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领导人会面
两岸领导人会面,常称“习马会”或“马习会”,是海峡两岸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马英九与习近平;习近平与马英九于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会面。这是海峡两岸(即中国大陆与台湾;中国大陆与台湾;中国大陆与台湾;台湾与中国大陆)自1949年政治分立以来(66年),双方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晤,象征两岸历史上最大突破。会中主要就和平的两岸关系交换意见,双方没有签署协议或发布共同声明。
该会面在当地时间下午3时,于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大堂层“岛屿宴会厅”内的「东陵厅」及「裕廊厅」举行,新加坡政府应双方要求协助筹办本次会面。马英九为此次会面专程前往新加坡,习近平则是在结束越南与新加坡的国事访问后再与马英九会面。双方同时派遣两岸关系的相关官员共同参与,会面前半段向媒体公开,后半段则为闭门会议。
为达成实质对等与尊严,双方在会面上以「-{zh-cn;大陆领导人; 大陆领导人;台湾领导人; 」与「-{zh-cn;台湾领导人; 台湾领导人;大陆领导人;」的身分见面,并以「先生」互称。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志军指出「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解决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会后,先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下午4时15分举行记者会,接著马英九于下午4时45分在同一场地举行记者会。双方在稍晚共进晚宴,并分别在当日晚间搭乘专机返回北京与台北。
缘起.
背景.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与中国共产党及其新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官方往来。1950年代,时任中华民国总统兼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中正派著名报人曹聚仁穿梭于两岸之间,为政治谈判牵线。1956年10月曹聚仁见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毛泽东透露再次与蒋介石会晤和谈的想法。1975年初蒋介石授意总统府资政陈立夫经秘密渠道发出邀请毛泽东到台湾访问的信息。但蒋、毛两人先后在1975、1976年辞世,两人会晤谈判的设想成为泡影。此后,北京方面多次以「国共商谈」或「和平谈判」提出两岸领导人会晤。1993年辜汪会谈在新加坡举行,被定位为民间性的、事务性的会谈。1994年4月下旬,时任总统兼国民党主席李登辉在与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非官方对谈中,提及了两岸领导人会晤。同年9月30日,李登辉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透露两岸高层已有不公开管道联系。
1995年1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的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内含八点,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表示欢迎“台湾当局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同年4月8日,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在国家统一委员会中提出包含六点的正式回应,当中第四点主张两岸领导人在国际场合自然平等见面,会晤对两岸关系有正面意义。李并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两岸领导人见面最好的时机与地点是在1995年大阪举行的亚太经合会。由此可见,双方皆认同领导人应该会晤,但对于领导人会晤的身份、场合及时机有不同的看法。
2008年,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马英九担任总统,两岸气氛改变,并重启两岸的政治协商,展开一系列的江陈会谈。当年6月12日,海基、海协两会在北京举行协商谈判,针对多项攸关两岸交流议题达成共识,包括两岸包机直航、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是为「第一次江陈会谈」。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并邀请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同年秋天访问台湾,举行「第二次江陈会谈」。主要内容为签订三通协议,全面开启大三通。2011年,马英九在竞选连任期间一度向东森新闻表示,不会在任期内与大陆领导人见面、谈统一问题。
构想.
2012年11月,习近平于中共十八大就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最高领导人后,便开始有「马习会」的构想。最初的构想是由两岸领导人以执政党党魁的身分会面(亦即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会面)。2014年2月,时任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委王郁琦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会见,两人触及的议题就包括马习会,然而由于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两岸就场合磋商未获共识,至马英九辞去国民党主席职务时迟未举行,后来以新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朱习会」替代。
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印尼APEC会议会见中华台北代表萧万长时指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夯实共同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国大陆方面愿意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就两岸政治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同年12月,马英九表示存在以中华民国总统或中国国民党主席身份展开马习会的可能,并表示愿意参加2014年底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但大陆方面不同意,最后由前副总统萧万长与习见面。陆委会前特任副主委张显耀也透露两岸双方于2014年曾数次谋划领导人会面,如7月马出访中南美洲回程时在新加坡与习见面、以八二三砲战纪念日为由在金门与习见面,但被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否认。
2015年11月初,马习会确定即将举行的消息曝光后,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在记者会上透露,议题是在稍早10月中办于广州的夏张会后,由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先提起,之后再各自带回去请示上级,最后经数周往返磋商后确立「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定位、马习互称「先生」及「非国际场合」等原则,成功将这场世纪会面拍板定案。
公布消息.
