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左镇区
左镇区(#重定向 ,白话字:;西拉雅语:Poah be),前身「左镇乡」,位于台湾台南市东南方,北临玉井区、山上区,东邻南化区,西邻新化区,南接龙崎区、高雄市内门区。该区位处山区,虽地势不高,地形却是高低起伏,形成半面山、断崖、曲流、深谷等特殊地景,缺乏大而平坦的腹地,气候上则属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居民以台湾原住民族西拉雅族为主,为西拉雅族重要的居住区,主要来自新港社的支社「卓猴社」与「隙仔口社」:67,境内仍有不少公廨:255。此外菜寮溪化石的发现也令左镇区受到学界重视,其中的重要发现包括有「早坂犀牛」与「左镇人」:255。 历史. 由于左镇人的发现,左镇地区有人类出没的时间约可追溯至距今2千至3千年前:68。荷兰统治时期,1644年划分地方会议区后,左镇地区大致可归于北部地方会议区:5。左镇地区的原住民来自「卓猴社」与「隙仔口社」两个聚落,是西拉雅族新港社的支社:67,其中卓猴社原本属于左镇乡但在1946年改隶于山上乡:310。 明郑时期移民渐入,行政区划为天兴县新化里:73,而左镇地名的由来据说即与此时期有关。日本学者伊能嘉矩、安倍明义认为「左镇」一词来自当时来此开垦的部队「折冲左镇」:312:73。此外另一说法则是当时军队在龟潭(在今内-{庄里)屯田,因人口渐多且地势险要,遂于辖内左隅驻兵镇守,因而名「左镇」:312:73。又据说当时在左镇地区开垦的主要为廖、简、欧三姓家族,他们在龟潭定居后开拓茂岗、芋匏一带,后来简姓家族迁居左镇本部落,廖姓家族前往口社寮,欧姓家族则往内-{庄仔发展:74。另外第三种说法是当时郑军并未派兵到左镇屯田,而是为了维持当时已形成的「木冈社」一带的治安而派「左镇」部队前往驻防,后来明郑灭亡后用部队名来指称当地,而该部队队长简汉超则留居于龟潭地区,后代发展后再迁居左镇本部落:74。 清朝统治初期,左镇地区隶属台湾府诸罗县新化里一带,因左镇地处偏远,当时汉人并未大幅入垦,而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诸罗县志》中,已有记载「卓猴社」与「木冈社」:77。又康熙年间,新化里分成新化里东保与新化里西保:3。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行政区划调整,新化里东保改隶台湾县,并改称「新化里」,而据《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记载,这年分巡台湾道张嗣在卓猴社设有社学:78:5。而到了乾隆年间,据《重修台湾县志》(1752年)记载,卓猴社已经大幅汉化,「衣裤半如汉人,谙晓汉语」:80。而从乾隆年间开始,逐渐有零星移民进入左镇地区:81,嘉庆、道光年间从新化地区来的汉人继续迁入,促使新化里在同治年间分成新化东里、新化西里、新化南里、新化北里,而左镇地区即属于新化南里:7:82。而在同治年间的《台湾府与图纂要》,已经有卓猴庄、石仔崎、头重溪、菜寮庄、拔马庄、木冈街等聚落,现今左镇各聚落已具雏形:84。而在汉人逐渐迁入左镇的同时,原住民则因为「乏银费用」等因素,而被迫典卖、放弃祖先土地:85。而在光绪年间,新化南里又分成内新化南里与外新化南里:8,左镇地区属于外新化南里(隶属台南府安平县)。 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左镇地区被规划隶属于台南县凤山支厅管辖,但仅止于规划,实际属于台湾民主国的势力范围,后来改隶属台南民政支部安平出张所:87:186。明治廿九年(1896年)恢复县制后隶属台南县,此时在外新化南里左镇-{庄设有台南县民政部管辖事务委员取扱事务所,管辖石仔崎、菜寮、左镇、木岗、内-{庄仔、九层林、刺桐脚、隙仔口、潭顶、仑顶、港仔墘等聚落:87:309。次年(1897年)6月实施六县三厅制与设置辨务署后,左镇地区所在的外新化南里归台南县大穆降辨务署管辖,同年年底外新化南里分设第一区(区役场在左镇)、第二区(区役场在岗仔林):88、90:309。明治卅四年(1901年)实施二十厅制,左镇地区隶属于台南厅大目降支厅,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实施十二厅制,左镇地区所在的外新化南里仍隶属于大目降支厅,但分割成北外新化区与南外新化区:90、91。 