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庙口
基隆庙口是位于台湾基隆市仁爱区的小吃市集,以仁三路上的奠济宫为中心聚集,是全台湾最著名的夜市之一。全天24小时皆有店家在此营业,每到晚间夜市时段时更为热闹,所以也称为庙口夜市,当地人口中所说的「庙口」指的就是这个地方。
历史.
基隆庙口的发迹与奠济宫密不可分。奠济宫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称为圣王公庙。奠济宫所奉祠的神祇为开漳圣王,是中国唐朝中叶时开垦福建漳州的陈元光将军,是当时基隆漳州籍移民的心灵寄托(基隆市区的居民大多原籍漳州)。后来于同治年间,由基隆居民和板桥林家等士绅合作将之迁于今仁爱区仁三路、石硬港溪(今日的旭川河)的右岸附近,与左岸庆安宫(基隆妈祖庙)隔岸而对。奠济宫周边原本为稻田,1884年,时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到该地时,赞美「田美如玉」,日治时期亦曾设立「玉田町」。后虽经日后多次行政区划,今日仍保有「玉田里」之名。
据当地耆老的记录,庙口小吃的历史可追溯到日治时代末期。当时奠济宫香火鼎盛,随著众多香客而来的流动摊贩,在庙埕上聚集延伸,并逐渐扩大成为市集;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经基隆市政府统一规划仁三路上、爱三路到爱四路之间路段的摊贩成为食肆街区,登记的店家数目达六十多家。经过长期发展,庙口小吃的知名度反而凌驾于奠济宫之上。
目前的基隆庙口,除了原有于仁三路的小吃摊贩区(狭义的基隆庙口)之外,也与日后逐渐兴起的爱四路夜市连成一气,呈「┘」形状(横躺的「L」形)聚集。
外部连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