台湾时间2015年11月3日下午10时34分,《自由电子报》率先独家揭露马习将于7日在新加坡「不期而遇」,称该会是偷偷摸摸、事前完全排除台湾公民与国会的同意与了解即迳行敲定,背离民主国家的常规,并质疑「完成此一马英九个人的愿望,台湾要付出什么代价?」随后台湾媒体向总统府求证,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总统府发言人陈以信于下午11时40分发出声明、午夜12时发布声音档,首度证实两岸领导人将正式会面。4日上午7时整,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亦宣布两岸领导人将于7日会面。参与规划马习会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华民国政府已经于3日白天告知美国此一消息,原本规划要在4日下午对外正式公布此一消息,但3日晚上将消息告知其他「需要提前得知消息」的台湾政要、智库学者时,立刻就有人泄漏给媒体,迫使府方必须提前出面证实此事。
马习会的最终定案是在新加坡牵线以及北京主动邀约之下,决定于2015年11月7日下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在两岸互动推进的过程中,新加坡一直扮演著关键重要角色,两岸首次事务性会谈——辜汪会谈即于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而此次习马会的促成,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被认为是重要推手之一。台湾方面参与会面原则是「对等、尊严」;会面没有预设前提、不涉政治谈判;不签署协议或发布共同声明;会面选择两岸以外第三地;公开、透明,尊重国会监督、无黑箱作业,总统府将此次出访的专案代号取名为「固平专案」,意即「巩固和平」。
会面过程.
11月6日,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新加坡建交25周年,习近平的中国国际航空专机于下午5时30分许自越南抵达新加坡,开始在新加坡的国事访问。
11月7日,马英九的中华航空专机于上午10点40分抵达新加坡。随后被安排走进空桥通道,来接机的有新加坡外交部东北亚司副司长黄美美与新加坡国会议员符致镜,被台湾有线电视节目《新闻挖挖哇》中,主持人质疑是不对等,对此中华民国外交部发言人王珮玲表示,新加坡的接机代表不是以其个人身分前来,而是代表新加坡政府,中华民国政府感谢并尊重新加坡的安排。
11月7日上午六七点钟开始,就有大批摄影、摄像记者守在安检通道前排队等候,希望能够抢先一步入场,采访记者超过620人。
习近平结束对新加坡的国事访问后,两岸领导人的会面于新加坡时间11月7日下午3时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正式举行。习近平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中央外事办主任兼国务委员杨洁篪、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总书记办公室主任丁薛祥及中央台办副主任陈元丰陪同参加会面;马英九由总统府秘书长曾永权、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高华柱、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夏立言及国安会咨询委员邱坤玄、总统府副秘书长萧旭岑和陆委会副主委吴美红陪同参加会面。
会面礼节.
现场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方面在新加坡政府的协助下,撤除了大门口的各国国旗、官衔,避免五星红旗出现。但国际记者会时马英九的桌上摆放印有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并标示总统尊称的桌牌。
为了确保地位对等,不分主客,习近平取消原订入住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改至新加坡瑞吉饭店,再前往香格里拉大酒店与会。
另外在星国方面,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稍早接待完习近平的国事访问后,也同样礼邀马英九在马习会后留下来和他茶叙一番,并在个人脸书上以英文称呼马英九为总统。
世纪之握.
下午三点,会面正式开始。马英九与习近平两位领导人在岛屿大厅的东陵厅握手致意,时间长达1分钟20秒,是此会面最具历史性的一刻。
开场致辞.
两人握手后转入裕廊厅会面,其中会面前10分钟对部分媒体开放。习近平在当中提及:
马英九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的,当中提及:
随即进入闭门会谈阶段。
闭门会谈.
在闭门会谈阶段,两位领导人就一些重要问题交换看法,习近平首先请马英九发表看法,马英九补述了稍早所提的5点主张,陆委会在11月9日发布《》的新闻稿,当中提及:
11月11日,马英九接受TVBS专访表示谈及中华民国时习的表情很平静、没有不悦神情,在会中向对方强调安全与尊严是台湾人民十分关切的议题,并举金门砲弹变菜刀之例,主张两岸铸剑为犁,将能创造两岸人民福利,习近平在回应时当面允诺「你们等著看」,砲弹变菜刀的事例让他很有感触,他自己在厦门市副市长任内时,厦门与金门的军事禁区隔海相望,在厦门这一侧的禁区,虽然他的市长座车能够自由进出,但一般民众却不能进入;后来金厦两门成为两岸观光热点,变得非常繁荣,两地民众也直接受惠。
据中共中央台办主任张志军转述,习近平谈了四点意见(四点坚持):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坚持巩固升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于马英九提出两岸事务主管先建立热线就紧急或重要议题交换意见,习近平指示“立刻处理”,并表示设立热线有助于双方及时沟通,避免误判,处理紧急问题;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对于台湾的经贸参与,习近平表示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并提出加强两岸文化和教育交流合作;还有坚持同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此外,习近平在会中提到地处内蒙古的朱日和基地和飞弹部署不是针对台湾,马英九在会后受访时表示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
达成共识.
