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殿霞
沈殿霞(;1945年2008年—2月19日),暱称肥肥、肥姐、开心果,香港女演员、电视主持和女歌手。加拿大公民,原籍浙江宁波,沈殿霞在1958年时跟随父母移居香港,及在1960年时被招聘为电影《一树桃花千朵红》的童星,而开始其演艺生涯,曾参与多部电影的演出,拍摄过的电影逾百出,其后加入香港无线电视,开始长寿综艺节目《欢乐今宵》的主持工作,1970年代曾连同汪明荃、王爱明及张德兰组成「四朵金花」,也是儿歌金曲颁奖典礼的台柱司仪。
沈殿霞的招牌响亮尖锐的笑声、猫头鹰式发型(她自誉为「销魂勾」并称之为她的「Trademark」)及稍向上的黑框眼镜框深入民心,欢乐形象从1960年代一直延续到2000年代中,不少传媒、政要及市民称为香港人的「开心果」。她前夫为香港的男演员及男歌手郑少秋,二人有一女儿郑欣宜,离婚后女儿成她的精神支柱。
沈殿霞长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2006年因为健康状况问题而暂时停止其演艺工作。她在2006年9月进行了通胆管手术,其后证实罹患肝肿瘤。2008年2月19日早上8时38分,沈殿霞于玛丽医院病逝,享寿62岁。
沈殿霞逝世后,各界对她有很崇高的评价。时任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对沈殿霞的逝世感到难过,指出她虽然被病魔缠扰,但她的坚毅意志代表了香港人尊敬的精神。沈殿霞是香港人的开心果,她的笑声陪伴香港人成长,带给香港人许多欢乐。
香港体育馆因沈殿霞的逝世,打破先例首次用作追思用途,而至今未有第二次。《肥姐 我们永远怀念您追思会》成为香港一次全港电视台同步直播的节目。
早年生活.
沈殿霞出生地点自是上海的烟草商人家庭,籍贯浙江宁波,于家中9名姊弟中排行第6,乳名毛毛。她早年分别居住在上海市大华路和愚园路岐山村15号的姑母家中,曾就读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1958年,沈殿霞跟父母来到香港定居。1960年,她决心做艺人,却遭到父亲反对。幸好有大慈善家何伯为她调停。最后她被香港邵氏电影公司招聘为电影《一树桃花千朵红》的童星, 而开始其演艺生涯,曾参与多部电影的演出。
1972年红磡海底隧道通车,沈殿霞乘坐一辆老爷车驶过隧道,成为第2位正式使用红磡海底隧道的市民。真正第1位正式使用的人是载着拍摄当天情况的摄影师的司机。
演艺历程.
1967年,香港无线电视开台,沈殿霞得到蔡和平介绍而加入, 开始担任全世界最「长寿」的综艺节目《欢乐今宵》的主持工作。1970年,在邓光荣的推荐下,在酒吧结识了罗文,并向蔡和平介绍,希望他能够在《欢乐今宵》表演。后来与他在1971年组成「情侣合唱团」,并在马来西亚、泰国、美国等地登台(二人与徐小凤到越南登台时曾遇上暴动枪战。),至1972年末拆伙。1973年,沈殿霞加入了张冲、谢贤、陈自强、陈浩、秦祥林、邓光荣所组成的「银色鼠队」,男生们分别互称为一哥至六哥,沈殿霞则是七妹,彼此感情甚笃。同期,她连同汪明荃、王爱明及张德兰组成「四朵金花」,在《欢乐今宵》中演出,代表作有《四朵金花》、《世界真细小》等。
