-- )载,[[朝鲜王朝]]时期,[[承政院]](-- )的正三品以下[[官员]]和[[侍从]]每人在立春几天前要给[[国王]]呈五言绝句一首,然后再择好句贴于宫内柱子上,就是立春帖。初期只有[[两班]][[贵族]]府邸和宫廷才会贴立春帖,后来才流传到民间。因此朝鲜有句[[俗语]]「店舖门前的立春帖」,[[引申]]为「格格不入」的意思。 至于成对的春联(-- ),[[朝鲜王朝]]末年实学家[[柳得恭]]所著《[[京都杂志]]》记载,在首都[[汉阳]]地区(今[[首尔特别市|首尔]]),人们有在[[立春]]这一天贴对联的习俗,如「父母千年寿,子孙万代荣」、“国有风云庆,家无桂玉愁”、“灾从春雪消,福逐夏云兴”、“扫地黄金出,开门万福来”、“天上三阳近,人间五福来”、“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等,多贴于楹柱、门柱上。又有成对的对句(-- )如“寿如山,富如海”、「岁大通,寿无疆」、“去千灾,来百福”、“立春大吉,建阳多庆”、“国泰民安,家给人足”等,贴于门上或梁上,常会直贴或[[对称]]斜贴呈尖角形。对句与春联的差异在于对句不一定合乎[[平仄]],并且一般为三至五字,较常见的五至七字春联短。 [[File:Korea-Seoul-Namsangol-02a.jpg|thumb|right|320px|贴于柱上的短句立春帖]] 此外,也有单句张贴的短句(-- ),如「春到门前增富贵」、「春光先到古人家」、「一家和气满门楯」、「人情富贵如将得」、「玉洞桃花万树春」等。也有一些是三至四字的单句如「雨顺风调」、「开门万福」,一些常用对句的立春帖亦可以单句张贴。还有单字的斗方如「龙」、「虎」等。 越南. [[File:Tết Hà Nội 2009.jpg|thumb|left|200px|越南街头写汉字春联的人]] 在越南,称为「Câu đối 」(对句),也有春节时贴春联的习俗,传统的春联是用墨把[[汉字]]([[儒字]])写在红纸上的,形式与中国的春联相若,有门联、门心、斗方、春条等。另有一种字画形式的春联,以单字如「忍」、「达」、「心」为主,并且有[[落款]],有写在红纸上的,也有写在白纸上的。[[越南国语字]]普及后,有些春联会用[[毛笔]]以汉字书法的[[笔法]],用国语字写成,甚至有些是写上[[固有词]]如「-- 」(表示「新年快乐」的[[越南语]]固有词)但仍然有不少越南人喜爱汉字写的春联。在岁晚期间,常有一些会写汉字书法的人在街头摆[[摊档]]写春联,由于现在越南不少年轻人都不懂写汉字,在街头卖手写汉字春联的大多是[[老人家]]。 除了传统手写春联外,近年市面上也有一些机印春联出售,在大城市如[[胡志明市]]可以看到许多售卖印刷春联的[[店舖]]。有印上汉字的,也有印上越南国语字的。亦有些其他物料制造、可多次使用的新式春联。 常见种类及样式. [[File:Vietchu.jpg|thumb|right|250px|越南的字画式春联]] 春联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以上属于较为常见的传统类型,现代的春联也有其他形式的。 样式. [[File:Schreiben eines Spruchbandes.jpg|thumb|left|200px|以金漆和红纸写春联]] 春联最初出现时是写在白纸上,这种[[风俗]]传到[[朝鲜半岛]]并保留下来,至今[[朝鲜族]](包括[[大韩民国|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 [[日本人]]的春联仍然于白纸上,并仍然使用[[汉字]]写春联。[[中国]]自[[明朝]]起用[[红色]]的纸写春联,后来以红纸写春联的习俗也传到[[越南]],但近年[[大中华地区]]也流行以金色纸作春联。越南传统上也用[[汉字]]写春联,[[国语字]]出现后,有些人也改用国语字写或印制春联。 在岁末至春节期间,街头常有[[路边摊]]出售即席挥毫的春联。一些人认为家中贴上[[运气]]好的人写的春联会令一家行好运。 近几十年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越南]]又出现机印春联,常会于[[文具店]]出售,有红底黑字的,也有红底烫金字的,亦有其他颜色、字形的。也有一些专门生产、售卖春联的公司。 不少大[[企业]]也有印上[[公司]]名字及[[商标]]的春联,派送给客户。若果顾客喜欢在家中贴此类春联,可以收到[[广告]]、[[宣传]]效果,香港一些[[区议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立法会]][[议员]],[[台湾]]一些[[民意代表]]、[[地方政府]],以及一些[[庙宇]],也会印制春联派发给民众来提高知名度和达到宣传目的。由于,此类挥春的[[广告]][[宣传]]效果强,所以有极多企业通过不同的途径,派送给客户,例如[[银行]]分行、随[[报纸]]附送、[[铁路]]出口等。也有一些[[公司]]专门承企业或个人订制印有公司名或人名的宣传性质春联。 