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慧贤皇贵妃
慧贤皇贵妃(1711年—1745年2月25日),高佳氏。初为镶黄旗包衣佐领下人,后抬入满洲镶黄旗。文渊阁大学士高斌之女。乾隆帝的皇贵妃。乾隆二年,册封为贵妃。乾隆十年,病重期间封为皇贵妃,因此未行册封礼。她是乾隆朝第一位获封贵妃、皇贵妃的女子,也是乾隆朝唯一的一位初封贵妃。 生平. 慧贤皇贵妃出身镶黄旗包衣的官僚家族,世居辽阳地方,父祖辈均为高等官僚,婚姻圈逐步脱离内务府的基础范围。不过高氏家族作为内务府三旗包衣,有为宫廷服务的义务。因此,高氏在内务府选秀中,被指配给皇四子弘历,充作阿哥使女 (即阿哥格格,这两个称呼通用,详见永琪如格格之例) 。果毅亲王允礼的生母圣祖勤妃陈佳氏是高斌原配夫人的堂妹,高氏之母是高斌的二继室马氏。雍正十二年(1734年)三月初一,高氏奉世宗钦旨由格格晋封为侧褔晋。虽按侧福晋规格制作相应的冠服、器皿和金糊轿车等,却未见有补聘礼的记载,仅有册封为侧福晋的仪式。 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十五日的《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原居钟粹宫的皇考贵太妃耿氏「止荤添素」,可见新帝妻妾尚未入住此宫;直至五月才著收拾钟粹宫。约于此时,乾隆帝下旨命人赐三块匾额给皇太后、皇后、和贵妃,从内容来看,赐给皇后的“德洽六宫”匾安在储秀宫,赐给贵妃的匾额“令仪淑德”匾额挂在永寿宫。与此同时,两宫都有安床、安柜等装修记录,早于其他各宫。六年(1741年),乾隆帝命依照永寿宫陡匾的式样,制作十一面匾额,并亲自题写,分别挂在东六宫、西六宫除永寿宫之外的其他十一宫的正殿。乾隆帝还下谕旨:“自挂之后,至千万年,不可擅动,即或妃嫔移住别宫,亦不可带往更换。 二年(1737年)八月,高斌之二继室马氏携子高恒回京。在京期间,马氏得以进宫拜见时为贵妃的高氏,并得皇帝赏赐吃食。同年十月高斌闻知此事,就在十一月十三日上奏折谢恩。十二月,正式册封为贵妃。 五年(1740年)初,高斌之妻得以再次进宫拜见贵妃,并得以叩见皇帝。皇帝命高斌之妻一起看戏,并赐予其如意、䌷绫和缎疋等物。 据祭文所称,贵妃高氏常说出令人心悦诚服的规诫之言,并且有才华擅文采。她对皇后的态度谦逊平和,在制作女红方面又与皇后配合得非常和谐,常听到皇后夸赞她温和恭敬。她又佐理太后盥洗之事,太后很早就褒奖她贤德和孝顺。她在后宫的位份非常尊贵,却能够与其他妃嫔融洽相处而获得尊崇的褒奖和声誉。。 十年(1745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贵妃高氏为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皇贵妃高氏薨,谥曰“慧贤皇贵妃”。 高氏去世前不久,乾隆帝已下旨在六股道修建了一组券殿,充作高氏的金棺暂安处,其规格高于哲悯皇贵妃的那一组券殿。乾隆十年二月初八,高氏逝世后道场依照哲悯皇贵妃例进行。乾隆十七年(1752)十月二十七日与孝贤纯皇后、哲悯皇贵妃同日入葬清东陵之清裕陵。 慧贤皇贵妃生前居住在紫禁城的永寿宫,在圆明园的居所是韶景轩(位于圆明园四十景的第十一景“茹古涵今”;乾隆在“茹古涵今”诗中写道:“鸟语花香生静悟,松风水月得佳朋”)。过去每逢年节时,永寿宫东壁悬挂乾隆帝《圣制班姬辞辇赞》,西壁悬挂乾隆年间的《班姬辞辇图》。去世后,乾隆帝作《慧贤皇贵妃挽诗叠旧作春怀诗韵》等一系列挽诗,缅怀与她相处的二十年时光,其中也频繁将皇贵妃与班婕妤相比,他在《慧贤皇贵妃挽诗》中写道:“双双梁上燕,队队滩头雁。时或失乳巢,亦或别沙岸。况曽赋抱裯,尝经陪曲宴。忧农予悒欝,强慰予之畔。频进徐妃箴,未怨班姬扇”。慧贤皇贵妃仙逝之日为填仓日(正月二十五日),乾隆帝在此后诸多填仓日的诗中表达对她的哀思。慧贤皇贵妃的画像和生前物品曾和逝去的孝贤皇后的一起,被乾隆安奉在长春宫以作纪念。 去世后待遇. 乾隆十年(1745年) 三月初三日,据《雍和宫满文档案译编》记载,帝后等人前往慧贤皇贵妃梓宫停灵的六股道殡宫致祭。内务府共使用了四辆牛车接送后妃位下的太监。