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木鱼歌
木鱼歌又称木鱼、唱木鱼或摸鱼歌,是一种广东曲艺,属于弹词系统,为唐代佛教的俗讲、变文及宝卷传唱至粤,与地方民歌民谣逐渐融合演变,于明朝晚期出现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于民间广泛流传,多为即兴表演,或根据记忆演唱,后来发展出唱本木鱼书,衍生出龙舟歌、南音。 木鱼歌初为清唱,没有口白,也没有乐器伴奏,曲体、拍子自由,腔调朴素简单,一般按唱词自然诵唱,不需从师学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曾有职业木鱼歌艺人,男称瞽师,女称瞽姬。职业艺人比较讲究唱工,唱腔也刻意求工,逐渐发展出擅于表达哀伤的「苦喉」梅花腔。 《紫霞杯》为第一个木鱼书故事被拍摄成香港电影,由南洋影片公司出品,侯曜编导,罗品超及梁雪霏主演。 早期作品以观音行迹相关故事最为流行。到了清代,开始有文人创作木鱼歌,除了有宗教色彩的故事及「劝世文」之类的内容外,还有下述题材: 木鱼书. 木鱼书是木鱼歌的唱本,有将现成的曲词纪录之后传抄、刊印,也有新创曲词刊印成书后才传唱。其刊本、抄本有记载可查的约有500部,4000至5000卷。从明末到民国初年,曾刊刻出版木鱼书的书肆有50多家,近20家标明所在地在广州。 有人以收藏木鱼书为兴趣,如郑振铎所藏木鱼书约有300至400本;梁培炽收藏木鱼书约300至400种,2000余册。 才子书. 木鱼书中11部代表作品 花笺记. 《花笺记》于1824年由英国人翻译成英文,1836年由德国人译成德文,后来有法文、俄文、荷兰文等国译文。1827年2月23日,德国诗人歌德在日记中写下了阅读英译本《花笺记》的感想。#重定向 重定向;重新导向;。
木鱼歌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