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派 (香港)
本土派(),泛指以香港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强调香港的主体性和香港文化的政治派系。本土派认为香港人的定义为拥护香港、守护共同的核心文化、价值的身份认同,对抗港中融合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政治干预。2019年反送中运动后,部分视为民主派成员,而修宪派则从本土派分裂出来发展。
沿革.
香港在1841年开埠后到1997年主权移交前称为英属香港,期间香港企业家、社会运动人士马文辉创设了联合国香港协会和香港民主自治党两个组织,以推广由中华民国、法国、苏联、英国及美国所签订的《联合国宪章》所标举的人权、平等、自决、自由、民主等价值原则,并响应促使香港在列之「非自治领土」独立自治的呼吁。虽然马文辉没有抛弃其中国人的身份,但他指出香港华人并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华民国政府所接受,是不可识别的「无国家身份」,香港人应「生于斯、长于斯,而且死于斯」,建立一个属于香港人的自治政体。这番言论被认为是香港政治史上首个具本土意识与身份认同论述。
本土派人士认为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间接使中联办和港澳办的关系出现裂痕,其后的中共内部斗争更令到香港权力出现分化,宣称把香港社会视为牺牲品,又认为中共中央利用政策手段使香港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习近平在2002年任浙江省代省长时推行发展上海经济的政策,令大量香港资金受到后来人民币汇率改革影响而流入上海,诱使不少外省人口涌向上海定居以赚取利润,变相令香港制造业的前景陷入低迷。在此之前,1978年改革开放后,到1992年邓小平在九二南巡期时中共中央在深圳采纳主政广东习仲勋的建议,决定创办深圳经济特区,促使香港的物质生产和资本迅速往深圳转移。
批评声音认为,香港在主权移交后遭到「赤化」,尤其是中国政府鉴于2003年的民意反扑,未能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而使中联办加速透过香港政府和建制派在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上干预香港,通过单程证引入新移民和大量中国大陆自由行旅客来港,企图实施同化政策去改变香港社会的面貌,破坏香港本土的文化和核心价值。香港议员江贵生认为,当港中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本土意识和香港人身份认同逐渐抬头;加上泛民主派支持由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所衍生出的民主回归,而被指多年来抗争成效未见理想,促使本土派的崛起,并与激进民主派区分。
批评声音指出,习近平在2012年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执政后不断滥权,指示中联办、港澳办等中共部门继续利用港中融合论述渗透主流社会,破坏香港优良传统及繁荣稳定之基石,并蚕食香港的核心价值,致使捍卫香港法治与自由的本土派开始兴起。在2016年立法会选举过程中,有报导质疑中联办为确保新界东选区的容海恩和新界西选区的何君尧成功当选,指派职员跟踪本土派人士梁天琦并要胁建制派自由党候选人周永勤弃选,以及出现2016年香港立法会参选确认书风波等,意图干预选举及损害香港的法治与自由,可会令本土派的势力日益壮大。
反送中运动以及港版国安法的影响下,朱凯迪、黄之锋、岑敖晖、何桂蓝、张昆阳及袁嘉蔚等自决派人士组成抗争派,于202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民主派初选中与本土派结盟,挑战传统民主派的温和路线。最终,抗争派候选人与传统民主派候选人各占名单一半。
在2019年后,本土派建立一种具革命意识的保守主义,从而对后现代主义作出批判。也认为现在香港今天面对的问题是泛民主派因为希望政府解决问题而主动为政府充权的结果,故此间接增加了政府权力引致的买办寻租行为。有评论认为泛民主派的港同盟与支联会应对香港今日政府扩张与制度崩坏的局面负上最大责任。
政治理念.
