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硕放机场
无锡硕放机场(IATA代码:--
;ICAO代码:--
)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街道东南部,西北距无锡市区16公里,离无锡新区2公里、东南距苏州市区20公里,离苏州新区5公里,是一个民用航空及军用机场。无锡地铁3号线经过机场,在机场西南约3公里处设有沪宁高速铁路无锡新区站,东北端1.65公里处则有沪宁高速公路通过。
无锡硕放机场是江苏省第二大机场,也是江苏全省9个机场中除南京机场外唯一一个盈利的机场。机场目前有两个航站楼、23个登机口(T1航站楼1-12,T2航站楼13-23)、26个停机位(目前新停机位建设中),飞行跑道长3200米,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
2023年5月,机场货运总枢纽站房及配套的部分第二跑道滑行道工程正式开工,这也标志着机场扩建的正式开始。
名称.
2023年3月16日,多家航司系统、购票软件上曾短暂出现“无锡苏州机场”,因此有机场将改名“无锡苏州机场”传言,但迅速被各方否认。
官方澄清指无锡硕放机场在民航局的备案名称为“无锡硕放机场”从未变更。机场运营方原先长期不规范使用企业名称“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进行宣传,并以“苏南硕放 SUNAN SHUOFANG”作为航站楼标识,后由于机场名称的使用受到《地名管理条例》(2022年)、《民用机场名称管理办法》(2023年)等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要求有关文件、资料、图纸、公开出版物及通过公共平台发布的信息必须使用备案名称,机场运营方已被责令整改,于2023年将航站楼标识拆除为“硕放 SHUOFANG”,并在其官方网站、公众号上改以备案名称作为宣传口径。目前机场方另正在着手于更名为“国际机场”的工作。
历史.
1955年,机场始建。1956年,原驻凤城大堡机场的空军部队移驻无锡,初称望亭场站,1957年2月改为硕放场站,1975年改称86434部队。:2450
1980年代中期,无锡市和当时有空军背景的联航联手,在无锡机场开辟了联航在全国的第一条航线——无锡至北京包机航线,此后又新辟了惠阳、佛山、福州等航线,一年引来1.6万乘客。但由于军队停止经商,机场于2002年停飞地方航线,空中通道被阻断。
自2002年起,随着上海国际、港澳航班“东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加之沪宁高速公路日渐拥堵等原因,原先受上海空港辐射的苏州与无锡两市均提出新建机场的计划。在此背景下,无锡于2003年底在硕放机场原军用设施上仅用80天便完成了改扩建,并在2004年2月18日正式恢复民用通航,当年即完成旅客吞吐量32万人次。
2005年12月,无锡机场启动二期改扩建工程。该工程使跑道由2200米延长至3200米,同时新建了9.4万平方米的民航站坪、4.2万平方米的候机楼等设施。2007年起,又按4E级机场要求启动了跑道盖被工程,使飞行区等级指标达到4E,可满足B747机型减载起降。
2008年,苏南国际机场确定选址在无锡机场。2009年,机场正式开通首条国际航线——无锡至大阪,由深圳航空执飞。2010年5月11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无锡硕放机场的基础上成立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有限公司,机场由无锡市、苏州市、江苏省、深圳航空共建,机场自此长期作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为人所知。
2010年,国务院制订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依据规划,无锡硕放机场最终将建设成为国家干线机场、苏南地区一类航空口岸和区域枢纽机场。为实现此一规划,2011年10月,无锡市在机场原航站楼北侧扩建总建筑面积约6.343万平米的新航站楼。
2012年2月9日,由扬子江快运航空(Yangtze River Express)执飞的一架波音747-400航班降落在无锡机场,使无锡机场正式进入「大机场俱乐部」。无锡机场也是目前江苏除禄口机场外,唯一起降过波音747机型的机场。
2014年7月,因有军机进驻而长期无法让外籍航空公司进港的硕放机场,终于获得国务院批准开放双向航空口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机场”。2015年1月,历经四年多建设,无锡机场T2航站楼(即原二期扩建工程)终于投入使用。这使得无锡机场的航站楼总面积达到10.6万平米,可满足旅客吞吐1000万人次需要,同时,机场还新建10个单通道登机桥,新设了36个值机柜台、14个安检通道,使整个机场的登机桥、值机、安检通道数量分别增加至16个、64个、21个,旅客的乘机将更为便捷。
2019年,无锡机场旅客吞吐量为797万人次,货邮呑吐量达14.5万吨,分别位列全国民航机场业务量排名第42位和第22位。
2023年,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民用机场名称管理办法》,长期使用的“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宣传名称统一改为“无锡硕放机场”。另外,2023年9月,机场因跑道维修和T1、T2航站楼内部设备更新,于9月3日9:00至9月23日24:00临时关闭,现已复航。
未来规划.
