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亚庇
亚庇(,],常简称为「KK」),又称哥打基纳巴卢、哥打京那峇鲁、哥打京那巴鲁,是马来西亚第六大城市和沙巴州的首府。旧称为哲斯顿(),当地人则称之「Api-Api」。 亚庇位于婆罗洲西北方的海岸区,朝向南中国海。西侧有著名的东姑阿都拉曼公园,东侧则有京那巴鲁山(-- ),这座山也是亚庇马来语名称的来源。人口约有452,058人,若涵盖兵南邦区,整个都会人口约有628,725人。 15世纪时,亚庇由汶莱帝国统治。到了19世纪,英属北婆罗洲渣打公司在建立据点,不过在1897年遭当地领导人Mat Salleh纵火而摧毁。1899年7月,加雅岛对面的区域被认为更适合做为据点,因此就逐渐发展起来,该地方就称为「Api-api」,之后以当时渣打公司的副总裁Sir Charles Jessel的名字命名为「哲斯顿」。哲斯顿成为该地区主要的贸易港,同时连接北婆罗洲铁路。哲斯顿在二次大战时几乎全毁,渣打公司无法获得高额的重建资金,便将该据点转让给大英帝国政府,纳为北婆罗洲直辖殖民地。1946年,直辖殖民地宣布哲斯顿为北婆罗洲的首府,并著手进行城镇重建。马来西亚成立后,北婆罗洲更名为沙巴。1967年,哲斯顿更名为Kota Kinabalu,然后在2000年升格为城市。 亚庇是沙巴和婆罗洲渔业的兴盛地、旅游景点,同时也是东马来西亚的工业及商业地区,因此得以成为马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 地名来源. 早年当地华人亦称之为亚庇(-- ,源自于当地早期的渔村名称,其原意为「萤火虫」),此名称一直被沙巴人和一些国际航线沿用到今天。以往在沙巴以外,也普遍译作哥打京那峇鲁,但是在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成立以后,理事会依沙巴人民的要求,以沙巴人所坚持的称呼为正式中文名。 历史沿革. 自15世纪以来,亚庇一带是在汶莱帝国的控制之下。英属北婆罗洲公司在19世纪后期便开始在北婆罗洲各地建立殖民地。1882年,英属北婆罗洲公司在亚庇一带开拓名为加雅湾(Gaya Bay)的巴瑶族聚居区,首先驻足加雅岛;不料,这个开拓区却于1897年被当地巴瑶-苏洛(Suluk)土著马特·萨利赫(Mat Salleh)烧毁。 地理. 中文路牌. 亚庇现已有中文路牌,这些路牌分别位于加雅街、海滂街、纪念碑路和敦法史帝芬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 人口. 族裔和宗教. 根据2010年马来西亚人口普查报告,亚庇的总人口估计为45万2058人。马来西亚公民占当今亚庇人口的大多数,是由以下族裔组成的:华人(9万3429人)、苏洛人、巴瑶人(7万2931人)、卡达山-杜顺人(6万9993人)、汶莱马来人(3万5835人)、姆禄人(2528人)、其他土著(5万9607人)、印度人(2207人)以及其他族裔(5482人);亚庇亦有11万556名非马来西亚公民居住。亚庇华人主要为客家人,习惯用华语及客家话沟通,主要居住在路阳地区。除此之外也有少部分使用广东话(粤语)、福建话(闽南语)和福州话(闽东语)的华人散布在亚庇市内。 马来文,中文,英文,土著母语 经济. 亚庇市是沙巴首府,也是最重要的商业中心。旅游业,制造业等为重要经济支柱,亚庇市的经济基础和实力远远超过东马地区的其他城市。亚庇工业园是政府推出的经济计划,与实邦加港口位于北部实邦加区,是亚庇与沙巴重要资产。 交通. 亚庇是马来西亚的航空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亚庇国际机场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机场,其地位仅次于-{吉隆坡。该机场也是东马主要航空枢纽,有飞往亚太各地的航班如汶莱 ,新加坡、香港、上海、广州、深圳、昆明、杭州、武汉、福州、天津、台北、首尔、东京、柏斯、澳门等。 亚庇公共交通有电子招车,公交车、出租车、客运等多种交通工具。在下南南区有亚庇北站,提供前往沙巴北部及东海岸客运专线。市区卫星市客运站,提供前往沙巴南部及砂拉越城镇。通往纳闽岛的车站是设在市区最高法庭对面. 机场. 亚庇国际机场是马来西亚第二繁忙机场,也是沙巴境内仅有的三个国际机场之一(一是斗湖国际机场,马来西亚航空的子公司马来西亚之翼航空营运来往于打拉根机场的航线;另一是山打根国际机场,宿务太平洋航空的子公司宿翱航空将于2017年10月29日开始营运来往于菲律宾三宝颜机场的航线)。机场和市区距离仅10公里,车程需要15分钟。 铁路. 沙巴铁路是由英国殖民地建设,至今仍然服务。该铁路路线由北部亚庇丹绒亚路站终点站开往南部丹南站。沙巴政府规划将扩建沙巴铁路,能贯通东西海岸城市。 未来交通规划. -亚庇巴士快捷系统BRT(快速公交运输系统)建设 -新布兰河快艇服务 -亚庇邮轮码头 -地铁 -新机场 文化与休闲. 除了基督教、伊斯兰文化之外,亚庇市是华人聚居城市,故此中华文化在本市社区风气亦甚。