沈殿霞的上海籍贯,成为她在电视上的一个特别卖点。过去在参与《欢乐今宵》的演出时,曾主演当中一个名为《上海婆》的环节。这个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可以从1979年在《欢乐今宵》节目内举办的《上海婆扮演大赛》中,观众的踊跃参与而得知。而她的这个「上海婆」角色,在后来的电影《富贵逼人系列》(1987至1992年)中亦再度出现。
1990年,沈殿霞及李香琴因为亚洲电视主席林百欣的重酬而再次暂别无线电视,参演了《肥趣电视台》、《豪门》及《铁咀鸡与扭纹柴》等剧集,同时在经纪人陈淑芬的安排下,她以玩票形式跟宝丽金合作,与女儿郑欣宜推出合辑《给亲爱的》,继1970年国语专辑《爱情本来是游戏》后,事隔20年再度灌录专辑。1994年,沈加盟华侨娱乐电视广播公司。1996年,她再次重返无线电视,主持《孝感动天》。而李香琴亦在2007年重返阔别17年的娘家无线电视。
2000年7月21日,沈殿霞于红磡体育馆举办「肥肥阖府统请宾FUN SHOW演唱会」,以庆祝入行40周年,这是沈殿霞生前唯一一次的个人演唱会,并且邀请了40多年来的不少圈中好友以及其女儿郑欣宜担任嘉宾。
2002年,她凭《肥肥一家亲》在新加坡夺得「最佳喜剧女演员」。另外,她曾经担任国际儿童大使及护苗大使。同年更凭《我要Fit一Fit》夺得本年度我最喜爱角色奖,更被提名我最喜爱女主角,演技再更受到认同,亦成为她生前最后一套电视剧。
2007年11月17日星期六,无线电视为了答谢沈殿霞对华人娱乐圈的贡献以及为她身体鼓励加油,在当晚的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向她颁授「万千光辉演艺大奖」的荣誉大奖(相当于终身成就奖)以作鼓励。这次亦是沈殿霞在患病一年多以来,首次在萤幕上的正式场合亮相。2008年1月21日,其母亲沈邱淡素以95岁为高龄安详逝世。
感情生活.
1974年,沈殿霞的好友森森(黎小斌)和当时的影视歌三栖红小生郑少秋在谈恋爱,沈殿霞在不知情下帮助森森送给郑少秋一封分手信。郑少秋非常伤心,沈殿霞对他由怜悯生爱,开始与他正式发展恋情,两人同居11年。1983年时沈殿霞还放弃自己的工作,在郑少秋到台湾宣传「楚留香」,宛如经纪人一般的帮郑少秋打理通告事务。在专心陪伴郑少秋工作的那一年间,沈殿霞仅离台一次,系因好友李香琴邀约,从台湾飞至旧金山,为李香琴新开幕的酒楼剪彩,离开台湾3天,再回到台湾后就传出郑少秋与现任太太官晶华相恋流言。两人为此有所争执,郑少秋否认传言,两人结婚。
1985年1月5日,郑少秋和沈殿霞两人在加拿大结婚。由于决定婚事仓促,来不及赶制婚纱,沈殿霞曾表示这是她一生的遗憾。怀孕后的沈殿霞在欢乐今宵的第5000次录影结束后,到加拿大待产。
同年1985年,郑少秋也因为她的怀孕推掉后来由张国荣出演的电影胭脂扣。1987年5月30日,沈剖腹诞下了女儿郑欣宜。1986年,郑少秋再次与婚前绯闻女友官晶华来往。1988年,在女儿郑欣宜年仅8个月大时,沈殿霞提出离婚,并要求女儿的抚养权及全部财产作为抚养费。郑少秋一年后于台湾再与官晶华结婚,育有二女郑咏恩、郑咏曦。
晚年生涯.
病情发展.
