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阿都拉·巴达威
敦阿都拉·阿末·巴达威(;1939年11月26日—),马来西亚政治人物、巫统党员,于2003年从马哈迪·莫哈末手中接过首相职位,为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2003-2009)。官方授予其头衔为“人力资源发展之父”()。他也时常被称为“伯拉”(),即大伯和阿都拉的合称。 1999年1月8日,时任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委任阿都拉担任副手,直到2003年10月31日才将首相一职交接给他。2004年大选,阿都拉领导国阵狂胜对手,然而在2008年大选,他带领的国阵首次失去三分二的绝对多数议席的优势和五个州政权,导致他面对巫统内部的长期施压逼宫,之后于2009年4月3日宣布卸任。阿都拉也在随后获端姑米占·再纳·阿比丁授予“敦”头衔。 早年. 阿都拉出生于槟城峇六拜一个宗教意识强的家庭,他的祖父是阿拉伯裔,他的外公哈苏璋则是来自中国海南省三亚的回辉人穆斯林。他于大山脚高级中学(英文中学)度过中学生涯,随后前往美以美男子中学(MBS)就读中六,进入马来亚大学并于1964年获得伊斯兰研究的学士学位。 政治生涯. 阿都拉参政前曾任文化、青年及体育部副总秘书。1978年大选,他中选为槟城#重定向 区国会议员,之后于1980年受委为马来西亚联邦直辖区部政务次长,并于同年9月擢升为直辖区副部长。 1981年,阿都拉升做首相署部长,并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兼出任巫统槟州联委会主席。1984年,他获选为巫统副主席,并出任教育部长。1986年,阿都拉被调任为国防部长。1987年巫统党选中,他参与东姑拉沙里及慕沙希淡B队,与首相马哈迪·莫哈末的A队抗衡。阿都拉虽在这次的党选中成功保住副主席的职位,但其部长职位较后却被撤除,不过他却选择继续效忠巫统。1988年,阿都拉受委为最高理事会成员,继而受委为副主席。1989年,他受委代表巫统参加国家经济咨询理事会,担任重组社会小组主席。 1990年巫统党选中,阿都拉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蝉联副主席,并于1991年在内阁改组中受委为外交部长。不过,他却在1993年巫统改选中站在元老派的阵营,结果以微差的票数败给宏愿队伍的安华、慕尤丁及莫哈末泰益,失去副主席的职位,但他仍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 1995年12月30日,阿都拉宣布参选1996年巫统副主席职位,最终顺利获胜。 1999年1月8日,在经过数月的民间踹测后,马哈迪正式委任原外交部长阿都拉为副首相兼内政部长。2001年2月,阿都拉抵达开罗出席第三届D-8经济合作组织峰会。2003年10月31日,马哈迪宣布辞去巫统主席职,同时将把职位交给署理主席的阿都拉。 首相. 2004年大选. 2003年10月31日,阿都拉正式从马哈迪·莫哈末手中接任马来西亚首相。2004年马来西亚大选,阿都拉领导的国阵大胜90%的国会议席。 下台. 2008年3月8日,马来西亚第十二届大选,国民阵线遭到挫折,失去了三分之二国会议席的多数优势。阿都拉原定于2010年退位,但在遭到巫统高层的压力下,于10月宣布提早至2009年3月的巫统党选后转让职权,同时也不寻求蝉联巫统主席职。 2009年4月2日,阿都拉正式卸下首相职务。次日获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颁授“护国玛哈拉惹荣誉勋章”(头衔为「敦」)。 家庭. 婚姻状况:已故妻子恩顿玛末 (Endon Mahmood) ;现任妻子。与恩顿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卡马鲁丁·阿都拉(Kamaluddin Abdullah),斯可米集团(Scomi Group)股东。女儿诺丽·阿都拉(Nori Abdullah),女婿凯里嘉马鲁丁(Khairy Jamaluddin),现任巫青团长,曾是益资利集团(ECM Libra)股东。 评价. 民调中心默迪卡研究中心(Merdeka Center)的2007年第4季民调显示,阿都拉的支持率在干净及公正选举联盟(公选盟)以及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兴权会)成功号召万人大集会之后,跌至历史新低61%。 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认为阿都拉是一名“弱势首相”,并评价其领导远远不如前首相马哈迪·莫哈末般有魄力。 