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八斗子
八斗子(;#重定向 ),是台湾基隆市中正区的一个地名,位于该区东部,范围包括八斗里、长潭-{里、碧砂里、砂子-{里、新丰里、新富里等6里。 八斗子东北部七斗山所在地原本为一座岛屿,日治时代为兴建北部火力发电所在此填土造陆,将该岛屿与台湾本岛衔接起来而成为一座半岛。半岛西侧的八斗子湾海深砂浅,是一天然良港,现今已开辟为八斗子渔港与碧砂渔港。 八斗子有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望幽谷(忘忧谷)、潮境公园等景点。 地名. 有关八斗子地名由来,目前较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基隆原为台湾原住民平埔族巴赛族的住地-- ,闽南人译为八斗子。而巴赛族的语言巴赛语的-- 是女巫、或温泉之意,但可延伸为「烟雾蒙蒙」的意思。而八斗子在东北季风或冬天时当地会造成朦朦雾霾天,或许以此天气现象名之。(注:台北市北投亦源自Pataw) 中央研究院翁佳音教授则认为:「八斗仔」因有词尾「仔」字,从地名学来推定,应是相对于主要大地名「八斗」而来。而根据古文献,「八斗」可能是指今指和平岛右岸的岬角。 历史. 台湾清治末期,八斗子地区为一街庄,称为「八斗仔庄」,隶属于基隆堡。该庄东北临海,东南与深澳庄为邻,南边为龙潭堵庄,西南边为深澳坑庄,西北边为社藔庄。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该庄隶属于基隆厅,编入第一区。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7月,第一区、第二区合并为「基隆区」。1920年(大正九年),该庄改制并雅化为「八斗子」大字,隶属于台北州基隆郡基隆街,大字下有「八斗子」、「沙子园」、「牛稠岭」小字名。1924年10月,基隆街升格为州辖基隆市。 战后基隆市改制为省辖市,八斗子地区编入第一区,大字改制为里。1946年,第一区改称中正区,本地区仍属之。因人口增加,本地区已细分为多个里。 交通. 台铁深澳线经过八斗子地区中东部,并在境内设有海科馆车站及八斗子车站(后者大部份站体及同名公车站牌位于新北市瑞芳区)。该两站均属招呼站,仅停靠区间车,可由此前往瑞芳、菁桐,或于瑞芳车站转接宜兰线列车。 省道台2线即北部滨海公路,经过本地区北部,往西转南可至基隆市区、金山、石门、淡水等地,往东可至瑞芳、贡寮、头城、苏澳等地。 2017年2月起,大都会客运 2088 由台北【市府站】到八斗子【海生馆站】,每日班次多,是台北与八斗子往来最方便的公共运输。 基隆市公车:103、104、107、108 可抵达八斗子地区。 基隆客运:1051、788、R66 参考文献. -{H|庄-{H|庄=>庄;
八斗子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