沈殿霞长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2006年后,沈殿霞因为健康状况暂时停止电视工作,并且离开无线电视。
2006年9月她因做了通胆管手术后出现并发症而再度入院,并且入住玛丽医院深切治疗部,当时有传她罹患末期胆管癌,其心脏和肺部衰竭,并且已被切除部分肝脏,情况危殆。之后在10月,香港《东周刊》一名编辑的24岁印尼籍女佣涉嫌潜入医院深切治疗部偷拍沈殿霞病容被捕。 其后被判入狱4个星期。而沈殿霞因为这次事件,于病情极不稳定的情况下,以保安为理由,毅然转到该医院的私家病房静养。但是在10月底,又传她再次被转到深切治疗部。至11月初,她出院并称已经康复,粉碎了一些传言,之后一直在家中休养。
2007年7月,沈殿霞被证实患上末期肝癌;而其女郑欣宜亦被传于家中日夜守候。7月30日,沈正式被证实再度入院。陈淑芬(陈太)在8月16日透露:肥姐可以行动、进食、玩乐、还和其他友人打麻将,只是要定时到医院检查,并且出入并非需要其他人搀扶,只是为免被大批追访的传媒撞到,希望外间不要再指肥姐面黄暴瘦和胡乱猜测病情,因肥姐会好奇看这类报导,不想让她动气。
8月17日的学友光年世界巡回演唱会香港站中,沈殿霞在医生的陪同下在看台上看满全程演出,被多家传媒认为是反击传闻的表现,亦证明自己的身体仍处于健康状态。
10月11日早上10时许,沈在九龙塘住所突然晕倒及昏迷,随即由女儿郑欣宜陪同,送往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救治,当时她要戴氧气罩,眼睛反白。但在送入院的时候,很多记者守候在院外,情况一度混乱,更有记者冲入医院拍摄,阻碍救援工作。在急救两小时后转往玛丽医院。经留院一天抢救后,沈已能恢复进食及谈话,傍晚更从深切治疗部由秘密通道转往私家病房。同时香港记者协会接获8名市民投诉,指新闻工作者当日采访时出现混乱,有阻碍救援工作之嫌。记协表示理解大众关心沈的病况,但抢救工作悠关生命,希望同业尊重病人权益。同时亦呼吁采访时遵守香港记者协会专业守则第六条,即「新闻工作者即使基于公众利益的考虑,亦不应侵扰他人的悲哀和不幸」。同年10月13日,据了解是因为沈殿霞馋嘴肇祸,致再次入院。当被送进深切治疗部时,她体内的阿摩尼亚急升至近500度,较正常高出多倍,导致急性昏迷,经救治后苏醒,毋须机器协助呼吸。但肺部仍有积水。而沈殿霞前夫郑少秋亦来探望。
11月25日,参加澳门义母林凤娥之寿宴。会后到巴比伦娱乐场参观。及后在置地广场酒店的总统套房内昏迷,送往医院急救。
2008年2月19日早上8时38分,于香港玛丽医院病逝,终年62岁。
身后事宜.
2008年2月24日,沈殿霞遗体由女儿郑欣宜等亲友陪同乘国泰航空客机从香港往加拿大温哥华,并于2月27日安葬在本那比市的科士兰(Forest Lawn)墓园,同时也有分别安葬在香港新界沙田宝福山宝禅堂。
2008年2月25日,卑诗省议会默哀悼念沈殿霞,更为她签发了「社区文化大使」褒扬状。2月26日,温哥华市议会为了褒扬沈殿霞多年来积极参与各种慈善活动并且社会各界的爱戴,宣布2008年6月1日为「肥肥日」。在市议会讨论设立「肥肥日」时,曾就这一日的英文名称有过讨论:原先打算采用「Lydia Shum Day」,但考虑到「肥肥」这个名字比「Lydia Shum」更为人熟悉,所以改名为「Fat Fat Day」,但又有人反对,认为叫「Fat Fat Day」太难听,最终议决名称为「Fei Fei Day」。过去多年来,她多次担任温哥华地区最大的华人移民服务团体中侨互助会的年度筹款晚会的主持人。因此,中侨互助会计划在29日中午在该会大楼举行公开追思会。
香港方面,沈殿霞家人在无线电视的义务协助下,于2008年3月2日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肥姐我们永远怀念您》追思会,会场容纳6,000个座位,仪式完结后市民轮流进场悼念。此次无线不求任何赞助,自斥逾百万港元制作追思会,并作全球直播,期间不会有广告时间,更免费提供直播讯号予其他海外,乃至本地电视台,此等安排皆十分罕见。
不过在追思会当日却出现了轰动全华语娱乐圈的一幕,就是当轮到沈殿霞契哥哥兼有大哥称号的邓光荣在发表演说时对沈殿霞前夫郑少秋恶言相向,道出郑少秋与沈殿霞离婚之后一直冷待前妻及女儿,并要求对方上台交代,结果需要其女儿郑欣宜为其打圆场。
逝世后影响.
