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马自达5
马自达5是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自1999年至2018年之间生产销售的紧凑型多功能休旅车,原本第一代使用的名称为马自达Premacy(),中国大陆称「普力马」,自第二代以降日本市场仍续用此名,而其他市场则改称为马自达5。车名「Premacy」语源来自英语「supremacy」,意为「至高无上」。 在亚洲某些国家(含日本)如台湾,福特汽车将第一代车款经过微幅修改后,以「Ixion MAV」之名称推出双生车款销售;而第二代车款由台湾福特六和公司自2007年起推出名为「福特i-MAX」的双生车款,与马自达5一同在该市场贩售,直至2011年停产。 第一代Premacy的座椅有二排型(五人座)或三排型(七人座),第二代车款则牺牲行李厢空间,增加第三排。在美国市场为六人座,其他国家则为七人座。第三代车款亦沿用此一设计,故三代车款都具有可拆式第二排及可折叠平放式第三排的特性。 历史. 第一代(CP8W/CPEW型 1999年-2005年). 1999年 - 马自达采用CP平台发展出Premacy,搭载1.8L直列四缸FP-DE型引擎,采四速自动排档,驱动方式有FF和4WD可供选择。座椅形式区分成二排五人座、三排七人座,原先第三排设计成可拆卸式,后来小改款时才改为折叠收纳式。 因为资源共用,在亚洲地区譬如台湾,福特也推出其双生车种福特Ixion MAV。车型外观极为类似,只是在内装或配备上稍作更动而已。而在中国地区,一汽海马汽车仍然以第一代的车身与动力系统在当地市场制造贩售,称为「普力马」。2010年9月一汽海马汽车甚至推出第二代「普力马」,除手排变速系统外,也有CVT无段变速系统可供选择。 2001年 - 2月台湾发表国产化Premacy,搭载1,839c.c.直列四缸FP-DE型引擎,配合四速自排变速箱。同年7月日规版的动力系统变更成2.0L直列四缸DOHC FS-DE型引擎,且增强车身刚性。尾灯做了大变更,方向灯与倒车灯由原来的直立条状改成椭圆形,车头进气坝也因应当时马自达家族一致的外观,修改成五角盾形。 2002年 - 4月23日台湾也实行小改款,改采2.0L直列四缸DOHC FS-DE型引擎,外观设计亦比照前一年小改款的日规版。6月24日日规版第二度小改款,变更第三列座椅之造型以增加收纳实用性。同时2.0L推出「SPORT」车型,含有放电式头灯、运动化内装、17吋铝圈、重新调校的悬吊系统等配备。 马自达Premacy在EuroNCAP(Europe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的缩写)总分五颗星的撞击测试中得到三颗星的评价,其中驾驶者的胸膛与双腿部位得到「尚可」,而双脚部位则获得「贫乏」的评价。 台湾福特Ixion MAV. 由于福特汽车入主马自达的缘故,某些亚洲国家推出以Premacy而修改的车款,命名为「福特Ixion」;台湾福特六和公司则将国产化车款称作「福特Ixion MAV(Multiple Activity Vehicle之缩写)」,于2001年2月上市。跟Premacy的差别在于:重新设计的头尾造型、价格更便宜、专属金色车色、配备更丰富、可加价选购Panasonic AV800影音系统(含卫星导航系统)和倒车显影等。不过比Ixion MAV晚一个星期上市的国产化Premacy具有全车空力套件,年轻化的扮相获得较多消费者的青睐,连带影响了后续的销售量,Ixion MAV后来的销售状况反而疲软。既然Ixion MAV后续的贩售成绩不佳,福特六和遂取消某修配备以降低售价,针对计程车业者推出专用车款。除了原绒布椅换成合成皮椅、2DIN音响主机更换为1DIN、真皮方向盘改为PU材质、15吋铝合金轮圈改成14吋铁圈加轮圈盖、米白色内装改成耐脏的灰色;最重要的是为了符合监理法规,取消第三排座椅改成5人座,全部玻璃也改成透明。于是,这款专用车型的Ixion MAV成为台湾第一部轿式休旅计程车。2003年3月Ixion MAV小改款,换装2.0L直列四缸DOHC FS-DE型引擎,将第3排座椅设定为选配,原本的直瀑式水箱护罩更换为横栅式镀铬水箱护罩,同时更换新的尾灯组。 第二代(CREW/CR3W型 2005年-2010年). 2004年 - 马自达在日内瓦国际车展(Salon international de l'auto, Genève)公开发表「MX-FLEXA」概念车。 2005年 - 2月日本发表大改款的第二代车型,美国地区则在同年夏天开始贩售。