新加坡《海峡时报》认为他的改革遭遇巫统和官僚的强大反弹,以致有心无力,能留给马来西亚的政治遗产,实是凤毛麟角。另有外交官更形容他是马来西亚版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苏联末代总统和总书记)。 2018年3月27日,阿都拉获得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所(ASLI)颁发的“大马人力资本发展之父”终身成就奖。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所首席执行员杨元庆表示,这个奖项是要表彰阿都拉在担任首相和教育部长期间,对国家人力资源发展做出的贡献。 争议. 改革失败. 阿都拉在2004年大选期间曾多次许下各种改革的承诺,不过他在位期间很多改革没有实现,不仅没能够进行许多的改革,阿都拉的众多改革也让马来西亚在日后陷入更混乱的局面,如他对媒体界的改革,执政期间,阿都拉透过开放言论空间让媒体掌握更大的自由权,然而这项改革让许多媒体更加不受限制的煽动各种舆论,导致国家在面对重大课题时争论不休,而这个局面也是现在马来西亚媒体界的通病之一。#重定向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亲戚涉及丑闻. 2006年10月,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腐败案独立调查委员会报告指出,阿都拉的两名亲戚涉及与伊拉克有关的“石油换取粮食”丑闻。 水灾期间出国. 2006年12月,阿都拉在南马大水灾期间,因前往澳大利亚为一家Nasi Kandar餐馆开幕而饱受非议。 2007年世界竞争力报告. 2008年1月29日,由巫统控制的《马来前锋报》封面头条报道,马来西亚政府效率排名世界第6,甚至超越英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先进国。有关新闻指出,阿都拉引述瑞士洛桑经济管理学院(IMD)的世界竞争力报告,指马来西亚在逾2千万人口国家的组合中,政府效率的排名超越英国、德国、泰国、西班牙、日本、俄罗斯和法国。 人民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依布拉欣于当天在其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反驳阿都拉上述说法具有误导性,事实上马来西亚在“2007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不进反退,从2006年第22名倒退一位至去年的第23名:“阿都拉所公布的数据,只是局限于人口逾2千万的国家组合内的排名,并非全世界的排名。”“阿都拉以这种误导性的做法,试图无力的隐瞒马来西亚经济在其执政下,只取得缓慢的进步。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会受到阿都拉的误导。” “退休礼物”. 2022年3月7日,前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在国会参与元首施政御词辩论时透露,阿都拉退休后曾获得时任政府赠予总值7000万令吉的礼物。 轶事. 病危或逝世的传闻. 阿都拉多次被社交媒体流传病危或逝世的假新闻。2020年8月,社交媒体流传阿都拉的健康每况愈下,但其特别助理杰菲里驳斥有关传闻,并强调阿都拉目前的健康状况良好。该案后来被归类为不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时任全国总警长阿都哈密·巴多尔表示此事存在误传,文章作者并无恶意。同年10月,再度流传阿都拉病危的假消息,其办公室也再度发表文告做出否认,并说:“阿都拉身体健康。”2021年4月22日,阿都拉逝世的消息通过Facebook广传。6月,阿都拉再次被谣传已逝世的假新闻,阿都拉办公室隔日警告,将对散布假消息者采取法律行动。11月,阿都拉办公室所属的Facebook账号再次收到阿都拉逝世的假新闻,办公室强烈否认这一消息,强调他和家人都身体健康。 外部链接. ! colspan="3" style="border-top: 5px solid #ccccff;" | 官衔 ! colspan="3" style="border-top: 5px solid #ffbf00;" | 政党职务 ! colspan="3" style="border-top: 5px solid #FACEFF;" | 外交职务
阿都拉·巴达威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