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府城南门
台北府城南门,又称大南门,正式名丽正门,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公园路、爱国西路交叉路口的台北府城城门,今列为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历史.
作为台北府城主门的丽正门(大南门),规模及外观冠于诸门,上下簷之间装置翠绿色琉璃花窗,与朱红色城墙相映成趣,外观最明显的特色在于采用比北门高一层的歇山重簷式的屋簷。此是古亭、公馆居民的捐献。清治时期门外附近为龙匣口社所居,多为田野。
1900年,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中学校学生以此门为名创立「丽正会」,对外代表校友会,对内是学生社团主脑。
战后时期,位在公园路、爱国西路交叉路口的丽正门被改成北方宫殿式建筑,石砌的城座、门洞保持原样。戒严时的总统府宪兵班会驻守丽正门,并设有军用地下通道。该门是台北城门中最后由军方交给台北市政府管理的,且二楼仍不开放。
中央二二八纪念碑在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的位置能与南门、国立台湾博物馆连为直线。这设计是以三种不同政权的建物代表台湾历史进程。
1995年3月28日,台北市政会议通过将丽正门等台北城门向内政部提列为古迹。1998年4月21日,台北市政会通过请中央指定为国定古迹。
台北捷运公司曾推出「台北城的故事」系列捷运储值卡,其中丽正门为主题的是发行于2001年4月1日,限量五万张。2004年,为建城120周年系列活动,市府曾计划选大南门附近进行城墙复建,让现代台北市民也能登城垣。原先的城门党徽,于2009年6月11日发生民进党议员去涂白景福门国民党党徽后,文化局决议党徽保持不涂上颜色,避免争议。
因台北捷运仅剩大南门没有作捷运站主名,当地的龙福里里长郑珍珍于2016年6月向市长柯文哲争取在中正纪念堂站加注「南门」。2021年11月9日,柯文哲赴北市议会进行总质询时,面对北市议员江志铭建议将中正纪念堂站改名为南门站,回应已营运中的捷运站改名不易,但已后面注明「南门站」。
参考资料.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H|庄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