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语族
罗曼语族
罗马语族(Romance languages),又称罗曼语族、拉丁语族,属于印欧语系义大利语族,是西元三至八世纪间从通俗拉丁语中衍生出来的现代语族,主要包括古罗马各南欧和东南欧行省的拉丁语方言演化而来的诸多现代语言。
说罗马语族语言的人主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欧洲拉丁人”。罗马帝国瓦解之后,原本统一的拉丁语也随地区的不同而产生各类方言,这些就是今日罗马诸语言的雏型。尽管如此,现代罗曼语族诸语言和拉丁语之间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现代罗马语多以冠词和介词来替代拉丁语词尾复杂的屈折变化;现代罗马语用助动词来构成复合时态,这也是拉丁语不具备的。虽然都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的,罗马诸语言之间仍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包括:历史传统的彼此隔绝、古罗马帝国治前的地域性古语的影响、罗马帝国灭亡后频繁的战争和社会变迁,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各种地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共融等等。
近现代大航海时代后欧洲各国都开始了抢占殖民地的浪潮,许多罗马语言也随着殖民主义被传播到欧洲以外的许多地区,特别是美洲(整个南美和北美部分地区)、中西非和一些岛屿国家(比如马达加斯加、法属波利尼西亚和西印度群岛诸国)。目前全球有至少9亿人以该语族下属语言为母语。其中最多人使用的语言分别是西班牙语(4.8亿人)、法语(大约4亿人)、葡萄牙语(2.55亿人)、义大利语(6500万人)、罗马尼亚语(2400万人)。当中,义大利语是最接近拉丁语的语言。
名称来源.
“罗曼”(Romance)一词来自通俗拉丁语副词 romanice(更早的形式为 romanicus),意思为“在罗马、或以罗马人的方式”。欧洲历史上有三种讲法:
“拉丁”来源于拉丁姆(拉丁语:Latium)。是亚平宁半岛中西部的一个区域,罗马城所在地,现代意大利语称拉齐奥(Lazio)。
历史.
罗曼语族语言来自通俗拉丁语,经由士兵、移民和商人传播至罗马帝国各地。随着帝国的衰落,各地所使用的拉丁语渐行渐远,最后演变为不同语言,其中西部受日耳曼语影响(尤其是高卢和法兰克),东部则受斯拉夫语言影响。 15世纪之后,由于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运动,使得现今该语族语言2/3使用人口位于欧洲以外。
通俗拉丁语.
通俗拉丁语经由士兵、移民和商人传播至帝国各地,并且在西欧取代了凯尔特语。公元一世纪开始,通俗拉丁语和古典拉丁语差异越来越大,但是至少公元七世纪的后半叶之前,两种语言仍然是可以互通,只有使用情景有所不同(前者为口语,后者为书面语)。但之后两个世纪内,拉丁语逐渐成为死语,最后各拉丁民族不再使用拉丁语,对他们而言,拉丁语已经是外语。最著名的例子要数《斯特拉斯堡誓言》,该宣言放弃使用当时对于民众已经陌生的拉丁语,而是使用罗曼语口语。
通俗拉丁语在历史上不仅占领了西欧、南欧、中欧和东南欧,甚至远传至北非和西亚部分。:1
帝国衰退.
帝国在公元五世纪开始衰退,西部领土最终被日耳曼、斯拉夫部落和匈人占领。在不列颠岛和阿非利加行省,拉丁语是城市人口的主要使用语言,但是在中世纪时,这些地方的拉丁语都消失了。但是在意大利、高卢和伊比利亚半岛,当地的日耳曼部落却传承了古罗马文化,使得拉丁语依然被保留。
与此同时,随着西部陷落,大规模的移民开始迁往东罗马帝国,当中以斯拉夫人最强势,最终稀释了巴尔干半岛的罗马文化。 当地的斯拉夫人将残留的拉丁民族称为弗拉赫人,而该族则自称“罗马人”,其使用的语言亦演变为今天的罗马尼亚语等东罗马语支。
受承认和标准化.