档案中的汉文清单可知由西暖殿富察皇后的太监独自乘坐一辆牛车,第二辆牛车由翊坤宫娴贵妃和长春宫嘉妃位下的太监乘坐,第三辆牛车由景仁宫纯贵妃和永和宫愉妃位下的太监乘坐;最后一辆牛车则由承干宫舒嫔、延禧宫怡嫔和永寿宫原皇贵妃位下德太监乘坐。 十年三月初八日,太监胡世杰交御笔「敕建白衣观音庵」匾文一张,此匾文连着御笔黄绢「甘、法」对联一副。另外,交御笔黄绢「慧贤了愿」匾文一张,此匾文连着御笔黄绢「华、香」对联一副。然而尚未有确实资料显示此处与慧贤皇贵妃有关。因为档案有缺失之故,目前仅能得知对联的部分字眼。同日,高宗下旨将对联做成锦边壁子抱月对,各随勾环托挂钉;三月二十三日将油匾一面壁子匾一面,持去雍和宫安挂讫;四月二十七日,柏唐阿盛德将锦边挂对两副,持去雍和宫安挂。官修白衣观音庵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位于香山静宜园南楼外八旗印房西(据《钦定日下旧闻考》、《五城寺院册》、《北平庙宇通检》),又记位于西直门外北关的南海淀地区(载《八城庙宇僧尼总册》)。 慧贤皇贵妃去世后,十一年(1746年)丙寅,乾隆帝赐给慧贤皇贵妃之父大学士高斌的墓地在清东陵三陵(孝陵、景陵、裕陵)东南方向的中峪,也是让高斌夫妇永远陪伴女儿于地下。二十年(1755年)高斌去世后,儿子高恒将其父与三位母亲合葬于此。 三十三年(1768年),高氏之弟高恒、侄高朴相继因贪墨坐诛。在处死高恒之前,大学士傅恒曾奏请乾隆帝看在已经去世的慧贤皇贵妃的面上,贷其一死。乾隆对此颇不快,正色道:“如皇后兄弟犯法,当奈何?”傅恒为孝贤皇后兄弟,听罢战栗不敢言。至杀高朴,皇帝再谕:“高朴贪婪无忌,罔顾法纪,较其父高恒尤甚,不能念为慧贤皇贵妃侄而稍矜宥也。” 年表. 雍正十二年(1734年)三月,钦奉雍正帝谕旨,于使女中超拔为宝亲王侧福晋。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二十四日,刚登基的乾隆帝诏封高氏为贵妃,并将高氏母家由镶黄旗包衣佐领抬旗,抬入满洲镶黄旗。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日 (1737年),以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为正使,内阁学士索柱为副使,册封为贵妃,居钟粹宫。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1745年),诏封为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深夜,高氏因痰疾薨逝,加谥曰慧贤皇贵妃。根据内务府《鸿称通用》的记载,“慧贤”的“慧”字,满语的意思为“有悟性”、“灵慧”,而“贤”字的满文意思则为“有德才的”。慧贤皇贵妃的胞叔江南江北寿春镇总兵官高钰和嫡堂兄江宁织造西宁奏请赴京城叩金棺。时任两江总督尹继善、江南提督佟佳氏补熙和漕运总督、浙江巡抚纳兰常安惊闻皇贵妃薨逝后,立即上奏宽慰圣心。 当日特旨令章嘉呼图克图携二十名喇嘛诵经,正月二十六日夜,特旨佛楼和尚等在吉安所大门下,置供一次。初次念经之七天,喇嘛移在吉安所大门外西侧厢房念经。一周年忌日,在六股道席子凉棚先请一百零八名喇嘛念经一百二十天,然后再请一百零八名禅僧念经一百二十天。 慧贤皇贵妃金棺暂厝于静安庄殡宫期间,皇贵妃那拉氏曾在乾隆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由雍和宫前往静安庄祭奠暂安在静安庄的慧贤皇贵妃和哲悯皇贵妃。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1752年),与孝贤皇后、哲悯皇贵妃同日葬入清东陵之裕陵,属于附葬。 嘉庆二十三年正月(1817年),高氏一族被赐姓“高佳氏”,嘉庆帝诏命,将玉牒内慧贤皇考贵妃之姓高氏满洲化为“高佳氏”。 参考资料.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慧贤皇贵妃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