双方肯定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双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加强沟通对话,扩大两岸交流,深化彼此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造福两岸同胞,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该携手合作,致力于振兴中华,致力于民族复兴。设立两岸事务主管热线,有助于双方及时沟通,避免误判,处理紧急问题。对货物贸易、两会互设办事机构等问题,双方可以抓紧商谈,争取早日达成一致。习近平表示了解台湾同胞对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想法和感受,重视并推动解决了许多与之相关的问题。只要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两岸双方可以通过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记者会.
会面结束后,两岸分别召开30分钟记者会。陆方在前,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召开;台方在后,由马英九亲自召开。
马英九的国际记者会中,放上印有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和职称「总统」的桌牌。学者陈一新指出,若无两岸「互不否认治权」的基础,不可能如此。马英九在记者会中,回答关于大陆对台湾的飞弹部署、增设两岸热线、专升本的大陆学生到台湾读书、台湾的国际参与等问题,并将闭门会议阶段的讨论内容一部份对外公开。
双方晚宴.
「总统」话题.
马英九向习近平提及「我担任中华民国总统七年了」等语。习近平亦对马英九说出:「你们的总统府,就是日本时候的总督府吗?」
饮食、座次.
下午5时30分,两岸领导人共进晚宴,晚宴的菜色有:凉菜为金箔片皮猪、风味酱爆鲍片脆瓜,热菜为湘式青蒜爆龙虾、竹叶东星斑XO糯米饭、杭式东坡肉和百合炒芦笋,主食是四川担担面,甜品则是桂花糖雪蛤汤圆、水果拼盘。
晚宴饮用酒方面,台湾方面带来了1990年9月27日金门酒厂生产的58度特级金门高粱酒两瓶、马祖老酒八坛;中国大陆方面带来了贵州茅台酒。
晚宴的座位排序上、马英九与习近平比邻而坐,习近平的左方依序是曾永权、栗战书、夏立言、张志军、萧旭岑、陈元丰、吴美红、丁薛祥、邱坤玄、杨洁篪、高华柱、王沪宁。此次晚宴的费用为AA制,由双方各自分摊。
其中,总统府秘书长曾永权向习近平敬酒时,并未称呼官衔,向马英九敬酒时,则称「总统」。
各自返国.
晚上7时20分,晚宴结束,习近平和马英九分别前往樟宜机场搭机返回北京和台北。在离开之前,马英九又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邀请,与其茶叙。晚上8时习近平专机先行起飞离开,马英九结束与李显龙的会谈后,其专机在晚上9时才起飞离开。
各方反应.
各国政府.
美国:白宫对马习会表示谨慎欢迎,美国国务院也欢迎两岸的领导人会晤,以及过去几年来两岸关系历史性地改善,这使美国以及整个地区都受益,并鼓励两岸政府继续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具有建设性的对话。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主席邵建隆表示:「恭喜马总统在马习会做到对等、透明,并肯定马总统是非常负责任的领导人。」在台协会前处长包道格:「马习会是后冷战时期国际秩序的典范。」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卜睿哲:「马习会本身就是重大成就。」 现任在台协会理事大卫·布朗:「马英九提到中华民国等事实,逐渐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台北政府的承认。」
欧洲联盟:外交暨安全总署:「两岸领导人首度会面,是令人鼓舞的一步,展现双方在持续和解过程中所建立的互信。欧盟期盼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裨益两岸人民。」
比利时:国防部长、前总理马克·伊斯更斯表示:「两岸领袖的历史一握、两岸关系的发展可以成为全球所有冲突各方的最佳范例。」「不论明年执政的是哪个政党,如果决定扬弃现在的和平现势都是笨蛋、可耻的。」
日本:期望两岸透过直接对话以和平解决问题。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