813年,都尔会议通过教令,要求所有神父在宣布时必须将拉丁语翻译为“乡村罗曼语”(rustica romana lingua),意味着罗曼语开始被承认为与拉丁语不一样的语言。:6
早期罗曼语最早在公元六世纪开始形成,:6 并且形成了高卢-罗曼语、伊比利亚罗曼语、意大利-罗曼语和东罗曼语等各个分支。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之间,一些罗曼语发展出了自己的书面语言,并且多方面取代了古典拉丁语。贯彻整段罗曼语族历史,诸语中,最先从拉丁语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语言的是萨丁尼亚语,随之而来的是东部的罗马尼亚语也与拉丁语脱离,成为独立语言。第三个重要过程是意大利语与高卢-伊比利亚语言的分离。这个时候,法国和伊比利亚半岛诸国的语言仍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罗曼语言的第四次重大变化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语言和法语脱离,逐渐形成非常相似的两种现代语言: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而通行于西班牙东部的加泰罗尼亚语则被认为是法语和伊比利亚语言的中间产物,因为这种语言融合了法语和西、葡两种语言的很多特征。例如,英语中"fear"一词在葡萄牙语中是"medo",在西班牙语中是"miedo",在加泰罗尼亚语中是"por",在法语中则是"peur"。
现状.
现代罗曼语族中分布最广泛的语言为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和罗曼尼亚语,该五语同时亦为欧盟的官方语言,当中法语及西班牙语甚至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二。以上五语外加加泰罗尼亚语,共同构成拉丁语联盟的官方语言组。由于殖民历史原因,全球有多个国家以罗曼语族语言为官方语言、国语或通用语。
西班牙语是西班牙以及所有南美洲国家(巴西除外)、中美洲所有国家(伯利兹除外)以及墨西哥的官方语言。在加勒比地区,该语在古巴、多明尼加及波多黎各有官方语言地位。非洲的西班牙国家有赤道几内亚及西撒哈拉。该语全球有4亿6300万母语人口、7490万第二语言人口、共计5亿3790万人(全球第四)。
葡萄牙语是葡萄牙1000万人口的母语。巴西有两亿人使用葡萄牙语,使该国成为最大的罗曼语国家。另外,在非洲有六个葡萄牙语国家:安哥拉、佛得角、几内亚比索、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及赤道几内亚,葡萄牙语亦是非洲大陆3000万人的母语。在亚洲,该语是澳门和东帝汶的官方语言之一。但是亚洲最大的葡萄牙语社群(40万人)却在日本,因为该国有大量的日裔巴西人。与葡萄牙语非常接近的加利西亚语是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的官方语言。葡萄牙语全球有2亿2790万母语人口,2420万第二语言人口,共计2亿5220人(全球第九)。
在欧洲,法语是法国、比利时、瑞士、卢森堡、摩纳哥五国的官方语言,同时在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和英国的根西、泽西有官方语言地位。在欧洲之外,法语母语人口主要分布于加拿大的魁北克、安大略和纽宾士域,该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在加勒比地区,例如海地,法语亦是该地的官方语言,不过多数人还是以海地克里奥尔语为母语。法语在很多非洲国家享有官方语言地位,但是该洲的法语母语人口却反而不多。法语全球有7730万母语人口,1亿9930万第二语言人口,共计2亿7660万人(全球第五)。
虽然意大利曾经拥有一些殖民地,但是这些殖民地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独立,使得现今只有意大利和瑞士以意大利语为官方语言。在美洲地区,例如美国、阿根廷等,有着数量庞大的意大利后裔,当中一少部分人仍在使用意大利语。意大利在非洲前殖民地——利比亚、索马利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亦有少部分人老年人懂意大利语。意大利语全球有6460万母语人口,310万第二语言人口,共计6770万人(全球第27)。
罗马尼亚语是罗马尼亚的国语,在大罗马尼亚的前疆域的一些地方、乌克兰、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则作为少数族裔语言。阿罗马尼亚语则分布在保加利亚、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科索沃和希腊。由于二战之后有不少罗马尼亚藉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导致该国5%的人口以罗马尼亚语为母语。另外,摩尔多瓦语实际上亦是罗马尼亚语,该语是摩尔多瓦260万人的母语。罗马尼亚语全球有2430万使用人口(全球第50)。
西班牙同时亦分布着不少罗曼语族语言:
其他规模较少,但至少享有官方语言或受承认语言地位的语言还有:米兰德斯语(在葡萄牙杜罗河畔米兰达是受保护语言);佛里乌利语、萨丁尼亚语和法兰克-普罗旺斯语分别在意大利的弗留利、萨丁岛和瓦莱达奥斯塔自治区享有法律地位;罗曼什语是瑞士的四种官方语言之一。
根据联合国的《濒危语言红皮书》,该语族一些语言亦认为处于危险。当中西西里阿语和威尼斯语被列为“虚弱”,而法兰克-普罗旺斯语及多数奥克语变体则被列为“严重受威胁”。但21世纪以来,随着少数族裔平权运动的兴起,这些语言社群亦发起了规模不一的语言复兴运动。
与拉丁语的传承关系.
