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德·美第奇
玛丽·德·美第奇(,,1575年4月26日—1642年7月3日),义大利豪门美第奇家族的重要成员,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王后,路易十三的母亲。
玛丽·德·美第奇为托斯卡纳大公弗朗切斯科·德·美第奇之女,1600年嫁给亨利四世,成为其第二任妻子。1601年,她生下了路易十三。
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后,玛丽·德·美第奇成为9岁的路易十三的摄政,她才智平庸、目光短浅、爱慕虚荣、轻佻肤浅,但野心不小。她先是任命宠臣康西诺·孔奇尼为王国首席大臣、把持国政,后来在1617年孔奇尼被其儿子路易十三及其亲信吕伊内公爵杀死后,与路易国王及首相黎塞留发生激烈冲突。玛丽摄政一开始就打击权贵,但后来不得不停止这种斗争,在1614年的圣美诺乌条约和1615的鲁顿条约中,对权贵做了很多让步。她抛弃了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与西班牙接近,并将奥地利的安妮公主定为路易十三的王后。
1617年孔奇尼死后,她实际上已失去所有权力,被路易十三和首席大臣吕伊内放逐到布卢瓦。玛丽并不就此甘心,用绳梯翻墙逃离布卢瓦城堡,组织多起叛乱以图东山再起,她的第三子奥尔良公爵加斯东于1619年发动叛乱以支持母亲,吉斯公爵夏尔·德·洛林也对她进行武力支持,但是战败的军队使她只能选择跟路易十三和解,并在1624年把心腹黎塞留推荐入国王的参政院中,黎遂成为实际的首相,结果她发现黎塞留效忠国王多过于听从她的建议,于是又使用各种方法想把他搞下台。然而一切努力均被黎塞留挫败;玛丽几乎被儿子路易十三驱逐,只是由于黎塞留故意玩弄手腕,她才被允许在昂热拥有一个住处,后来又得以返回宫廷。
1630年,玛丽再次企图推翻黎塞留失败(此为著名的「愚人日」:玛丽和黎都以为黎要被放逐了,国王却在傍晚醒悟,力挺首相黎塞留,使玛丽一方的人士都深感被愚弄),被迫逃往贡比涅。她接着逃到布鲁塞尔,最后去了科隆。1642年,玛丽在贫困中于科隆去世。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