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地
筑地
筑地(日语:--
"Tsukiji"
)是日本东京都中央区的地名,位于隅田川北侧。2019年有人口8,268人。邮递区号104-0045。
「筑地」二字有「填海的土地」之意,原是东京湾的一部份,江户时代进行填海工程后成为隅田川北岸土地。肩负东京生鲜食品集散功能的筑地市场坐落于此,因此被誉为「东京的厨房」。
明治时代起就是京桥区役所与现在中央区役所所在地,是中央区、京桥地域的行政中枢。因位处东京湾河口地区,有许多海军与等海运相关设施。有时也冠上京桥称做京桥筑地。
地理.
位于京桥地域南部。
历史.
填海地.
「筑地」意为「填海土地」,是为了因江户时代1657年明历大火烧毁的浅草江户浅草御坊(现筑地本愿寺)迁移打造而成的土地。之后,净土真宗的寺院、墓地陆续建立,周边成为寺町,另外还有一些。
外国人居留区.
1869年在筑地铁砲洲(现在的凑至明石町一带)设立外国人居留地。在日美国人学校「」在1902年开校。此外,中津藩藩士福泽谕吉的(庆应义塾)也在此地开设。
海军相关设施.
江户时代末期,幕府为了增强军事力,在筑地设置,之后设立海军部门的,胜海舟在此教授。明治维新后,明治政府接收大名屋敷与讲武所。太平洋战争之后至日本海军解散之前,此地主要作为海军用地使用。过去筑地内帝国海军相关设施如下:
1872年(明治5年)在元尾张别邸创立。现在是作为海军发祥地的水神社。
1869年(明治2年),海军操练所在元艺州屋敷内创立,隔年改为海军兵学寮,1876年(明治9年)改称海军兵学校。1887年(明治20年)移转至广岛江田岛。
1873年(明治6年),海军医院附属学舍创立。1880年(明治13年)废校,1882年(明治15年)海军医务局学舍在芝重新创立,1889年(明治22年)改称海军军医学校。1908年(明治41年)移转至筑地,1929年(昭和4年)迁至筑地五丁目,现在是国立癌研究中心中央医院。
1857年(安政4年),江户幕府在讲武所内开设军舰教授所。1859年,胜海舟将之改名为砲术教授所。利用荷兰赠送的观光丸进行船员培训。
1888年(明治21年),自芝山内天神谷海军会计舍移转自此,1907年(明治40年)改名。1932年(昭和7年)移至胜哄桥西诘,太平洋战争终结后的1945年(昭和20年)废校。
区划调整.
1923年关东大地震发生后,筑地一带损毁严重,其后以帝都重建计划为基础,在晴海通及一带进行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及重新规划,多家寺院迁离。1935年,日本桥的鱼河岸(鱼市场)转移至筑地旧海军用地上所兴建的批发市场,并在场外形成广大的传统市集。
现在.
二次大战期间,筑地发展停滞。1950年后重新发展。1966年7月1日施行。今日的筑地是不少游客到访之地,筑地的中央批发市场(筑地场内市场)是世界最大的渔类批发市场之一,中央批发市场旁的传统市集(通称场外市场)也同样汇集不少人潮。
由于市场用地原为铁路货运运输而设计,腹地狭窄、缺少公路货车的停车空间,深夜早晨的周边道路常有货车违法停车的情形,加上设施老化,筑地场内市场在2018年10月迁移至江东区丰洲新建的的丰洲市场,场址则有再开发的计划。另一方面,筑地场外市场将继续留在原址,不会随之搬迁。但筑地场内市场的迁移,预期将对筑地以及中央区带来深刻的经济冲击。
地名由来.
「筑地」意为填海地。此地是明历大火后所施工的填海地。
备注.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