常见的春联语句. [[File:Korea-Andong-Hahoe Folk Village-16.jpg|right|thumb|200px|朝鲜门联式立春榜]] 春联的语句以吉祥意义的字词为主,寄寓了人们希冀美好[[生活]]的[[情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往往息息相关,透射出对生活的期盼。由于事事顺心、生活[[平安]]、[[家庭]]和睦、[[国家]]繁荣、[[健康]]长寿、[[富贵]]丰足等是从古到今不少人的愿望,因此「心想事成」、「从心所欲」、「百无禁忌」、「万事胜意」、「如意吉祥」、「事事亨通」、「福寿无疆」、「四季平安」、「平安大吉」、「长命富贵」、「一团和气」、「家给人足」、「年年有余」、「丰衣足食」、「财源广进」、「招财进宝」、「国泰民安」、「福寿康宁」、「身壮力健」、「龙马精神」、「福」、「寿」等都是历久不衰的语句。也有一些春联是寄寓了人们对自身的志向以及[[道德]]修养方面的[[目标]],如「忍」、「达」等。 有些春联纯粹是表现出[[新年]]的喜庆和对人的[[祝福]],如「迎春接福」、「恭贺新禧」、「恭喜发财」、「立春大吉」、「大吉大利」、「周年旺相」、「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大吉」、「春」、「喜」、「炮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 有的春联会搭配该年的[[生肖]](动物),以该动物或同音、谐音字创作吉句,如「金猴献瑞」、「金鸡报喜」等,又如「猴(活)力充沛 」、「鸡(吉)祥如意」、「十犬(全)十美」等,并搭配可爱、喜气的卡通动物图案,更添趣味。 传统的[[房屋]]还会规定不同形状的春联要贴于不同的位置,如中国、越南春联的对联贴于楹柱、门柱,横批贴于门楣,朝鲜立春帖的对句贴于门楣或门扉呈尖顶形等。但现代[[建筑]]的[[室内设计|设计]]不同,也就没有硬性规定如何张贴春联了,所以现在也常有人在屋内的[[墙壁]]上贴对联、横批、对句等。 此外,在不同的[[位置]]也有专门配合该位置的春联字句,如「花开富贵」贴于[[年花]]的[[花盆]]、[[花瓶]]上,「大吉」斗方贴于[[年桔]]盆上,「常满」、「满」斗方贴于米缸上面,「出入平安」、「开门见喜」、「开门万福」贴于门口,「满院春光」、「满院生辉」贴于[[院子]]等,如果把字句贴到不适当的位置往往会闹出笑话。清朝人[[李光庭]]的《[[乡言解颐]]》就记载了一个不识字的人把「人口平安」贴在[[猪圈]]口,把「肥猪满圈」贴在[[卧室]]内。 [[File:Yu xia da xin.JPG|left|thumb|150px|香港[[大澳]][[洪圣庙]]内的「鱼虾大信」横批]] [[File:Chinese New Year couplets on a door in Beijing (20220131125237).jpg|thumb|200px|一则与饮食相关的春联]] 不同[[身份]]、[[职业]]、喜好的人也会贴上不同的春联。如做[[生意]]的人会贴上「生意兴隆」、「大展鸿图」,[[投资者]]会贴「一本万利」,开[[店]]售卖货品或从事[[销售]]、[[贸易]]工作的人会贴上「货如轮转」、「客似云来」,[[农民]]会贴「五谷丰收」、「风调雨顺」,[[渔民]]会贴「鱼虾大信」、「一帆风顺」,[[畜牧业]]者会贴「六畜兴旺」,受薪者会贴「步步高升」,[[学生]]会贴「学业进步」,家有[[小孩]]的会贴「快高长大」,[[司机|驾驶者]]会贴「路路亨通」,[[赌徒]]会贴「横财就手」等。 春联语句会随[[时代]]、[[地域]]而有所差异,也反映人们的生活。从前[[粮食]]较少,人们以吃饱饭为愿望,就常常会在米缸上贴上「满」或「常满」的斗方,以祈经常有[[大米|米]]吃。现代的[[港澳]]地区,由于流行[[赛马]]、[[赛狗]]、[[六合彩]]等[[赌博]]活动,因此常看到「狗马亨通」、「六合常中」之类的春条。近年[[城市]]又流行[[减肥]]瘦身,因此「减肥成功」也是常见的春条。 另外,宗教界也有独特的字句春联,如[[佛教]]以「[[阿弥陀佛]]」佛号作为春联、[[母娘信仰]]者书写「母娘慈悲」作为祝福,随著[[基督宗教]]的传入和普及,一些[[教会]]和[[基督徒|教徒]]也会书写或[[印刷]]一些内容与基督宗教[[教义]]相关的[[福音]]春条、春联,如「天主保佑」、「神爱世人」、「主恩常在」、「荣神益人」、「主赐平安」、「福杯满溢」、「天赐十条诫,门迎八福春」、「送旧岁除旧事,迎新年作新人」、「救恩长存念天主,春光早到耀世人」、「哲人寒冬报佳讯,瑞气暖春思福音」等,派发给教友作祝福、勉励,也会藉派发福音春联给非教徒来[[传教]],或作为[[筹款]][[义卖]]用途,也会于[[基督教]][[书局]]出售。 外部链接. [[Category:新春习俗]] [[Category:华人新春习俗]] [[Category:台湾新春习俗]] [[Category:越南新春习俗]] [[Category:朝鲜新春习俗]] [[Category:东亚书法]] [[Category:日本新年习俗]] [[Category: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联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