在现代的罗曼诸语言中,拉丁语复杂的屈折变化和语法结构已经被大大简化。意大利语、萨丁尼亚语和古典拉丁语最接近。
罗曼语族内部的诸语言在语音上彼此具有相似性,地缘接近的语言通常都有共通的部分。葡萄牙语、法语和罗马尼亚语是罗曼语族中最具独特性的,而这三种语言的独特性又各不相同。萨丁尼亚语是罗曼语族中最为孤立和保守的语言。通行于法国南部的奥克语被认为是最典型的西罗曼语。
现代罗曼诸语言和古典拉丁语之间的主要差别包括:
共同特征.
罗曼诸语言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
独特性.
名词复数的构成.
在一些罗曼语中,名词复数是由名词单数词尾加字母"s"构成的,这是从拉丁语中宾格名词的复数形式演化而来的,以这种方式构成名词复数的罗曼语言包括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加泰罗尼亚语、普罗旺斯语和法语。然而也有一些语言的名词复数是由词尾的元音字母变化而构成的,这一特征则是从拉丁语中主格名词的复数形式演化而来。属于这一类别的语言有意大利语和罗马尼亚语等。
词尾元音.
一些罗曼语言摈弃了拉丁语词汇的词尾非重读元音。例如拉丁语词汇"luna"(月亮)在意大利语中仍是"luna",而在法语中则变成了"lune"。仍然保留了词尾元音的语言包括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罗马尼亚语。而法语则摈弃了词尾元音。
那些摈弃了词尾元音的语言,其词汇的重读系统也发生了变化,由倒数第二个音节重读变为最后一个音节重读。
比较级的构成词.
罗曼诸语言的比较级构成词也有两种,一种是从拉丁语词汇"plus"演化而来的,一种则是从"magis"一词演化来的。采用前一种构成方式的语言包括法语("plus")和意大利语("più");而采用后一种构成方式的则包括葡萄牙语("mais")、西班牙语("más")、加泰罗尼亚语("més")、和罗马尼亚语("mai")等。
数字“16”.
在罗曼语言中,“16”这个数字在计数体系中地位非常特殊。除了罗马尼亚语以外,罗曼语言普遍用“1+10”,“2+10”……结构表示11~15,用“10+7”,“10+8”……结构表示17~19。而16作为两组之间的分界线,在各语言中表达方法不同,其中法语、加泰罗尼亚语、意大利语等用“6+10”;而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等则用“10+6”。
助动词体系.
有些罗曼语言用表达“有”这一含义的助动词(相当于英语的"to have")来构成复合时态(比如法语中的“愈过去时”等),而有些语言则对动词做出区分,有些动词用"have"来构成,有些则要用"be"来构成。仅使用"have"构成的语言包括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罗马尼亚语等。而混合使用两个助动词的语言则包括法语、意大利语和普罗旺斯语等。
在后一类罗曼语言中,用"be"来构成的复合时态的动词通常是常用的不及物动词,这类动词通常描述的是无法确定目标或标明状态的动作。例如“来”、“去”、“变为”等等。而大多数动词还是要利用"have"来构成复合时态。
语言系属分类.
分类法.
于罗曼语言都是从拉丁语衍生出来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变化,因此对于罗曼语族内部诸语言派别的划分历来存在争议,目前尚没有确凿的定论。目前主流的分类法有三种:
以下列表为《民族语》的分类法(亦即上文的第一条分类法):
以下图标为上文第二条分类法(大陆、岛屿二元):
混合语和语言变体.
地理大发现之后,近代西方国家的全球殖民活动使得罗曼语言的传播超出了欧洲本土而扩展到世界各地。其中数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法语的影响力尤其大。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和其他语言融合,便产生了和母语大不相同的各类皮钦语、克里奥尔语和混合语。重要的是,现代英语有时会被认为一种“半罗曼语”的克里奥尔语(参见)。以下列出了一些重要的罗曼语言变体:
人工语言.
拉丁语和罗曼语族语言是部分人工语言的灵感来源。这些人工语言亦被通称为“新罗曼语”。
“新罗曼语”该概念最早由朱塞佩·皮亚诺在1903年创造无屈折拉丁语时提出,以与当时其他的一些人造语言,如世界语、沃拉普克语等抗衡。受此启发,后期新创的语言还有因特语、新共同语言等。
举例.
罗曼语之间以及拉丁语与其中每一种语言之间的词汇和语法相似性,可以从以下有相同含义的句子中可以看出:
中文:在用餐之前,她总是关上窗户。
英语:She always closes the window before she dines / before dining.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