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胜围站 (地铁)
万胜围站是广州地铁4号线及8号线的换乘站,同时是8号线现时的东端终点站。车站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星悦路口的地底,2005年12月26日随着2号线调整工程和4号线大学城专线的开通而启用。
本站是广州地铁第一个启用后即为换乘站的车站。而本站上方的万胜广场是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运营管理指挥中心、广州地铁博物馆的所在地。
车站构造.
车站楼层.
本站共有两层,地面为车站各出入口,周边为新港东路、星悦路、有轨电车万胜围站、万胜广场、保利广场、琶洲新村及邻近建筑,地下一层为南北站厅以及8号线月台;地下二层为4号线月台以及非付费区站厅联络通道。
由于此站与4号线大学城专线同步兴建开通,车站整体装修风格与4号线统一,因此本站是8号线唯一一座使用玻璃幕板+马赛克组合装修的车站。
站厅.
万胜围站分为南北两个站厅,其中南站厅被划分为西侧扩建部分以及中部原有部分,均位于地下一层,两者被8号线路轨相隔。南北站厅在非付费区通过位于中部站台一侧的地下二层的联络通道连接。同时,南站厅中部与西侧的付费区靠8号线的4号站台联络。站厅中部两个收费区内各自设有一台专用电梯和三条扶手电梯供乘客来往4号线月台。
另外,万胜围站内的北站厅非付费区设有面包糕饼店以及洗衣店,另外万胜围站也提供自助照相机以及自动售卖机、自助售卡/充值机、“好易”自助服务等自助服务。
月台以及换乘.
本站8号线为侧式月台,设于新港东路地底,4号线为岛式月台则设于星悦路地底。两线月台组成一个X字型。8号线月台为上层,4号线月台在下层。值得一提的是,4号线月台因为扶梯、升降机等设备的布置需要一定空间,月台实际比4节L车编组所需要的要长,所以在两个月台的头端的月台幕门经过特别设计,方便列车车长在到站停车打开驾驶室门后,便可推开对应位置的月台幕门观望月台情况。相应位置上亦同时装设有闭路电视方便车长观看。
另外,本站4号线站台南端设有一条渡线。当4号线的北段出现故障时,往黄村站的列车将会通过此渡线进行站前折返,以本站为临时总站。在车陂南站随5号线开通前,所有4号线列车皆使用该渡线进行站前折返。8号线站台东端则设有一组交叉渡线,现时8号线所有列车皆使用该组渡线进行站后折返。
换乘方面,由于本站为8号线终点站,且因客流组织的需要,4号线月台北端扶梯连接8号线的3号月台,供4号线乘客换乘至8号线;4号线月台南端的扶手电梯则连接8号线的4号月台,仅供8号线乘客换乘至4号线。由于地下二层之联络通道被划入非收费区,如果8号线乘客到达本站后需要乘搭回头车时,乘客须经过4号线月台层前往。
出入口.
万胜围站共设有4个出入口。其中A出口曾在2012年中暂时停用,以配合万胜广场建设;改造完成的A出口和车站南站厅西侧扩建部分已在2016年2月26日启用。而B口于2015年12月21日迁移至会展世界城合建之出入口,原属临时性质的出入口已停用。
利用状况.
本站作为4号线首通段(大学城专线)开通时与市区线(旧2号线)的唯一换乘车站,自此承担了来往广州大学城乘客的换乘任务。随后4号线南延伸至金洲站,北延伸至黄村站后,8号线沿线的乘客若要前往广州科学城、天河智慧城或南沙区一带,均需要在本站换乘,因此全天换乘客流都属高水平。每逢周日(含节假日最后一天)下午及大学城各高校开学前夕,学生集中返校更会导致本站换乘客流进一步上升,更要实施客流控制,减缓8号线乘客换乘至4号线的速度。
自2016年4月22日起,本站每周五晚高峰17:30-19:30实施常态化客流控制。
另外,由于本站接驳海珠有轨电车1号线的同名车站,附近亦有黄埔古村、广州地铁博物馆等本地旅游景点及文化设施,甚至本站是海珠区前往长洲岛最近的一座地铁车站。因此每逢天气状况良好的周末,万胜围站都会涌现大量旅客,利用地铁换乘有轨电车,或接驳公交及水上巴士前往黄埔古村以及长洲岛。
历史.
万胜围站规划最早提出于1997年出现的《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最终报告)》的方案A中。2号线拆解后的东西向路线称为5号线,继续沿昌岗路向西过江至西塱;东段则在琶洲后分成两支,一支沿现有四号线的路线北上至奥体中心附近地区,另一支则继续东进至新洲一带,当时亦设有名为琶洲塔站的中途站。而在2000年的《近期线网规划实施调整方案》方案中,当时的5号线支线被独立为4号线,并北延伸到科学城内,同时由于大学城的落实兴建而南延至广州大学城,本站亦改为2、4号线的换乘车站,位置与现时基本一致。
2003年1月28日,本站正式开工,标志着2号线调整工程及4号线首通段(大学城专线)正式开工。2005年12月26日,本站随四号线首期大学城专线段与2号线调整工程投入服务而启用。
2010年9月22日至24日,本站2号线月台随旧2号线一同停运,进行线路拆解;9月25日清晨相关月台恢复服务,并改属新的8号线。
车站命名.
本站在最初规划阶段被命名为琶洲塔站。由于当时车站附近多为农田,没有任何高楼建筑,故本站被地铁官方命名为万胜围站。“万胜围”是解放前一个地主对自己所拥有的几十亩土地的命名,使其成为广州地铁唯一的“原创站名”。很多乘客误以为万胜围站附近有“万胜围村”,不过现实中并没有这座村。
由于车站命名并非原生地名,乘客对于其过于陌生,因此存在很多争议,有部分人建议使用原来的名称“琶洲塔站”。不过琶洲塔距离本站有一公里以上,并不适合命名为“琶洲塔站”。
运营事件.
本站C出入口旁在2006年3月初出现沉降,地铁公司称是本站在启用之前,相关市政单位在对车站出入口周围的地面进行回填土施工时基础夯得不够牢固,致使近期每次下雨该处都有不同程度地沉陷。由于该出入口外地面的沉降是市政地面施工造成的,不会影响车站结构的安全。地铁公司称已采取了临时性措施,待雨季结束后进行永久加固。
2022年年末疫情期间,本站曾受防控措施影响,于11月5日9时至11月13日暂停进出站,仅提供站内换乘服务;不过为服务成人高考等考试考生,5日及6日的早上9时前仍提供正常服务。
未来发展.
8号线东延段.
根据规划,8号线将由万胜围站往东伸延至番禺区东部的莲花站,届时万胜围站将从8号线东端终点站变为中途站。该段工程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计划于2024年动工。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