本土派主张以香港人的利益作为本位,认为政策应以香港人的利益为依归,香港人应平等享有各种权利,反对给予新移民特权。
本土派支持主权在民,按照在香港主权上的不同主张及路线可细分为多个分支。
本土派提倡实行「港中区隔」来抵制港中融合,先以族群矛盾切入,再以族群斗争为纲,从而达到捍卫香港独特性的效果。本土派宣称民主回归经已破产,宣称「香港族群」被受中共政权「殖民统治」,因此主张香港人应反抗被中共控制的香港政府,并有权决定自己的前途。本土派人士孔诰烽宣称,又中共采行「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意图垄断香港一切生活所需,正如弗里德里希·海耶克引用托洛茨基所言由「不劳动者不得食」改变成为「不服从者不得食」,将会通往奴役之路。亦有评论引述《经济学人》指香港是裙带资本主义最严重的地方,而裙带资本主义会带来权力寻租与腐败,本土派的思想具有公共选择理论的特色。。
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认为,中国大陆红色资本在香港的渗透危害自由市场体系,甚至出现垄断情况(自由市场属于竞争模式,裙带资本主义属于垄断模式,两者并不相容),本土派希望能够减少香港在经济上对中国大陆的依赖,利用「去中国化」的方法保护经济自主,以维护香港独立自主与港中区隔之传统。
香港保留很多英治时期的特色,反映出部分香港市民怀念英治时期倾向。在1989年支联会成为「建设民主中国」在香港的最大推手,一般而言本土派指的「大中华胶」泛指中国民族主义的信仰者,而现时民族主义已变成中国民族主义的代名词。
有评论认为,在本土派崛起后,香港政治格局大概有三类取向:由泛民主派所代表的民主回归派、由建制派所代表的中共专制支持者,以及有反殖民倾向的香港民族主义本土派。香港民族主义是指具香港人身份认同倾向的民族主义者,因其独特理念引起香港与国际社会广大关注。一般而言辛亥革命前的民族主义并非今日所说的中国民族主义,而倾向于民族自决。中国民族主义提倡所有在大清帝国治下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原有的民族主义提倡大清帝国解体后各民族都有独立自决的权利。因此中国民族主义理念并不相容于主流本土派中,本土派认为「大中华胶」属于伪民族主义者,他们一般会打著血浓于水,大爱包容等旗号掩饰他们对中国「帝国主义」的双重标准,为中国殖民侵略香港打开大门。而他们的行为最终会加速中国「殖民主义」对香港的侵略,本土派认为他们是出卖香港的人。
本土派在社会及政治层面的立场都与泛民主派和中间派存在分歧,例如对港中关系的理解,以及思考六四事件。部分泛民主派因为受中国民族主义影响,认为主张争取香港民主的同时必须与中国沟通并关注中国的民主及人权状况;而本土派则认为香港没有责任及义务去推动中国大陆的民主运动。
部分本土派并不认同香港民族主义,认为抗争对象是中共政权而非人民,反对歧视其他居住在香港的族群(包括中国大陆新移民),坚持和平理性非暴力抗争,因此被质疑有关主张与民主派的主张没有分别,形同「左胶」。有本土派评论指源自反高铁反国教的香港众志与土地正义联盟等人恶意改造本土自决派(现称「抗争派」)路线为民主自决,即是删除「民族」二字,从而经过政治投机骗取选票。自决派为中华民族主义的思想殖民行为大张其鼓,对本土派内部进行分化与打击。左翼自决派因而被指是寄生于本土派的理念和路线之中的一个异构物。自决派因其与泛民主派的裙带关系下,为国际所知悉。然而,这一种透过裙带关系所产生的国际知名度不良地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于香港本土派之观感,直接结果就是使本土派思想被边缘化。长远而言,这一群政治投机的左翼自决派理念对于香港民主运动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也有一些比较熟悉历史的本土派精英,采用「焦土政策」、「揽炒」,被称为「焦土派」。他们采用焦土战略以瓦解中国民族主义与采用历史修正主义的学术立场,这一种本土派割裂古代名人是中国人民族主义的认同。例如:称唐朝为李唐帝国,称屈原为楚国人等。部分本土派认为以中联办为辖下的三中商经垄断香港的教育制度,再利用教育制度以高压方式进行统战工作,恶意削弱香港学生的竞争力,使高官子女较容易获得海外名校学籍。这导致香港社会各阶层反弹与增强香港「反共共同体」的政治地位。有评论指这个「反共共同体」具有深厚的先秦道家文化的特质,例如:上善治水、以柔制刚、受邦之垢、有无相生、阴阳一体。「香港共同体」以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经济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为「黄色经济圈」的基础,提倡「经济民族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以「对内放任、对外干预」的模式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主要派系.