原厂为了统一全球的车款命名方式,除日本市场继续延用Premacy之名,其他世界各地皆以马自达5之名销售。该公司把这部车归类为紧凑型旅行车,但其车身和轿车近似,且拥有双后滑门的设计,普遍被视为紧凑型多功能休旅车(或称「轿式休旅车」)。这款车的车身是以福特C1平台作为基础,所以与马自达3共用许多零组件。动力部分搭载1.8L L8-VE型、2.0L LF-DE型/LF-VD型与2.3L L3-VE型的MZR引擎,搭配四速手自排;欧洲市场则以2.0L直列四缸RF 2005型柴油引擎搭配手排。 在欧洲市场与之有密切血缘关系的是,但C-Max的后门使用传统式车门,有别于马自达5的滑门。在北美洲市场,马自达5是自1994年三菱Expo(美国)和1995年(加拿大)以来,唯一新发表的小型多功能休旅车。在车身尺寸上,马自达5比1984年至1989年间销售的丰田Van稍大。2007年起亚汽车开始在美国与加拿大销售Rondo,宾士也在加拿大与墨西哥贩售宾士B200,成为马自达5在北美洲市场的竞争对手。 马自达5在欧洲和亚洲市场以七人座车款销售,因为第二排座位使用了折叠式座位,以便乘坐三个人,平时则可将中间座椅折叠收入左侧座位中。在北美洲市场,马自达5则因交通法规和实用性问题,取消了第二排中间的折叠式座位,改采每列有两个座位、总共三列六人座。全球贩售的马自达5第二排座位皆可前后滑动,椅背也可向前平躺,第三排也可以折平以方便载运货物。 2008年 - 进行中期小改款。在外观方面,更新了前保险杆与轮圈的形式,后车灯改用LED灯泡,外型也作了更动。自动变速箱改为五速设计。在内装上,仪表板变成自发光式,音响除了更新按钮排列,也增加了AUX-IN外接输入孔,并增加了后座空调出风口。 2009年 - 3月5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同意马自达Premacy Hydrogen RE Hybrid氢汽混合动力车的商业用途挂牌许可,自即日起加入租赁业务。这款车搭载转子引擎,可使用氢气与汽油两种燃料外,再加上最大输出功率为150HP的电动马达与锂电池组,成为世界第一套具备氢气、汽油双燃料以及电动马达系统的混合动力车。第一部车于同年5月26日交予日本岩谷产业公司使用。 2010年 - 增加ESC电子车身稳定系统及TCS循迹控制系统,以增加车子的安全性。 日本国土交通省与JNCAP(独立行政法人自动车事故对策机构)在2005年2月针对马自达5作测试,综合评价获得满分六颗星;而EuroNCAP(Europe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的缩写)则在2005年9月针对马自达5的成人乘员给予满分五颗星的评价。 安全性召回. 马自达在全球召回大约51万4千余辆的马自达3与马自达5(台湾更包含其双生车种福特i-MAX)检修更换动力转向泵及高压油管,其涵盖范围包括台湾地区、日本、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地。 获奖纪录. 马自达5在2006年被加拿大年度风云车评选为「最佳新多用途家庭房车」,而美国《消费者报导杂志》(Consumer Report)则评选该款车为「最佳旅行车」,虽然马自达5因为稳定性不足而未获得「值得推荐」的评比。 台湾福特i-MAX(2007年-2011年). 2007年7月10日台湾福特六和汽车推出国产化的「福特i-MAX」,这辆车以第二代马自达5为基础而改造,除了前后保杆、头灯组、进气坝等处的造型不同外,HID气体放电式头灯组、横置式LED尾灯等是两者最大的差异;此外内装铺陈也不尽相同。动力心脏2.0L直列四缸DOHC Duratec HE型引擎事实上即为马自达供应的2.0L LF-DE型/LF-VD型引擎,四速手自排变速箱也跟马自达5一样。2009年4月24日实施小改款,取消原先全车系标配的HID气体放电式头灯,高阶的Ghia与Ghia Ltd二种车型新设两段式后座出风口,全车系新增AUX-IN音源接孔、三环自发光仪表板、新样式16吋五爪式铝圈、新样式仪表控台与控键等。2010年起,此车款也开始外销至越南市场;直到2011年年底随著马自达5改朝换代而停产。 第三代(CWEFW/CWEAW型 2010年-2018年). 2010年3月 - 马自达于日内瓦国际车展发表第三代车款,其车身外观由该公司的概念车流和风籁启发而来,车侧明显有三道流线型特征,而车头则采用马自达全车系共同的「开口笑」设计,其风阻系数Cd值仅有0.30。 2010年7月 - 全新改款的马自达5正式在日本发表上市,采用CW平台打造,配备2.0L直列四缸DOHC DISI的MZR引擎以及五速自动排档变速,四轮驱动车款则在8月5日上市。