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地变化的道理
使用率很高网站
生活要常常分享
您身边百科全书
小港区
小港区(#重定向 ),旧称「港仔墘」,前身「小港乡」,位于台湾高雄市西南部,高雄市区南端,北临凤山区,东邻大寮区且有凤山丘陵为屏障,西北连前镇区,隔海望旗津区,西南滨台湾海峡,南接林园区,人口约有15.5万人,为高雄国际机场的所在地。 本区地形平坦,地质以珊瑚礁岩土壤为主,气候上则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为24.7℃,年雨量约为1750~1800公厘。 历史沿革. 小港区旧名「港仔墘」(#重定向 ),闽南语称「边缘」为「墘」,即因高雄潟湖南岸之凤山港畔而得名。本区开发甚早,早在荷治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就在此建立港口。明郑时期由郑成功部将吴燕山负责开垦,清治时期时则属凤山县管辖。 日治初期属台南厅凤山支厅。1920年实行五州制,将凤山支厅所属港仔墘区、大林蒲区、空地仔区并为一-{庄,原订名港子-{庄,后改为小港-{庄,始得小港之名,并归高雄州凤山郡管辖。 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小港的行政单位改为乡,隶属于台湾省高雄县。1979年高雄市改制直辖市,并将小港乡并入成为其市辖区。 人口. 根据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3年底小港区户数约7万户,人口约15.5万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山明里与港墘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13,744人与1,855人。 小港区历年人口变化(1959年-2030年) 政治. 区政组织. 小港区公所是高雄市政府在小港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高雄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4课4室等8个内部单位。 土地规划利用. 小港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雨量丰沛,加上靠近海边,居民原以农渔业为主,后有高雄国际机场、高雄港第二港口、高雄临海产业园区的设置,临海产业园区内先后进驻387家厂商,使工作机会增加,人口快速成长,成为国际门户及工业中心。 大量工业用地、港口、建筑开发外,高雄国际机场边缘土地禁建限制,农耕、养殖面积大幅短少。小港区农会以「看飞机」为区域性休闲主题,发展休闲农业,许多咖啡馆和休闲农场因应而生。 小港街区已从小港路移转至二苓重划区,目前汉民路、金府路为小港最繁荣的地段。 农产与生态资源. 小港区农产品产量以凤梨最丰富,尤以大坪顶一带为盛。其它农作物还有稻米、番茄、香蕉、芒果、荔枝...等等;常见植物包括野姜花、大型乔木、向日葵、菱角、香水莲...等等。 文化旅游景点. 自然. 全国首座以保育、研究、教育及游憩来建构的都会热带植物园,位于凤山水库旁,与临海工业区相邻,启用后,逐步恢复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至今园区盎然生气,获有绿明珠之称。 园区约0.8公顷,提供乡土户外教学以及农业生态体验,园区种物多为市民向小港区农会租地耕种。 为近年小港区新兴农业休闲产业。临近机场跑道西北侧,就近欣赏飞机起降,近年来吸引许多游客与市民前往。 位于凤山丘陵东南麓,亦即小港区、林园区、大寮区交界的林内里,由于地处凤山(山名,详见凤山丘陵)因而取名为凤山水库。 人文. 原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于1995年6月,位于学府路,与小港高中及汉民国小相邻。室内空间包括行政中心、民众阅览室、研习教室、展览室、演艺厅、演讲厅、视听中心和体育活动中心等。户外园区设露营中心、烤肉区、溜冰场、露天剧场、体能设施等供民众使用。另与民间社团合作开办漆弹场。2006年曾在该馆演艺厅举办台湾第四十一届电视金钟奖。 位于港和国小内,馆内著重天文教学和推广教育。 利用小港机场二楼访客走道空间;设有座位,可透过玻璃,就近观看机场飞机起落。观景台内有提供飞机班次表。 夜市. 位于小港区大鹏路、汉民路及学府路之内,西临中山国中,为当地居民享用美食及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小港区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
如果网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联系:pinbor@iissy.com
Copyright ©2014 iiss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