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公会德田李兆强小学
圣公会德田李兆强小学()位于香港九龙蓝田庆田街3号,是香港圣公会辖下一所的由政府津贴的基督教小学。此校前身为1970年创立的圣公会兆强小学下午校,于1996年迁入平田邨新校址。2001年,李兆强小学获批准分拆上、下午校,并获分配于蓝田邨的千禧校舍。2003年,随著新校启用,学校亦由半日制改为全日制,下午校学生迁往新校,而上午校学生继续在圣公会李兆强小学就读。
历史.
1860年:「英国海外传道会」(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 简称C.M.S])委派传教士东来传教。由于当时妇女鲜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其中一位传教士白思德女士于香港岛设立了多间以她名字为校名的学校,教授各区妇女。
1876年:为记念白女士的功绩,将曾被烧毁后重建于荷李活道的一所学校命名为白思德纪念学校。这所学校即是今天圣马太小学的前身,亦是圣公会第一间小学。
1881年至1931年:又先后共创设十三所学校,学生达数千余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校务因战争而有所停顿。
1945年8月:战争结束,香港重光。随后几年,大陆各省人士多来港营生,人口亟增,学童人数亦随之增长。当时,何明华会督对学童教育极表关怀,遂请施玉麒牧师领导办理复校工作。
1961年:为方便发展及计划扩展学校工作,便成立「圣公会小学监理委员会」,以此来接管由「英国海外传道会」所创立的学校。
1970年:兆强小学于1970年开办,当年只有上午部共六班,采用传统方式教学。
1972年至1976年:1972年至1976年间曾借出部份课室供圣公会基孝中学使用。1976年开始扩办下午部。
1980年:全校已开设四十八班。多年来,适龄入学儿童数目日渐减少,区内多所学校要面对缩班或遭逢结束厄运,但兆强小学仍能保持四十八班。
1996年:因蓝田重建﹐兆强小学全体员生得于1996年秋搬往新校圣公会李兆强小学。又本校深得家长支持,兆强小学上下午校共六十二班。
2003年:学校由半日制改为全日制,上午校学生继续在圣公会李兆强小学就读,下午校学生则迁往德田邨千禧校舍至今。
2006:踏入二十一世纪,为配合不断变更的教育政策,维持推动教育工作的优势,本校的会于2006年6月成立新公司,取名为「圣公宗(香港)小学监理委员会有限公司」。现时属下小学共有50间,分布全港各区。
辧学宗旨.
本校乃政府津贴基督教学校,隶属圣公宗(香港)小学监理委员会有限公司,前身为圣公会兆强小学及圣公会李兆强小学下午校,服务学界达四十年。二零零一年申请新校成功,获批一所千禧校舍,并于二零零三年九月迁往蓝田现 址继续教育服务。本校秉承校训「非以役人 乃役于人」的精神,用爱心关怀培育学生, 使他们能主动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尽展潜能
校训.
「非以役人,乃役于人」
非,不要;以,受;役,服侍。
此句为所有圣公会小学之校训。
全文指「不要受人服侍,而是去服侍他人。」,出自《马可福音 10:45》:「 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做多人的赎价。」校训精简原文,祇留其精神。
学校设施.
GF: 地下有盖操场、一个标准大小足球场、两个标准大小篮球场、排球场、校务处、小卖部(于第一小息亦会到其他楼层设置流动小卖部)、会议室1、会议室2「绿茵园」(类似小花园)、停车场。
1F: 一楼有盖操场(多用途埸地1/2;多用途场地2有时作乒乓球场用)、五间标准课室、辅导室、108室(分两部份,一部份为音乐室,另一部份为舞蹈室)
2F: 五间标准课室、校园电视台、图书馆、Stem室(前身为语言室;语言室有时用作后备电脑室)、常识室、多用途教学室(常作第六课室)
3F: 五间标准课室、视艺室、电脑室、校园电视台、模拟驾驶室
4F: 礼堂(常作羽毛球场用)、五间标准课室
5F:五间标准课室、礼堂包厢
6F: 五间标准课室
教学特色.
每年一度「SimCity」,以英文作为模拟城市里的沟通语言。此外,还有「SimCity Broadcast」,以英文读诵/背诵一段日常生活用到的句子,句子取自《English is Everywhere》。
另外,学校每年皆有一级为六班制,第一年为一年级、第二年为二年级,如此类推。第六年后将由一年级重新开始,如回圈一般。例如2015年入学者,刚好便是第一年,如此至其第六年小学学业,亦会有六班。
2016-2022年间,六班制年级(2016为二年级)皆使用二楼课室,而总有一班使用特别用途室作课室(2016-2018为F班使用,2018-2021为A班使用)。但亦有例外,例如:2021/22年度的一年级就有六班,但A至E班皆使用101-105课室,而F班则上一层到201课室使用,2A使用202;2B使用203如此类推直至2D班使用205,2E班才使用特别用途室作课室
圣公会小学校歌.
美哉我圣公会学校,林立港九,远近蜚声,本主基督博爱精神,乐聚群英。
格我以诚,导我以正,仁义为准,道德为绳, 良师益友切磋砺,培育心灵。
节俭习惯养成,刻苦精神充盈,德、智、体、群、美,应与日俱增。
乃役于人,仰我校训,学子自当拳拳服膺,努力前程,修身立行,荣耀我主名。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