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广福公馆
金广福公馆(#重定向 ),是一处位于新竹县北埔乡的国定古迹,原为中华民国第一级古迹中,唯一的宅第类古迹。1983年12月28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级古迹名单,金广福公馆名列其中。1997年5月,《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法后,不再区分为一至三级古迹,而采用国定、直辖市定、县市定三级。金广福公馆改为国定古迹。
金广福的由来.
清道光十五年(1835),淡水同知李嗣邺先后下令粤籍九芎林-{庄总理姜秀銮与闽籍竹堑城西门总理林德修、周邦正仝立合约,闽粤各募资本一万二千六百圆,共同设立闽粤合股之武装拓垦组织「金广福垦号」(俗称金广福大隘),金广福公馆现址即为当时之拓垦组织营运总部及隘防指挥中心。金广福之拓垦范围包括今日之北埔乡、宝山乡、峨眉乡等地及新竹市堑南部份地区。
金广福之字义,其中「金」为台商取名俗例,以金字起头,取其发财多金之意,「广」代表广东,「福」代表福建,这在台湾早期闽、粤两籍人士互斗严重情况下,堪称少见,为台湾闽粤族群之合作立下典范。不过金广福的武装拓垦,也与世居当地的台湾原住民(赛夏族为主)正面冲突,双方死伤无数。《树杞林志》就提过「山内面横截,建设铳柜,与番血战数十阵,隘丁战殁无数,股内倾囊」的战争实况。
在1898年(明治31年)台湾总督府废止「三段警备制」, 建立地方警察制度之后, 北埔警察署、北埔辨务署等均曾借用金广福公馆办公。
建筑形式.
金广福公馆的建筑形式为两进一院之四合院格局,其两侧还各有一条外横屋(护龙)。右外横屋于1935年大地震后改建为日式建筑,而左外横屋目前仍维持清代原有格局。金广福古迹区范围内的天水堂是姜秀銮的故居,现由姜家家族自行修缮维护,目前仍有姜秀銮后裔居住其中。
为保护珍贵的文化资产,现悬挂于金广福公馆大厅前之「金广福」及门厅之「义联枌社」匾额为复刻品,原件由北埔姜家后代另行收藏。
历任垦户首.
「金广福大隘」自1835年(道光15年)创立至1886年(光绪12年)刘铭传实施裁隘政策为止,共传四任粤籍垦首、三任闽籍垦首,经历52年。(因山区拓垦工作艰险困难,闽籍人士参与意愿降低而逐渐退出,致使金广福拓垦事业的主导权由姜家全面掌控。)
粤籍垦户首
闽籍垦户首
外部连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