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蓝胶袋
红白蓝胶袋(中国民间称为蛇皮袋、民工袋、编织袋)是一种红色、白色、蓝色三色相间的大型平价旅行袋,一般为16-28英寸高。质料既轻又坚韧,而且耐用及容量大,故常用于搬运的用途。
在20世纪60年代,「红白蓝帆布袋」可谓搬家必备好物。这个如今已成为香港经典标记的帆布袋,由香港华艺帆布老板李华创造,他也被誉为「红白蓝之父」。 当年,他凭著一双巧手,制造出容量大且轻巧防水的帆布袋。#重定向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材质方面,它虽然与一些包一样,可能声称是“尼龙帆布”,但这不够精确。红白蓝胶袋可能其实是由PE、PP制成的。
历史.
在六十年代,日本人生产以PE(聚乙烯塑胶)制成的“尼龙”帆布,用来运送工业原料,当时只有彩蓝色。
后来PE传入台湾,台湾厂方觉得「丧事蓝」不太吉利,于是加上红、白两色,变成三色相间的设计。约在七十年代初,帆布再辗转来到香港。
红白蓝胶袋的设计最初只有红、白、蓝三色相间,设计简单。1970年代至198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中国大陆经济相对落后,不少香港人到中国大陆探亲都不约而同以红白蓝胶袋装载货品,一时间红白蓝胶袋与探亲成了同义词。而设计上,除了原本的红白蓝三色粗直纹外,更出现格仔款式,更甚加上车轮,非常方便。
1990年代,红白蓝胶袋发展成全红、全蓝、红白、红白黑等多种款式,但仍以「红白蓝胶袋」称之。
2007年1月,法国高档品牌路易威登在新款手袋展示会上,出现一款与红白蓝胶袋设计如出一辙的挽袋。路易威登的手袋比一般的红白蓝胶袋多了一些标志图案,售价却贵数百倍。路易威登虽以「法国国旗以此三色组成」作解释,但仍让英国独立报称为「史上最可笑的手袋」。由于红白蓝胶袋在春运中常与务工人员相关联,此事亦引来中国大陆媒体的嘲弄。
文化.
香港回归后,香港人希望寻获身份认同,「红白蓝胶袋」被称为香港精神之一。
2004年,被喻为「歌神」的许冠杰在演唱会时以「红白蓝」胶袋改装成舞衣,更将小型红白蓝胶袋当赠品派发,将红白蓝胶袋热潮推向高峰。
2007年上映的电影《老港正传》以香港作主题,亦用「红白蓝」作海报底色,展示出红白蓝能代表香港。
也有不少香港设计举办展览,或将红白蓝元素融入设计当中,将这热潮延续下去。香港文化博物馆及香港艺术馆亦有相关主题的展览。
而在中国内地,红白蓝蛇皮袋曾因实惠、防水、耐脏、容量大、结实耐用、可充当无座时的座席等特点而备受春运返乡旅客的青睐,也因此一度成为春运的文化符号之一。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