不少知名人士对于沈殿霞的死讯表示感到突然、可惜、难过。
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对沈殿霞的逝世感到难过,指出她虽然被病魔缠扰,但她的坚毅意志代表了香港人尊敬的精神。沈殿霞是香港人的开心果,她的笑声陪伴香港人成长,带给香港人许多欢乐。
曾任无线电视制作部经理及亚洲电视总经理的自由党主席周梁淑怡表示,沈殿霞一直保持著十分尊业及高水平,是一位敬业乐业的艺人,十分敬佩她,觉得她对演艺事业的贡献很大,对后辈存有启发性,并指出娱乐圈中损失这样重要及伟大的艺人,令她觉得十分可惜。
曾志伟说,沈殿霞代表了香港演艺圈的一个时代,是最具代表性的香港艺人,是永远的开心果。她令综艺节目进入每个香港人的家庭,超越了艺人的身分,现在已没有艺人能做到这点,她的去世是香港人的损失。她对朋友最讲义气,一言九鼎,说话也最具代表性,所以筹款节目不论善款数字,或压轴第一句总由她讲。她的招牌笑声,更带给所有人欢乐。纵使病重,她仍然逛街、吃东西,让我们看到她求生的意志力,是生命的榜样。而她的去世,也意味著香港演艺界一个时代的结束。 曾志伟回忆说,“她的笑声是真诚的。她是开心果,每一次在现场,好笑的事情,她都会笑出来。”曾和沈殿霞多次合作,对这位老搭档,曾志伟认为“她是我最好的搭档,永远在我身边,是我的大姐。”
加拿大温哥华市政府于2008年2月26日为沈殿霞订立纪念日,称为「肥肥日」(英语:Ms. Fei Fei Day),日期为2008年6月1日,官方声称这是其农历生忌,但事实上并非在这一天,应该是7月15日。该市市长苏利文并亲自到市议会,宣读对沈殿霞的褒扬状,并把褒扬状授与其女儿郑欣宜。
2013年6月1日是沈殿霞的生忌,亦是温哥华市议会为表扬其乐善好施精神而定为「肥肥日」,一众好友也在此一天在香港红磡体育馆(红馆)举办「开心果永远欣想妳演唱会」,希望能带给「欣」「想」肥姐的朋友无穷欢乐,亦希望能将肥姐做人的正面、乐观及积极精神一直延续下去。演唱会由6家制作公司一起合作,门票收益扣除开支后全数捐给慈善团体,由无线电视延迟45分钟作直播。演唱会嘉宾除了曾志伟、郑裕玲、汪明荃及契仔张学友鼎力支持外,肥姐生前的一众好友,如陈百祥、任贤齐、周华健、草蜢、薛家燕、胡枫、王祖蓝、张德兰及姜大伟夫妻等,以及女儿郑欣宜演出。嘉宾们并拿着浇花器,为开心果透明盆栽仪式台浇水,盆栽内的太阳花浇水后向上升高,象征继续发扬肥姐开心果的精神。
其契子张学友于2010年演唱一首带有爵士乐风格的歌曲:《月巴女且》,是由高世章作曲,陈少琪填词,《月巴女且》即“肥姐”的拆体文字。
外部连结.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