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在此设立「-{左镇庄」,隶属台南州新化郡管辖,-{庄内有石子崎、菜寮、左镇、内-{庄子、山豹、冈子林、草山七个大字:92。1933年时,左镇-{庄有人口6335人,其中有2465人为平埔族(以「熟番」记),剩下的主要是福建系汉人。 二次大战,台南州由台南州接管委员会接管,1945年12月公布「八县九直辖市」的行政区划,台南州新化郡左镇-{庄改成「台南县新化区左镇乡」:94。此时左镇乡底下有光和村、荣和村、左镇村、内睦村、冈林村、草山村与澄山村,对应过去的大字:94,而在民国卅五年(1946年)7月时,左镇乡光和村(今左镇区光和里)的「石仔崎」与「卓猴」改隶山上乡平阳村(今山上区平阳里):310、819:95。1951年11月1日,左镇乡底下的左镇村分出中正村、内睦村分成睦光村与内庄村、草山村分出二寮村,此后左镇乡的村-{里就此底定:95。2010年12月25日左镇乡因台南县市合并而改制为左镇区,底下的村改制为里。 地理. 位置. 左镇区位于台南市东南端,东与南化区、高雄市内门区为界,南邻龙崎区,西与新化区接壤,北接山上、玉井两区。全区面积74.9025平方公里,形状略呈西北-东南走向:145。 气候. 左镇区气候温和,全年皆能种植作物,冬季旱期较长需仰赖水库供水,夏季则常因梅雨、台风而造成农作物伤害:164。根据1994年至2009年的资料显示,左镇区年均温为摄氏23.4度,月均温最高为7月的摄氏27.5度,最低为1月的摄氏17.3度:164-165。年平均降雨量为2,178.7毫米,每月平均降雨量最多为8月的549.8毫米,最少为11月的10.7毫米:166-167。 人口. 根据台南市玉井户政事务所统计,2023年底左镇区户数约1.8千户,人口约4.2千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中正里与二寮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727人与182人。 左镇区历年人口变化(1946年-2030年):237-239 政治. 历届首长. 此处所列的首长包括左镇乡时期的行政首长:345、346: 区政组织. 左镇区公所是台南市政府在左镇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台南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3课3室等6个内部单位。 行政区. 现今左镇区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46年,将原属左镇乡的石子崎、卓猴两地纳入山上乡乡域:305。1950年,裁撤区署,左镇乡改直隶于台南县:306。2010年12月25日,台南县市合并改制为直辖市,左镇乡改组为市辖区「左镇区」,隶属台南市:345。 左镇区共辖10里67邻,其行政区域分布情形为: 经济. 日治时期,左镇发展蔗糖产业。当时台南至玉井完成铺设台车轻便铁道,小火车的开辟,设置「菜寮甘蔗原料区」,菜寮地方成为左镇庄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后来糖业没落之后,1973年车站废止。 民国98年经济部公告曾文溪自来水水质水量保护区之范围,左镇全区属禁止或限制开发林木与土地,无论是畜牧业抑或是工厂都无法有规模的顺利发展,加上落后的基础建设使区内工商业不发达,就业机会不多。 左镇区原为台湾唯一没有便利商店的平地行政区,目前统一超商已在菜寮筹设新店,于2023年2月25日开幕。 文化. 考古. 日治时期,台北帝国大学教授早坂一郎,在左镇区菜寮溪旁发现化石。后来在1970年代又陆续发现左镇人的头盖骨化石,及一头完整的犀牛化石,使得左镇区声名大噪。另外,「化石爷爷」陈春木亦为当地重要文史工作者及化石采集者。 交通. 公共自行车YouBike2.0. 至2024年3月8日止,左镇区共设1站,分别为: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连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左镇区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