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雅区
苓雅区(#重定向 ;#重定向 ),古称「苓雅寮」,二战后曾一度易名为「连雅区」,位于台湾高雄市西南部,市中心中部,北临三民区,西北连新兴区、前金区,西隔爱河与盐埕区、鼓山区为界,南接前镇区,东邻凤山区,是高雄市政府四维行政中心、高雄市文化中心的所在地。
本区地势平坦,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产业以工商业为主,高雄地标高雄85大楼亦位于本区。
历史.
苓雅区之地名,源自该区靠海岸的一部分「苓仔寮」(#重定向 )。「苓仔」(#重定向 )意指渔网。本区因为滨海而渔产丰盛,早期渔民捕鱼后,便在岸边兴建一个存放网具的场所,故得名,后因取谐音及雅字,改为「苓雅寮」。
明郑时期便有张、王、吴、方及陈姓随军来本区五块厝地区开垦。清代,随著凤山县城迁往凤山,因著地利之便而逐渐发展起来。
清朝统治时,苓雅寮一带隶属于凤山县大竹里。1897年台湾日治时期,苓雅寮属于凤山县,并在1898年改隶台南县。
1901年时,再成为凤山厅下的苓雅寮-{庄;1909年,苓雅寮成为台南厅下的打狗支厅大竹里所管。1920年高雄州成立后,苓雅寮成为高雄郡高雄街下一大字;高雄街并在1924年改为高雄市。
战后,苓雅寮与过田子、林德官及五块厝共四个旧部落(日治时期设大字)组成苓雅区,一度易名为「连雅区」;1952年恢复原名苓雅区至今。苓雅区直到数十年前仍有许多大片农田,今多已开发为市区。
2014年7月31日深夜,苓雅区与相邻的前镇区发生大规模气爆事件。
人口.
根据高雄市政府民政局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3年底苓雅区户数约7.4万户,人口约16.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2万人,是高雄市人口密度第二高的行政区(仅次于新兴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正大里与城西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5,580人与529人。
苓雅区历年人口变化(1947年-2030年)
政治.
区政组织.
苓雅区公所是高雄市政府在苓雅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高雄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4课4室等8个内部单位。
交通.
公路.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重定向
重定向;重新导向;字符;字元;文件; 档案;快捷方式; 捷径;项目;专案;计划;计划;计划;计算机; 电脑; 电脑;(建国路、中正路、三多路出口)
生成维基百科快照图片,大概需要3-30秒!