「20S」与「20E」这两级的车还配备了i-Stop怠速熄火系统,节省油耗也减少废气的排放。动力方面,LF-VD型和LF-VDS型引擎的最大马力150ps / 6,200rpm、最大扭力186N・m / 4,500rpm;LF-VE型之最大马力139ps / 6,500rpm、最大扭力175N・m / 4,000rpm。 2011年1月 - 2010年马自达在中国市场共售出239,709辆新车,比起前年增长了33%,加速了第三代马自达5在该地上市的脚程。但因尚未国产化,此代车款跟前代一样采整车进口的方式,动力配置皆为2.0L DOHC直列四缸LF-X型引擎,最大马力为146hp / 6,500rpm,峰值扭力为18.6kgm / 4,000rpm,可选择六速手排或六速手自排两种变速系统,区分成手排舒适、自排舒适与自排豪华三种车型。至于配备方面,包含恒温空调、电动座椅、天窗、卫星导航影音系统、行车旅程电脑、多功能方向盘、电动双滑门、红色滚边皮革座椅、蓝牙通讯等。初期,马5的排放标准为国四,2013年后上牌的少量车型,排放标准为国五。 2011年12月 - 国产化的第三代马自达5正式在台湾推出,动力来源为2.0L LF-VE型引擎,最大马力147ps / 6,500rpm、最大扭力18.8kg-m / 4,500rpm;而变速箱则为六速手自排系统。前轮悬吊系统采独立麦花臣式、后轮则为多连杆式,制动系统为四轮碟煞。顶级旗舰型不但具备DSC动态稳定系统、双前座安全气囊、双前座侧边与双车侧帘幕式气囊、ABS防锁死煞车系统、EBD电子煞车力道分配系统、BAS煞车力道辅助系统、HID氙气头灯、DVD影音系统(整合倒车显影、卫星导航等)、巡航定速装置、电脑恒温控制等配备。 2013年1月24日 - 日本发表小改款,引进具有SKYACTIV技术的2.0L DOHC直列四缸PE-VPS型引擎,搭配六速SKYACTIV自排变速箱、15英吋轮胎、i-DM(intelligent-Drive Master)驾驶辅助显示系统等,达到更佳的油耗表现。内装方面可加价选购自动防眩后视镜、巡航定速、6支喇叭等配备,标准配备则新增TFT彩色液晶行车资讯显示系统、驾驶座底下收纳空间等,且座椅和排档杆头改以皮革包覆。收纳空间也经过改善,譬如车尾行李厢底板下的空间纵深从5公分增至20公分。车身颜色新增红、黑、灰等三色,而搭载SKYACTIV技术的车型则将电动滑门列为标准配备。 同年11月14日台湾市场小改款,全车系皆配备6具安全辅助气囊外,并新增亮面烤漆材质的进气坝、一体成形后保杆、真皮包覆排档杆等配备。12月16日日本推出「20S-SKYACTIV CELEBLE」特仕车,以「20S-SKYACTIV」车型换上金属质感后视镜、专属17吋铝圈等,专属车身涂装有红、白、蓝、棕等四色,更换座椅与仪表板之颜色和材质等。 2014年 - 随著台湾马自达分公司在7月1日成立,原委托福特六和汽车生产的车型仅剩马自达5。 2015年 - 台湾马自达宣布将6颗SRS安全气囊、真皮座椅及16吋铝圈列为全车系标准配备,中规尊爵型增加电动侧滑门、HID头灯及电动天窗,顶级影音旗舰型新增整合式DVD影音娱乐系统及DSC车身动态稳定系统。同年该车款退出美国市场,但仍持续在加拿大贩售。 2016年 - 2月,宣布在2017年停止销售,后继以马自达CX-5为基础开发的七人座车辆取代。6月30日,由于台湾实施「车辆安全检测基准」修正案,规定9人座以下小客车及3.5公吨以下小型商用车须配置TPMS胎压侦测系统,福特六和汽车正式停产国产化马自达5;不过该车款仍持续在日本市场贩售。 2018年 - 3月23日日本市场停产并停止销售。 日产Lafesta Highway Star. 主条目: 马自达汽车与日产汽车的合作关系由来已久,像目前仍在日本市场销售的Familia Van,即是基于改造而成。对马自达而言毋须投入研发经费即可增加产品线,对于代工制造的日产汽车来说可以提高产能,可谓双赢之策略。 经过日产设计人员重新改造第三代马自达5的引擎盖、水箱护罩、前保险杆、车门、后保险杆、后门饰板,并且消除最为著称的侧车门海浪波纹,整体外观变得中规中矩。不过内装与引擎、底盘、变速箱等机械构造部分仍沿用马自达的设计,除了方向盘上换成日产的厂徽外。 日产Lafesta Highway Star原订于2011年5月16日在日本市场面世,可是受到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影响而推延至同年6月中旬才推出。
马自达5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