依据无锡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所提的近期目标,到2020年,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其中国内900万、国际100万。年飞机起降架次约为8万架次,高峰时期旅客吞吐量达每小时3460人次。到2040年,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约为3000万人次。
按照江苏省民航“十一五”及至2020年发展规划,无锡硕放机场定位为枢纽机场、上海大型复合枢纽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苏南地区航空客货需求,实现一类口岸开放。最终建设成2条跑道、T1、T2、T3三座共计3座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吞吐能力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150万吨。
机场设施.
跑道及停机坪.
无锡硕放机场现有一条跑道,于2005年完成飞行区扩建,长3200米、宽50米,滑行道2050米*23米,磁方位角编号为03/21,机场配备了I类仪表着陆系统和I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等,目前可保障空客A320、空客A330、波音737、波音747系列等机型的起降。硕放机场未来规划建设第二跑道以及配套航站楼等设施,目前已开始相关工作手续。
停机坪区域原可同时停放15架飞机,经扩建后,现已增加10个停机位,共计40个停机位。
2023年5月,机场货运总枢纽站房及配套的部分第二跑道滑行道工程正式开工,这也标志着机场扩建的正式开始。
航站楼.
2007年9月28日,无锡硕放机场新航站楼正式投运。新航站楼为两层前列式结构,一楼为到达大厅,二楼为出发大厅,并设有地下停车场,总面积4.2万平方米,设计容量300万人次每年。候机楼内设有28个值机柜台、10个安检通道及6座廊桥可使旅客直接从出发大厅登上飞机。候机楼的设计还融入了太湖睡莲、紫砂壶、古运河、清名桥、鼋头渚等无锡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在航站楼屋顶幕墙上,特别建设了一个75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这是国内机场首次大规模采用光伏玻璃幕墙。
机场航站楼二期扩建工程位于原航站楼北侧。建筑主楼总占地面积为24505平方米,地上和地下总建筑面积63430平方米,局部最高点有39.2米,工程总投资9.99亿元。航站楼以现代化的材料传达出江南山水园林的意境,呈现出“花瓣”合拢,“莲花”绽放的不同意像。主体钢结构屋面形状酷似“莲花瓣”,九片“莲花瓣”组成了“绽放的莲花”,形象清新高雅。航站楼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由入口门厅、候机大厅、二期候机廊、一二期连接走廊、二期车道边雨篷5个部分组成。工程完成后,与一期航站楼连为一体。二期扩建工程还包括10个登机桥,14个安检通道、6个行李提取转盘,机场的登机桥、安检通道总数分别增加至16个、21个。
2015年1月1日,T2航站楼(即原二期扩建工程)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期间,南方航空、四川航空、山东航空的航班将转到新楼,春节前将择时将所有国内航班全部转到新楼保障,原航站楼保障国际航班。
2015年1月19日,T2航站楼(即原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启用,保障全部国内航班。自1月19日起零点起,所有进出港国内航班的保障工作均在新航站楼展开,国际(地区)航班仍在老航站楼国际区保障。
目前伴随无锡机场新货站与第二跑道的部分配套滑行道的开工建设,无锡机场规划的T3航站楼规划的建筑面积预计将超过T1与T2两座哦航站楼的建筑面积总和。
机场交通.
公交线路.
连接无锡新区与苏州新区站的苏锡公交1号线经停无锡硕放机场,于2023年3月10日开通,票价2元(刷卡1.2元)。
长途巴士及异地候机楼.
机场辟有每日往返江阴、江阴周庄、宜兴、苏州、常熟、常熟高新区、张家港、张家港金港、泰州、泰兴、靖江、南通等地区的多条长途线路。
同时,在苏州火车站北广场、苏州客运西站、张家港、江阴、常州、兴化设有无锡硕放机场城市候机楼,提供异地值机服务。
轨道交通.
无锡地铁3号线在T1航站楼南侧设硕放机场站。3号口通往航站楼,2号口通往国际停车场。
出租车.
硕放机场设有专用的出租车侯客区,位于候机楼1楼国际到达厅大门外。无锡市出租车运价为:起租价10元/3公里;3公里后每公里运价为1.90元;等候费每5分钟折算为1公里,无任何附加费。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