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立枷
立枷又称站笼,是明代时出现的一项刑具,受立枷之刑的人通常都会死于该刑具之中。 历史. 立枷的发明者是来俊臣,这种刑具用木制造为一个高长的笼子,笼子前面长,后面则较短,顶部有一个圆孔,受刑者的脖颈会被枷锁著,脚部只能勉强地接触到刑具的底部,令受刑者只能直立而无法跪坐,使受刑者疲劳过度而死。 而立枷之刑在明朝时经常用于东厂和锦衣卫的「诏狱」中,专以对付皇帝钦点的犯人和政敌,受刑者会被监刑的校尉放进枷立中,并把立枷锉低,令受刑者无法将整双脚掌平放于刑具底部,受刑者的体力会快速消耗,不出一日内便会伏法。 因得罪了「厂卫」而死于立枷的非常多,当时受枷的人死后,很多家属依然未能取回尸体。原来当时明政府规定受立枷之刑者如在服刑期满前已经死于枷中,亲友不可立即取回死者尸体,要直至完成受刑时限,才可以把尸体运走,尸体只可以轻轻地盖于土下。所以立枷之刑是当时朝野中最令大臣惧怕的刑罚。 明熹宗在位时,魏忠贤得宠,权倾朝野,得罪魏忠贤的大小官吏,往往会被拉至「诏狱」受不同的苦刑,当中立枷是魏忠贤常用来迫害官员和平民的刑具,清代野史《烈皇小识》卷一就曾经提到「动扎以立枷示威,前后毙者数以千计。」,印证了魏忠贤的所作所为。 清兵一统中国后,立枷仍旧保留,并从诏狱扩及一般地方衙门。康熙帝即位后的第八年,定枷的上限重量为70斤,次级的为60斤重,长度为三尺,宽度是二尺九寸,并规定各地衙门都要按照刑部的样本进行立枷之刑。 1864年太平天国遭攻灭,曾国藩逮捕「忠王」李秀成,即以站笼问供李秀成,李遂说出著名史料之「太平天国败灭十要」。 清代灭亡后,立枷也再没有出现。 文学描述. 《老残游记》中描述清官玉贤(影射毓贤)爱用站笼处死犯人,其衙门口有十二架站笼,难得有空。
立枷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