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日记
《狱中日记》(越南语:--
),是越南共产党领导人物胡志明的汉文诗集。1942年8月,胡志明在中国广西被重庆国民政府所捕,先后被关押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的监狱达一年余,至1943年9月获释,其间写下百多首汉文诗,反映他的狱中生活及爱国、乐观精神。在后世,《狱中日记》被视为研究胡志明思想、中越关系的参考材料。
写作背景.
《狱中日记》是1942年8月至1943年9月期间,印度支那共产党(即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在中国广西被国民政府关押狱中时创作而成。1942年8月,因越南已受日本支配,胡志明为进行抗日行动,前往中国,欲联系越南抗日人员,但进入边境时被重庆政府拘捕。此后,胡志明被辗转押送到广西十三个县三十个监狱,从诗中可知包括了靖西、天保、隆安、同正、南宁、来宾、柳州、桂林等地,因监狱条件恶劣,衣食不足,使他牙齿脱落,头发变白,形容憔悴。但虽如此,胡志明仍对越南独立运动抱乐观态度,深信自己「身体在狱中,精神在狱外,欲成大事业,精神更要大」,于是在「囚中无所为」的时候「聊借吟诗消永日」,创作出汉文诗百多首,以反映他的经历及心理状况。
胡志明的狱中诗,抄录在一本浅绿色封面的日记本上,封面画有一双戴著手铐的手,并写有「狱中日记」四个大字,是为留存后世的《狱中日记》。
篇幅.
胡志明《狱中日记》的诗目如下:
诗作风格.
据中国大陆学者王晓平的分析,《狱中日记》的诗,无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格律体制要求,也不完全按照现代诗的写法,而是胡志明以自己认为能够写出自身感受的方式,意到言止,在语言上接近现代白话诗,某些句子还带有中国五四时期的新诗味道。
此外,胡志明在狱中生活却能写出汉诗百多首,与他的诗作灵感及取材有。据王晓平分析有如下几点。
一是它多用白话口话,随时以幽默的语言写下坐牢的感受。例子如《世路难》里称:
二是胡志明从每天发生在监狱里的事件提取诗材,将之与外面现实联系起来,写出整个社会的黑暗与不合理,复以平淡朴素的语言加描画。例子有《赌》里写道:
三是胡志明从枯燥无聊的囚徒生活中寻找诗情,寄望胜利和未来,显示其斗志不衰,豪情不减。例子有《早》里的诗句:
后世评价.
在后世学界,都视《狱中日记》为研究胡志明思想理念的重要材料。越共学者指出本书「饱含著一位伟大革命战士崇高的思想感情中的『钢铁』内涵」。在中国大陆,史学界认为它是越南、中国现代关系史的珍贵史料和国际主义、爱国主义诗篇,可从中了解胡志明的革命信念、世界观和方法论。文学界学者王晓平形容包括《狱中日记》在内的胡志明、潘佩珠汉文诗,都是「越南汉文学落幕前的壮歌」。台湾作家杨碧川认为,它能令读者「从中读到一位革命家的伟大心灵,并了解当时中国狱政的黑暗面」。
流传及出版情况.
胡志明《狱中日记》诗稿的原件,被收藏在越南革命博物馆保存,从1959年起,越南国家文学院开始进行整理工作,1960年翻译《狱中日记》成越南语,同年有越南外文出版社(中文本)和越南文学出版社(中越文对照本)分别出版,这两个版本均收录了100首诗。其后,越南国家文学院又作补充翻译的工作,重新考订和公开之前未发表的狱中诗。1983年越南文学出版社推出新版本的《狱中日记》,收录了113首。1990年,越南国家文学院继续补充翻译,由越南文学出版社出版134首诗版本的《狱中日记》。1995年,越南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胡志明文学选集》,也收录了《狱中日记》及其他36首汉文诗。汉喃研究院的网站内,可阅读全部的《狱中日记》。
在中国大陆,早在1960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狱中日记”诗抄》,当中收录胡志明狱中诗100首,其后曾有再版。2003至2004年间,学者黄铮根据越南方面的研究成果,编注《胡志明汉文诗抄·注释·书法》,当中收录133首狱中诗和其他36首汉诗,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台湾地区,作家杨碧川著作《胡志明与越南独立》里,附有一部份《狱中日记》的诗作。
2015年越南黎春德评注编辑的《胡志明汉字诗全集》出版,将《狱中日记》全文收录,2017年该书在中国大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注释.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