䓬
! style="background:#d6e0dc; text-align: center;" colspan="2" | 识别
! style="background:#d6e0dc; text-align: center;" colspan="2" | 性质
! style="background:#d6e0dc; text-align: center;" colspan="2" | 结构
! style="background:#d6e0dc; text-align: center;" colspan="2" | 相关物质
䓬(tropylium ion)即环庚三烯正离子(cycloheptatrienyl cation),化学式 [C7H7]+。 1,3,5-环庚三烯发生氧化后成为6π电子芳香性环庚三烯正离子。
历史.
1891年,G·梅尔林通过环庚三烯和溴的反应,制取出一种可溶于水的溴化合物。和其它溴代烃不同,这种化合物(即溴化䓬)可溶于水,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它和硝酸银溶液反应会形成溴化银沉淀,表明其中含有自由溴离子。1954年,和诺克斯通过分析溴化䓬的红外和紫外光谱,发现它不是溴代烃,而是离子化合物C7H7+Br-。类似的高氯酸䓬(C7H7+ClO4-)和碘化䓬(C7H7+I-)也已通过X射线衍射确认为离子化合物。䓬离子的碳-碳键键长为147 pm,比苯(140 pm)长,但比乙烷(154 pm)短。
质谱图.
䓬正离子经常以m/z = 91的单峰出现在能裂解出苄基正离子(PhCH2+)的化合物的质谱图中,是后者的重排产物。比如甲苯的电子电离质谱图中的基峰就在 M-1 = 91,为亚稳的䓬正离子。
参考文献.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