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线 (新加坡地铁)
东北线(,缩写NEL)是新加坡地铁的一条地铁路线,由新捷运营运,起于新加坡南部港湾站,途经牛车水、小印度、实龙岗和后港,终于东北部的榜鹅站,全长20公里,共设16座车站,在路线图上以紫色显示。东北线是新加坡第一条全自动地下铁路线。
东北线是新加坡第三条地铁线,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现。东北线计划减轻东北市郊道路的交通堵塞。车站和走线于1996年确认。东北线耗资50亿新元,于2003年6月20日通车,除了两座车站万国站于2006年1月15日启用和兀里站于2011年6月20日启用。前往榜鹅海岸站的一站延长线正在兴建中,预计2024年建成。
由于东北线是无人驾驶,故此采用移动闭塞阿尔斯通 Urbalis 300 CBTC信号系统。东北线由两款阿尔斯通列车营运,分别是以及,并由高架电缆提供动力。东北线同时启动了交通艺术计划,16座车站一共设有18处艺术品。
历史.
概念与规划.
新加坡地铁公司于1984年9月首次提出建设新的地铁线服务榜鹅及等东北地区。在初步研究时,通讯及新闻部已经有了结论,道路系统将不足以应付21世纪兴建的组屋的交通需求。为了减轻对其他发展的影响,新地铁线的规划将提前发展以确保土地可预留作路线工程之用。12月,由、以及国际组成的英国的咨询团队获委任以研究新线可能的走线。
1986年3月,英国团队草议了从欧南园至榜鹅的大约走线。新线将在多美歌站与现有地铁系统转乘,通过和后港,与实龙岗路和上实龙岗路两条主要道路平行,同时提出了一条从后港至惹兰加由的支线。在市区内部的路线将以地下化兴建,在布莱德路则以高架化兴建。新加坡地铁公司在10月批准了计划,并计划路线将与连接,作为维修东北线列车的车厂。1991年2月,更有提议将路线进一步延长至乌敏岛乃至德光岛。延线预定将服务长远计划下在这些岛屿上的住宅和工业发展区。
延期实施.
虽然新加坡政府在1989年1月在原则上批准了东北线,通讯部部长杨林丰称该线的工程视乎东北地区的发展。兀兰延长线花费13.5亿新元并比43亿新元的东北线更优先。杨林丰的继任人马宝山解释,由于东北地区人口不足,与兀兰延长线不同,兴建东北线在财政上不现实。马宝山于1992年时亦指出,兀兰延伸线之所以能兴建是因为与东北地区不同,兀兰的发展早已确定。他又称东北线将在东北地区住宅发展完成时兴建。不过在东北地区的四位国会议员呼吁尽快兴建东北线,称东北地区的人口已经足够。他们也指地铁线将解决该区的交通堵塞问题。
通讯部于1995年进行东北线的可行性研究后称,若立刻进行东北线的工程,预定将在2002年完工。然而地铁路线将花费50亿新元,并在前四年以亏损2.5亿新元下营运,每日乘客量也只有24万人次。不过,通讯部仍然向内阁建议东北线继续兴建,称有更广的好处,包括减少乘车时间和减少新加坡人对汽车的依赖。
由于兴建地铁费用高昂和预计亏损,马宝山在10月与基层领导人见面时指出,居民要有心理准备将要在东北线付出较高的票价以弥补起初的亏损。各领导意见不一,部份人认为这对居民不公平,另一些人则有信心居民将愿意为了生活质量付出更多。当时亦有提出将全路网进行加价,但马宝山称将难以实行。在见面期间,马宝山再次向基层领导人保证东北线工程将继续推进,他也会建议政府兴建地铁线。
1996年1月2日出版了1996白皮书,提出东北线将会提早兴建以减轻东北走廊的堵塞,同时会加强快速巴士的服务。1月19日,白皮书的讨论期间,政府宣布已决定立刻兴建东北线,并获得国会议员的掌声。
工程与通车.
