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真谛
真谛(,499年—569年),音译波罗末陀,又名亲依(梵语:Kulanātha),音译拘罗那他,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其他三位是鸠摩罗什、玄奘和不空(或义净)。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一说他“景行澄明,器宇清肃,风神爽拔,悠然自远。群藏广部,罔不厝怀。艺术异能,偏素谙练。虽遵融佛理,而以通道知名。……历游诸国,随机利见。” 生平. 西天竺优禅尼国人,出身婆罗门种姓。少时博访众师,学通内外,尤精于大乘之说。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传人,主宗无相(nirākāra)唯识学。安慧的唯识理论,主张只有「自证分」是实有,见、相二分都非实有,所以他的唯识理论是「无相唯识」。 由于博览群书,精通佛理,立志周游诸国,弘阐佛法,不畏艰险,先至扶南(今柬埔寨),后由梁武帝礼请来到中国,大同十二年达于南海(广州)。武帝太清二年(548年)抵达建业(南京),因遇侯景之乱,被迫逃难于苏杭,后开始从事佛经翻译事业,一生共翻译64部278卷,其中以《摄大乘论》、《俱舍论》、《金七十论》等最为著名。晚年(562年)因感慨「弘法非时,有阻来意」,于是坐船欲西返印度,但却被风浪所阻,又漂回广州。 受刺史欧阳頠竭诚供养,智恺等人亦来皈依,由此继续其翻译、弘法事业。真谛翻译经典的特色,是一边讲学、一边翻译,译述并进,并时常从事“义疏注记”。史载他“循环辩释,反复郑重,乃得相应。一章一句,备尽研核,释义若竟,方乃著文。”在他的影响下,成立了摄论宗、俱舍宗一派。真谛之著作皆已佚失,其学说只能在吉藏、圆测、窥基、法藏等人的引述及其译作中得见。 作品. 真谛译作现存者如下(主要依照法经的《众经目录》列举,并以彦琮录和开元录补充): 〔经藏〕 (以下出彦琮录、开元录) 〔律藏〕 〔论藏〕 (以下出彦琮录、开元录) (以下出开元录) 〔传纪〕 〔数论〕 (以下出彦琮录、开元录)
真谛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