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哥拉关系
中国—安哥拉关系(),是指历史上的中国和安哥拉、以至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安哥拉共和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中国驻安哥拉大使高克祥曾形容中国是安哥拉「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好兄弟」;截至2014年5月上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哥拉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历史.
内战爆发前.
安哥拉独立战争在1960年代揭开序幕,当时争取安哥拉独立的组织有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人运)、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安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支持安哥拉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独立,又表示对上述三个争取独立的组织一视同仁:702,但亦有研究认为中国在独立战争初期已开始援助安盟。
1975年,葡萄牙与争取安哥拉独立的组织达成《》;协议标志着安哥拉将成为独立国家,又规定安哥拉成立过渡政府。过渡政府在8月解体后,各个在独立战争时争取独立的组织之间爆发冲突;美国在冲突中支持安解阵,而苏联和古巴则支持安人运。同年11月,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安哥拉内战正式爆发。
内战爆发后.
由于当时勃列日涅夫统治下的苏联在全球展开攻势,中国大陆则因为中苏交恶,导致其「反帝(帝国主义)防修(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思想渐渐演变为「联美抗苏」的主张;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美合作的障碍消除,而美国支持的安解阵也率先在内战中落败,故此中美两国改为与南非联手支持安盟。
到了8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好转,中国于1983年与由安人运主导的建交;其后,安人运随着苏联解体而放弃马克思主义、支持安盟的南非国民党政府垮台、美国亦停止支持安盟,先前的两极对抗就此消失,安哥拉内战步入尾声。1991年5月,安哥拉政府与安盟签订《》;1992年下半年,安哥拉举行,安盟在选战中失利,拒绝接受选举结果,安哥拉再次陷入内战。1994年,政府与安盟再次签订,但安盟在1998年起拒绝履行协议,安哥拉局势变得紧张;结果,安哥拉内战在同年11月重新爆发。
由于安盟拖延履行和平协议和联合国决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分别在、和1998年三度通过决议,对安盟实施制裁,制裁措施包括武器禁运、限制领导人出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三个决议均投赞成票。
内战结束后.
安哥拉内战在2002年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安哥拉提供经济援助;据报导,中国在2004至2008年合共拨出450亿美元,援助安哥拉政府建设学校、诊所、道路等基础设施。2010年下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安哥拉发表联合声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又同意加强两国政府部门、立法机关和政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针对安哥拉华侨的暴力犯罪在当地一度非常猖獗,而绑架中国人的犯罪集团亦主要是由中国人组成;2011年,安哥拉共有14宗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绑架案,合共造成5死8重伤,亦有中国少女被骗到安哥拉卖淫。2012年4月,时任安哥拉内政部部长塞巴斯蒂昂·马丁斯访华,请求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派员到安哥拉,协助侦破针对中国公民的罪案;截至同年8月,中国公安部成功瓦解12个安哥拉犯罪集团,并把14名中国籍受害者送回国。
2014年末,安哥拉执法部门以打击非法移民和黑市劳工为由,在当地首都罗安达大量拘捕外国人,其中约300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方就此事与安哥拉有关方面进行交涉,多数能出示合法证件的中国公民已获释。
经贸关系.
截至2014年5月上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哥拉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安哥拉亦是中国的第二大海外原油来源国。2012年,中国与安哥拉的双边贸易总额为375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40亿美元,安哥拉出口335亿美元;根据的报导,中国和安哥拉的双边贸易总额在2002至2013年间增长近2000%。中国出口到安哥拉的产品包括钢材、电器、电子产品、运输工具等,安哥拉则主要向中国出口原油。
文化关系.
中国和安哥拉曾分别签订有关文化合作和航空运输的协议,北京和罗安达之间亦设有直航航线。孔子学院在2015年2月正式揭牌、奠基,是第一家有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孔子学院;设于安哥拉的中信百年职业学校由中国和安哥拉共同出资兴建,免费向当地的贫困青年提供职业教育。
医疗合作.
2020年7月16日,安哥拉政府与华大集团举行线上签约仪式,安哥拉政府委托华大在该国建设火眼实验室。2020年9月10日,位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火眼实验室于日前建成揭幕,中国驻安哥拉大使龚韬、安哥拉卫生部长卢图库塔出席揭幕仪式。实验室投入使用后每日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能力均可达3000份。此外华大基因还在安哥拉其他三地同时修建火眼实验室,全部建成后日核酸检测能力可提高6000份。
应安哥拉政府邀请,中国政府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10人于2020年10月7日晚乘包机抵达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开始在安哥拉开展为期两周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援助工作。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