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免费为您秀产品
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公告》(),又称作《波茨坦宣言》、《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是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由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未实际与会,但签名以示同意)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苏联最高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出席了该会议,但因故是在事后签署了这份公告。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同盟国在战胜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波茨坦会议上商定为: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即对所下的公开招降宣言。向日本发出最后通牒。 斯大林出席了会议,但当时苏联尚未对日宣战,故7月26日没有在公告上代表苏联签字;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波茨坦公告》添补了斯大林签名。 日本态度. 1945年7月28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铃木贯太郎召开内阁会议,然而在军部的压力之下,使其不接受中、美、英三国《波茨坦公告》的内容,且根据既定方针向完成大东亚战争而迈进,并在军方坚持要在本土进行“陆上特攻作战”、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前提下发表了声明。铃木首相的声明中指称,中、美、英三国的波茨坦宣言无异于开罗会议,同时铃木首相发表了对波茨坦公告言「不予评论」的「」(Ignore)回应,美方将之视为「拒绝」(Reject),使得和谈的机会破灭。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出兵占领满洲国。日本昭和天皇在被迫之下于8月10日通过瑞典及瑞士政府向中、美、英、苏四国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并命令日军停止作战。重庆时间1945年8月15日7时,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同时宣布接受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军事交战行动在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后完全结束。
波茨坦公告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