16座东北线车站和位置于1996年3月4日公布。多数的居民和政治人物都欢迎新线,地铁预定可减轻交通堵塞、加强东北地区的交通连接和刺激车站附近的发展。政府一共批出13份铺设轨道、兴建车站、盛港车厂以及相关隧道合共28亿新元的土木工程合约,以及与机电相关合共10亿新元的另外16份合约。
为了兴建新地铁线,一共收回20公顷的私有土地,另有43公顷的政府土地则被归还国家。部份组屋、私人楼房和前店后居的楼房需要收回导致不少受影响居民不满,被要求搬迁的他们在7月要求更多时间物色新居所。工程于1997年11月25日在花拉公园站的破土仪式后开工。1999年5月20日,新捷运(当时是新加坡巴士服务有限公司)获指定营运盛港轻轨和榜鹅轻轨系统。该区的巴士路线由八达巴士(后来的SMRT巴士)转移至该公司,自此新捷运便在东北地区同时控制巴士和铁路,达成政府所期待的跨交通模式整合。
地铁工程挑战包括将余东旋运河改道进管,方便兴建牛车水站,以及挖掘克拉码头至多美歌之间的隧道下穿新加坡河时需要避免洪水涌入。在欧南园站,为减少对东西线隧道的影响,东西线隧道下方铺设了塞满水泥的钢管拱顶。克拉码头至多美歌的隧道挖掘期间为了移除硬石使用炸药,为此更以高压喷浆巩固南北线的隧道。多数沿线道路都为了方便地铁工程而需要临时改道。
16座车站公布之时,波东巴西站(当时称信立站)、兀里站和榜鹅站因车站附近没有发展,故此并没有跟随其他车站一同兴建。榜鹅站的工期为了服务榜鹅21的发展而提早。不过决定不兴建和开放信立站遭到政治争议,反对党议员詹时中与部份居民声称车站只会在人民行动党确保了选区稳固才会开放。2002年重新进行乘客量研究后,政府决定将该站与其他东北线车站一同开放,以服务车站附近的发展。同时该站也获得现在的命名。
东北线起初预计在2002年末完工,并有大量新捷运员工进行列车维修与其他对于全自动系统的各种技术范畴训练。然而,陆路交通管理局于2002年9月称东北线将推迟至2003年4月开放,以容许足够时间在该线上进行测试。地铁系统于12月16日交由新捷运接管,由营运者负责进行进一步测试。由于信号系统的小问题,东北线进一步推迟至6月,测试一度交回陆路交通管理局进行。由于需要负担维修和人力的费用,新捷运要求政府就延误进行赔偿。
除了两座车站(万国和兀里)以外,东北线全线于2003年6月20日通车营运。首日约有14万人次乘坐东北线。不少新线乘客留下舒适和快速的印象。不过通车当日发生两宗意外,一列列车意外在文庆站和波东巴西站停车,需要手动驾驶回花拉公园。另一列列车因其感应器错误指一对门持续保持开启而无法在多美歌站开出,最后该列车暂时回厂停运。东北线的正式通车仪式在8月28日举行。
虽然东北线在通车期间遇上一些小问题,但仍获得通勤者的好评,称十分可靠和运作畅顺。2003年7月,国际公共交通协会预视东北线将成为未来公共交通系统的模范,引领全世界其他的无人驾驶系统规划。2004年6月,新捷运报告指出每6周才遇上一次15分钟的延误,远少于每周两次的预期。
开放预留车站.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2003年6月17日,营运商新捷运宣布两个车站兀里站和万国站将不会与其他东北线车站一同开放。由于车站附近缺乏发展,营运商称关闭车站将可减少200万至300万的营运成本。当地居民对万国站突然被宣布继续关闭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多次得到国会议员和基层领导人的保证车站将同步开放。
新加坡政府起初支持新捷运决定继续保持车站关闭的决定,预计在2006年车站附近兴建更多住宅才开放车站。后来一度进一步推迟至2008年以配合该区的房地产发展计划。在公众压力和居民要求使用车站下,新捷运于2005年末宣布万国站将于2006年1月15日开放。
万国站开放时大张旗鼓,举办了各种活动,包括一场为开幕典礼专门举办的慢跑。然而开放后车站仍然只有每日1,386人次乘搭,与预期的每日6,000人次差很远。多数居民仍然前往邻近的盛港和后港等车站,因为这些车站的便利设施更多。新捷运仍称对乘客量不宜太早作结论,继续保持车站开放以便服务未来邻近地区的发展。
兀里站建于前比达达里公墓,预定在东北线全线开放后7至8年才开放。2011年1月,《海峡时报》报道称自从2010年下半年,车站开放的准备一直在进行中,该报预计车站将在2011年中开放服务该区新发展。3月一次国会会议上,交通部长林双吉确认兀里站将在2011年6月20日开放。开放日当天,部份乘客本来预定在邻近的实龙岗站下车,但未有留意兀里站已经启用而意外在兀里站下车。营运商安排了部份员工以协助感到困惑的乘客。其他好奇的乘客则下车观察车站内部或尝试在车站走其他路线。
东北线延伸.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
2013年1月17日,时任交通部长吕德耀宣布东北线延长一站以服务在榜鹅北的未来发展。起初预计在2030年才延长路线,但时任交通部第二部长黄志明于2017年6月7日宣布全长1.6公里的延伸将加速至2023年以配合该区发展计划。
延线的工程合约于12月批出,工程即时开工。虽然隧道工程于2020年11月13日已经完成,但交通部长王乙康宣布榜鹅海岸站的工程将因新冠病毒疫情推迟至2024年开放。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