马来语为马来西亚官方用语,所以在亚庇说马来语非常普遍,马来语也是马来人和各大土族沟通用语。另外,其他本土语言如卡达山语,巴妖语等是土族主要沟通语言。亚庇的华人主要说惠阳客家话和官话,由于中文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大,许多土族也能说一口流利的华语官话和客家话。除此之外,其他方言如粤语,闽南话,福州话等也很通行。英语是通用语,所以在亚庇商家主要以英语作为商业用语。马来语和汉语为次要商业用语。 历史建筑. 亚庇市区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历史遗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保留的建筑物: 饮食. 在亚庇,主要街边和茶店美食多数以粉面为主,如生肉面,牛杂等。透过网路歌手以Youtube创作歌曲宣传和中国大陆,港澳台电视美食节目访问,使生肉面和牛杂成名,为 “到访亚庇必吃美食”。加雅街也成为亚庇美食街,除了能吃到驰名金记肉骨茶和佑记肉骨茶之外,也能品尝“怡丰”的叻沙米粉,牛杂,鱼丸粉面,干捞面和煲仔饭。“富源”是沙巴家喻户晓的茶餐厅,除了特色经济粉面,还有双拼面包(Roti Kahwin)和烤面包(Kahwin Panggang)是特色。虽然肉骨茶源自于马来西亚巴生,但是许多游客来到沙巴也不忘吃肉骨茶.亚庇也有许多海鲜餐馆如“华兴海鲜楼”、“大茄来”、“海中宝”等。在亚庇,吃海鲜已成为一种文化。也是世界各地游客来到亚庇必要品尝的美食。除了中餐,在嘛嘛档能享受美味的穆斯林美食如马来沙爹(Sate)、烤鸡翅旁(Ayam Pangganng),和马来“咖喱”饭。印度茶店能品尝印度抛饼(Roti Canai)、拉茶(Teh Tarik)、纸巾塔(Roti Tisu)、红烤鸡配囊(Naan Tandori Chicken)等。位于亚庇路阳区布吉巴登糖水街和丹绒里拔海滩美食城是品尝甜品和特色饮料的好地方。布吉巴登糖水街能品尝到“杂雪刨冰(ABC)”、“驰名豆花”、“炸料”等,丹绒里拔海滩美食城小贩售卖本地水果汁,必试的饮料是“牛奶果芒果汁”。 旅游. 亚庇位处于热带地区,阳光与海滩是旅游者到此享受的其中一些活动,例如丹绒亚路海滩(Tanjung Aru Beach)。另外,在亚庇水域潜水亦很受旅游者欢迎,南海的水清和众多珊瑚礁里丰富的珊瑚品种令潜者大开眼界。 京那巴鲁山(神山). 京那巴鲁山是众多徒步旅行者的圣地,由于这座山仍是卡达山族祖先灵魂的安息之所,被当地人称为"神山"。它是东南亚最高的山峰,高度4095.2米,每年增高约5毫米。「京那」(-- )是当地原住民卡达山语「中国」之称,「巴鲁」被称为「寡妇」之称。沙巴许多神奇哀艳和壮烈的故事与这座「中国寡妇山」有关。 相传在古代,一位中国的年轻商人来到沙巴,与当地一位美丽的卡达山族姑娘结为夫妻,婚后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这位中国商人北上回故里,临别前,许诺爱妻日后团圆,但这位中国商人回故乡后,渺无音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美丽的姑娘,站在高山上,远望北方,盼星星盼月亮,不见夫君归来,姑娘绝望了,跳入湖中徇情。另一说,那位姑娘,望穿秋水,日日夜夜在海边盼望夫君归来,但思君不见君,最后她登上神山之顶峰,眺望南中国海上南来的帆影,终于望成石头,她永远守望在高山之巅,故称“中国寡妇山”。 每年10月在这里举行的「京那巴鲁山国际登山赛」,被誉为「世界最艰巨的登山赛会」,该项赛事于2003年获「马来西亚最引人注目运动旅游奖」。每年的10月,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云集于此,共赴这项备受世界属目的赛事。 2015年6月5日早上7时20分,沙巴发生5.9级地震。导致京那巴鲁山登山道山崩,造成18人遇难和多人受伤。2016年6月5日,当地政府在京那巴鲁山的山脚附近竖立了一座刻有罹难者名字的“神山山难纪念碑”。 东姑阿都拉曼公园. 由五个岛组成,名为佳亚岛(Pulau Gaya)、沙比岛(Pulau Sapi)、马奴根岛(Pulau Manukan)、苏露岛(Pulau Sulug)及马奴迪岛(Pulau Mamutik),距离亚庇市大约20分钟的船程,在亚庇码头(Jesselton Point Jetty)上船,是市民假期的好去处。 国际关系. 目前已有四个国家在亚庇设立领事馆,包括 中国,文莱,印尼和日本。 友好城市. 亚庇的友好城市,分别是: 参考文献. 亚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际网路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亚庇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