本土派包括多个政党、政治组织及一些独立人士,现时或曾经在本届区议会拥有议席的主要包括屯门社区网络、天水连线、半岛连线、将向天晴、东九龙社区关注组、将青力、天民台、北区连线、长社力、九龙角落等,但自从区议员辞职潮及超过50名区议员因拒绝宣誓或宣誓无效被DQ后,大部分目前已处于低调运作或解散的状态。
港独派.
主张利用不同途径包括武装革命来逼使中共放弃对香港主体性的管治,继而让香港取得完整主权并达致香港独立。
民族自决派.
提倡以公民民族主义建构香港民族,并行使《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赋予的权利,举行香港前途的民族自决公投,由香港人决定维持一国两制或更改香港政体,而香港独立将会是必定出现的选项。民族自决派的ALLinHK于2016年立法会选举后活动减少、保持低调。现时本土民主前线的多个主要人物在监狱服刑或者在外国受政治庇护,主要职位皆从缺,但组织仍然在网络低调运作,未有解散。
制宪派.
主张「全民制宪,重新立约,实现真正『港人治港』」;曾于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与热血公民和香港复兴会组成热普城选举联盟,以「五区公投,全民制宪」为竞选纲领。
相关人士.
现任区议员.
现时本土派连同自决派在6个区议会中共有15个议席,议员包括:
召集人
* 陈浩天:MyRadio节目主持
发言人
* 周浩辉:MyRadio节目主持
秘书长
* 马骏朗
代表
* 张文宝
召集人
* 林衍希
联络人
* 庄锡余
* 张民杰
* 梁文辉
代表
* 伍健伟:前元朗区议员
* 林进:前元朗区议员
* 侯文健:前元朗区议员
* 关俊笙:前元朗区议员
主席
* 马健贤
主席
* 黄毓民:前立法会议员,MyRadio创办人、节目《毓民踩场》、《毓民踢爆》主持
召集人
* 赖绮雯
召集人
* 梁颂恒:前立法会议员(宣誓无效),前Channel i节目《新言论政》主持
代表
* 游蕙祯:前立法会议员(宣誓无效),前Channel i节目《新言论政》主持
* 黄俊杰:前Channel i节目《喧哗作乐》主持
* 赵旭光
* 叶荏硕
发言人
* 陈泽滔
代表
* 黄子健:前观塘区议员
发言人
* 王百羽:前元朗区议员
代表
* 李文浩:前深水埗区议员
召集人
* 韩礼贤
发言人
* 梁天琦:Channel i创办人、节目《本土民主前线》主持
召集人
* 李东升:Channel i节目《本土足球前线》主持
代表
* 黄台仰:本土民主前线前发言人、Channel i创办人、节目《本土民主前线》主持
发言人
* 邝颂晴
召集人
* 黄丹晴:屯门区议员
代表
* 黄嘉浩
主席
* 刘颕匡:中大本土学社召集人
代表
* 黄学礼:前沙田区议员
代表
* 刘勇威:大埔区议员(独立身份参选)
总干事
* 林锡添:前荃湾区议员
代表
* 梁咏诗:东区区议员
代表
* 黄子丰
* 陈纬烈:前西贡区议员
* 陈晓彤
* 林琬珊
代表
* 叶昊明
主席
* 刘康
发言人
* 陈梓进 2012 - 2013
* 招显聪 2013 ~
发言人
* 陈梓进 2013 ~
社运人士.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代表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评论人.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笔名米曹,前学民思潮义工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笔名假哑港女,香港文字工作者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